約伯記3:1-26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約伯記3:1-26

《經文釋義》

「此後」,也就是說,經過七天的悲痛沉默,約伯打破了沉默,現在開口說話了。首先,他咒詛自己的生日和懷胎的那個夜晚(3:3-10);接著,巴不得懷他胎的門關閉(3:11-19)。最後,他感嘆人既受患難何以求死不得,反要讓他活下去(3:20-26)。不過約伯哀歎自己的不幸時,既沒有埋怨神不公道,也沒有後悔自己行為正直。他沒有抗議,只是不明白何以像他這樣的人要受苦;生命曾經是歡樂,現在卻成了難忍受的重擔。因此,本章開始了約伯的思想和靈魂之戰。災難性損失的本身只是進入思想和靈魂痛苦戰鬥的切入點。撒但相信牠可以推動約伯來詛咒上帝(約伯記1:1125)。約伯在他深深的苦惱中說話,他詛咒了他出生的那一天,但他沒有詛咒上帝。

一、3:3-10詛咒他出生的那一天:

在此,約伯以完美的希伯來詩風,透過「十六願」表示他現在真不想生在世上(原文有16個願字,和合本未全部譯出,只有10個,其中3:9的一個譯作「盼」字),他悲觀厭世的心情已達頂點。這「十六願」也是「十六個咒詛」,但這些「願」是何等荒唐及可笑,可見偉大聖人在苦境中也會失控說話。在這十六個願望中,約伯沒有咒詛神(如撒但所盼望),他只哀歎自己生不如死,他認為死去比被神棄絕倒好。

在這裡,約伯詛咒了他出生的那一天,並希望這一天可以從歷史日曆中消失。然而,如果這還不夠,他會更進一步,詛咒他的受孕之夜。約伯的抱怨是,如果他從未出生過,就不需要忍受他目前的痛苦災難。不過,約伯在這裡或在約伯記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沒有詛咒上帝;但在這裡,他對上帝作出了最強有力的陳述,特別是反對上帝的智慧和計劃。

二、3:11-19我為什麼不在出生時死去?

這時約伯的講論從咒詛轉向質問,在此有思想的連貫。他希望他不曾被懷在母腹中;若是懷了,他就希望能胎死腹中;若不然,就希望不曾被生下;若是生下了,就希望他能立刻就死了;或者,既然他已長大成人,就希望能很快死掉。約伯巴不得出生時就立刻死去,可以像不同階級中那些已死的人一般得著安息,他渴望墳墓作為他目前痛苦的釋放。

在此,約伯繼續從他痛苦的地方投訴,使用詩意誇張,約伯有力地傳達了他目前的痛苦和感覺,如果他從來沒有倖免於面對這樣的災難,那將會好得多。經文中約伯在自咒誕生於世後,他用三個「為何」(本段原文三個,和合本有四個,連下段20-26節,和合本共有七個)指出他後悔生入世界裡,他恨不得沒有出生,他寧願死去,因死亡沒有階級之分,也沒有利害衝突,如「君王、謀士、王子、流產之胎、夭折之嬰、惡人、囚犯、督工、大人、小孩、奴僕」等皆要面前死亡。他視死亡為大解脫,得享安息、脫離轄制。

三、3:20-26約伯感嘆他的狀態:為什麼痛苦還求死不得?

約伯從咒詛生辰到恨惡誕生,現今他轉而渴望死去,他以一個「為何」(原文只有一個,和合本有兩個,3:20)表示,對約伯來說,生命不值得留戀,生命是一種負擔,只有死才可以解決他的負擔,挪去他所受的苦楚,因他實在太痛苦了,死亡比他現在的痛苦更好(3:20-22)。約伯開始對神流露不滿的情緒,他認為神不應將生命賜給受苦的人,神似乎太作弄他了,因為他始終關注的是上帝,不是他的財富或他的健康,而是他與上帝的生活;但現在他似乎失去了上帝,他正處於這種折磨之中(3:23)。約伯的恐懼終於追到他身上來,在這場災難來臨之前,他擔心他或他的家人會遇到麻煩,所以他在上帝面前採取預防措施來防止它(1:5)。約伯想要在他所做的一切事上取悅上帝。他小心翼翼地保持與上帝的關係。他經常禱告和獻祭;如今自己身受其害,使他失去安逸、平靜、安息,卻擁抱患難(3:25-26)。


--
《信息分享》

苦難這個壞傢伙一直是我們人生的很難搞定的麻煩人物;不過,在約伯這段痛苦中的情緒發言,卻透露出一些我們在遭遇人生苦痛可以學習的功課,好叫我們不至於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第一,我們不要誤認為只要敬虔和用心服事神,就可防止任何壞事來臨;因為神愛我們、要提升我們,祂是毫不吝惜出手讓我們遭遇艱難。約伯一直非常謹慎地不去敬拜物質財富,只敬拜神。儘管如此,他仍被災難淹沒,故此他抱怨為甚麼自己過正直的生活也有試煉來臨。他所有的生活準則都被打碎,他開始失去方向。試煉和悲痛,無論是暫時的或是長期的,都摧毀不了生命的真正目的。生命的目的並非僅是追求幸福和個人成就,更是要服事和榮耀神。生活的價值和意義並非建築在感覺上,而是在無人能拿走的真實之上,那便是神對我們的愛。不要假設因為神真愛你,便會阻止痛苦發生,事實可能剛好相反。神的愛不能以我們所受痛苦的大小來測度。

對於約伯的問題,今天的我們可以用信心的眼光來看待這事,約伯的遭遇是給我們人生在面對壞事來臨有一個很好的答案:

(1)上帝允許約伯繼續活著,要向靈界受造物傳講祂的信息,見證祂的權柄和榮耀;
(2)上帝允許約伯繼續痛苦活著,教導他要格外依賴上帝,而不是一直關注自身的苦痛;
(3)上帝不拿掉約伯的痛苦,教導他不要過多地關注地上世人所累積的人生智慧;
(4)上帝允許約伯繼續活在苦痛中,至終要在其他人面前為他辯護並使人知道神的智慧;
(5)上帝讓約伯繼續走在痛苦的旅程,使他成為所有年齡層的教訓和榜樣;
(6)上帝讓約伯繼續活著,至終要給予他比以往更多的東西。

其次,受不明的苦痛是會有情緒的,我們不應當企圖勒住它;但我們得留意不是向人發洩,而是可以對神發洩這股情緒。約伯帶著失控的情緒,不是對著陪伴七天的三位友人,而是質問上帝三個既深刻又苦楚的問題:

(1)我為何要出生?他希望他的生日被遺忘。讓那日受咒詛而非蒙祝福。約伯發出這樣的呐喊是因為此時他的苦難大到他覺得生不如死。在此之前的一切福樂,與他此時所承受的極大苦楚相比,不再有任何價值。約伯幾乎要咒詛神,但他從沒有這樣做。他咒詛自己的生日,咒詛神所容許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我們可以看見約伯所承受的壓力不斷升高,他在這無休無止又無從解釋的痛苦之下,開始崩潰。

(2)既然出生,我為何不生出來就死去?他說我的生命毫無意義;我若在出生之時就死了豈不是更好?約伯把死亡視為安息,在經歷生命中的苦難與折騰後,死亡代表的是獨處、安靜,我想這在遭大難中的許多人都有同感。

(3)我為何不現在就死了?他是要問我存活的目的是什麼?當生命中充滿悲慘,人生只有充滿受苦和哀痛的時候,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如果現在就能結束豈不更好?這也是許多人遭極深苦痛的人都有同感的。不過約伯所想的不是自殺,而是祈求神帶他回家。這時,約伯認為既然無法享受生活,那麼活著就沒有目的。這是一個常見的論點,幫助我們明白即使在生命看來一無所用痛苦時,它還是能有極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