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啟示錄18:1-8
《經文釋義》
對於生活在「羅馬和平Pax Romana」中的最初讀者來說,「永恆之城Urbs Aeterna/The Eternal City」羅馬的傾倒是不可想像的,正如當年被擄的百姓對巴比倫帝國的看法一樣。啟示錄將繼續它在17:1-18對巴比倫的描述,現在更詳細地舖述有關她毀滅的警告(17:16-18)。第十八章包括一系列的哀歌,就像一場葬禮,由「巴比倫大城」的七首輓歌組成,不一定是按照時間排列的行程表。約翰在這一段的開頭,先用輓歌來哀悼巴比倫的傾倒(18:2),結尾則是歡呼慶祝她的毀滅,這接替下來歡慶的羔羊婚宴,預先埋下伏筆。當這些預言在受苦的教會中被宣讀的時候,詩歌的韻律已經非常吸引聽眾,更不用說好消息本身了。
約翰所寫的哀悼詞,更像一種咒詛。舊約先知有時候會頗創意地使用葬禮的輓歌、哀悼詞,來宣告審判,這可以證明是引起歡欣的原因(以賽亞書16:7-11)。此處,約翰看見「另有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18:15)。這描述肯定了這位天使來自於神的吩咐,並且有極其重要的信息要發布。這天使宣告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18:2),這是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以賽亞書21:9)。這一刻已經預告了三次(14:8;16:19;17:16),現在終於要詳細描述了。「巴比倫大城」就是「大淫婦」(17:1)、「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17:18),代表一個抵擋神、誘惑人的社會、經濟體系(17:2),對於最初的讀者來說,就是長達兩百年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
神怎樣傾倒巴比倫,也將怎樣傾倒羅馬;將來,神還要照樣傾倒末後的「巴比倫大城」。傾倒的「巴比倫大城」將成為「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18:2),正如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所預言的(以賽亞書13:21-22;34:10-15;耶利米書51:37),因為當一座成變為荒蕪無人居住,就無法抵擋各樣的不潔之鳥獸進駐;特別也提及「鬼魔和污穢之靈」以此為住處,暗示牠們邪惡的本質與審判的合理,也將牠們限制在這裡。這哀歌(18:2-3)不僅是針對羅馬(巴比倫淫婦),也針對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而發,包括必須依賴羅馬來維持政權的地上君王(18:9-10),倚靠羅馬而致富的客商(18:11-19);相對的,天上的居民則將歡喜快樂(18:20;19:1-3)。我們可以將羅馬與古時的推羅這個商業王國的哀歌互比,推羅在古代被稱為商業上的妓女(以賽亞書23:5-7,15-17)。
18:4-8是第二首輓歌。表面上羅馬能造福許多民族實質上羅馬在對待其他民族時一切都是以謀取自身的利益為目的這是約翰在此提出嚴厲批判的地方經文中有三次提到巴比倫的奢華(18:3,7,9)列國哀悼巴比倫的滅亡,這只不過顯示他們受到她的蠱惑和毒害的程度,已達非常嚴重的程度(14:8;17:2;18:3,23)。在約翰的收信人當中,並非每一個當時都受到獸的逼害;事實上,住在老底嘉和撒狄的人,正蒙受這個體制的益處而發旺。因此,約翰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因她的罪惡滔天;她的不義,上帝已經想起來了」(18:4-5)。
這信息在呼籲神的百姓(教會)要離開那些必須像崇拜或其他拜偶像行為妥協的地區,免得和她(巴比倫淫婦)在罪上有份;這種呼喚聲,就讓我們想到神的使者吩咐羅得速速離開所多瑪(創世記19:15)一樣,也正如先知耶利米所預言的:「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她的罪孽中一同滅亡;因為這是耶和華報仇的時候,祂必向巴比倫施行報應」(耶利米書51:6,45;50:8-9;以賽亞書48:20;52:11;撒迦利亞書2:7),保羅也引以賽亞書52:11呼籲哥林多教會要脫離不潔的世俗(哥林多後書6:17)。神的百姓要逃離巴比倫淫婦的理由,是因為她的「罪惡滔天」(18:5),原文的意思是「她的眾罪一個接一個連在一起,可達於天」(耶利米書51:9;撒迦利亞書14:5)。在當時受苦的基督徒看來,羅馬帝國節節得勝、「永恆之城」似乎不可動搖;但聖靈卻宣告:神決不會忘記「巴比倫大城」的罪惡(16:19),「她的不義,神已經想起來了」(18:5)!
那些神所興起作毀滅巴比倫的人,將要加倍地報應她的惡行(18:6),正如巴比倫曾經作過神刑罰的工具,因神的百姓的罪而加倍審判他們(以賽亞書40:2);這就好像偷竊的人必須加倍賠償所偷的東西一樣(出埃及記22:4);巴比倫將加倍飲自己的杯(18:6;以賽亞書40:2;耶利米書16:18;17:18;撒迦利亞書9:12)。
然而可悲的是,當審判即將臨到的時候,「大淫婦」還自詡永作皇后的寶座,過著奢華的生活,否定自己會淪為悲慘的寡婦或喪失兒女的地步(18:7)。當崩盤迫在眉睫的時候,「巴比倫大城」還以為只要自己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到時候就一定會有人來紓困。這是引自先知以賽亞對巴比倫的預言(以賽亞書47:7-8)。此處,巴比倫怎樣榮耀自己,這和新耶路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新耶路撒冷,列國要將神的榮耀和君王的榮耀歸與那城(21:24,26),也就是有一天,榮耀將從驕傲的人那裏奪去,單單歸給神和祂的百姓。
因為「巴比倫大城」自信「決不至於悲哀」,當神審判的時候到,「在一天之內,她的災殃要一齊來到」(18:7),她要遭遇「死亡、悲哀、飢荒、火」(18:7)四重災難。正如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喪子、寡居這兩件事在一日轉眼之間必臨到你」(以賽亞書47:9);又如主耶穌所警告的:「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因為那日子要這樣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加福音21:34-35)。巴比倫將遭到焚毀,懲罰將臨到因為神的審判是大有能力的(18:8;申命記9:26;詩篇89:8;以西結書20:33;約珥書2:11)。
--
《信息分享》
回顧巴比倫的歷史,思想約翰以曾經威震天下的巴比倫比喻當時的不可一世的羅馬,他們都建立龐大的經濟體系與政治同盟,結合運用君王與偶像崇拜、多元的文化和哲學,形成一個看似牢不可破的世界國度;但他們都欠缺考量一個存立的絕對關鍵因素,那就是神和對祂的敬畏。在世界的國度中世上的君王領袖取代上帝的地位,世界國度的遊戲規則取代神話語的原則,利益爭鬥導向取代利他分享。至終世上的國和隨從這國的人,即使他們聲稱是神的百姓,都要遭受神公義的審判。
我們正處於世界經濟之中,而這一切都符合啟示錄中預言性的最終畫面。我們想了解我們的財務未來,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很感興趣,因為我們正在為我們的未來做財務規劃,我們對股票市場、利率和預算赤字等感興趣。而且,當然,這種興趣會加劇,因為它充斥著報紙、雜誌,並且無休止地出現在廣播、電視和那些無處不在的有線電視頻道上,在那裡他們討論所有政治和經濟的事情。在世界歷史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生活在一個世界經濟中。我們自己的未來與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息息相關。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再孤立,這種總體經濟影響著整個地球,因此,我們的投資和我們的經濟、我們的金錢和我們的未來,感覺都在我們世界所控制的事件和環境、人民和國家的控制之下。可見,世人不但成了「那淫婦坐的眾水」(17:15)、受控的「多民、多人、多國、多方」(17:15),不少基督徒還住進了「巴比倫大城」,認同「大淫婦」(17:1)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主教導我們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11),但我們所追求的房子、車子、錢子和位子,哪一樣算是「日用的飲食」呢?使徒保羅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8),但能滿足我們的好學校、好工作、好交易,哪一樣算是「有衣有食」呢?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提醒我們:「巴比倫大城」已經病入膏肓、結局已定,「因為審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18:8)。
「大淫婦」過去「怎樣榮耀自己,怎樣奢華」(18:7),經濟崩盤時「也當叫她照樣痛苦悲哀」(18:7);當基督徒的生活越不簡樸,在遭遇失業、破產時,也就越發「痛苦悲哀」。我們今天若繼續「心懷二意」(何西阿書10:2;雅各書1:8),一面自稱等候「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21:2),另一面卻心中留戀「巴比倫大城」的生活方式、不願「從那城出來」,那麼將來「在一天之內」,我們的災殃也要「一齊來到」,「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