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迦書7:14-20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彌迦書7:14-20

《經文釋義》

先知在7:14代表以色列向上帝呼求作祂百姓的牧羊人,先知稱以色列為神產業的羊群(詩篇33:12),如此,以色列就能獨居在樹林裡受到十分安全的保護,在佳美的園中(「迦密山」原文或作「肥沃的牧場」)得享繁榮富庶;先知這幅充滿樹林園子的畫面會讓人聯想到上帝的園子(創世記2:8-14)。先知祈願以色列如同被上帝牧放在「巴珊」和「基列」(這兩處是約但河東面有豐沃的草地)的羊群,得享飽足像指摩西、約書亞的時代(詩篇77:20)。在先知祈求後,上帝回覆說(7:15):就像先前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樣,我要再一次把奇事大能顯給新以色列人看,以色列失去的肥沃土地,要再一次成為他們的家園,孕育生命,得享更新。

先知在上帝回應他的祈求後,他立刻回應說:願萬國看見這事,就為自己一切的勢力感到羞愧(7:16a)。先知又繼續他的禱告,他祈願那些以「耶和華你的神在哪裡」(7:10a)來嘲諷以色列餘民的人,他們現在必用手摀口,因被打臉而不敢再發出這話,他也期盼這些人的耳朵被上帝偉大作為的信息所充滿,因而再也聽不見其他的聲音,如同耳聾一般(7:16b)。先知期盼這些人的命運不只停留在此,他祈求神使他們徹底失敗受辱,如同蛇「餂土」(這是戰敗者向勝利者宣告無條件屈服的姿態,表示無能為力、甘受屈辱),又如「土中腹行的物,戰戰兢兢地出他們的營寨」(7:17a),也就是他們無法躲藏在他們所建構的要塞中逃避上帝的大能,都要在懼怕中出來降服於祂。先知總結7:16b-17a的祈願說:願他們懼怕和敬畏以色列的上帝(7:17b)

最後,先知用一首讚美詩結束全書(7:18-20)。詩歌一開始,先知就讚嘆說:「上帝啊,有何神像祢,赦免罪孽,不追究祢產業之餘民的過犯呢?」(新譯本7:18a)先知宣告除了耶和華上帝以外,沒有任何一位神是充滿赦罪之恩,不追究信奉祂的人的過犯;顯然,先知從回顧以色列的過往到所啟示的以色列未來,他深刻體會上帝是怎樣的一位神,先知這樣的心情正如同昔日以色列人過紅海後,摩西所讚嘆的感恩(出埃及記15:11)

因此,他宣告神是那位:
⑴「不永遠懷怒,因為祂喜愛憐憫」(7:18b和合本作「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先知這話是引自出埃及記34:6-7,是摩西向神祈求赦免以色列人造牛犢的罪之後,上帝向摩西的自我啟示。
⑵「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7:19);古代中東的君王在戰勝仇敵時,把腳踏在敵人頭上,表示勝利(約書亞記10:24;詩篇60:12),因此,「將罪孽踏在腳下」是指神將勝過罪惡;至於「投於深海」是指神將徹底赦免、清除百姓的罪,這是取自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上,「法老的車輛、軍兵,耶和華已拋在海中」(出埃及記15:4),換句話說,在以色列餘民回歸的路上,神也會「將他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可見,先知在此是以新出埃及的畫面,來描述罪孽在此處好似戰敗的敵人,被踏在腳下,使它完全失去力量,無法作崇,罪又好似法老軍隊在紅海邊的追逐,以後都淹沒在紅海的怒濤中,「他們如同石頭墜到深處」(出埃及記15:5),罪被投人深海,可以完全被忘卻(正統猶太人在每年猶太新年吹角節Rosh Hashanah的下午,都會舉行贖罪儀式Tashlich,在水邊誦讀7:18-20,並且倒空口袋、或把代表罪的麵包片丟入水中,象徵「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
⑶「祢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7:20);上帝回復與以色列立約的關係,正如祂當日與亞伯拉罕和雅各等列祖所啟示和應許的,祂古時曾指著自己起誓,答應過亞伯拉罕將作多國的父(創世記17:5);又曾應許他和雅各,後裔要多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創世記22:1728:14)。


--
《信息分享》

我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上帝如何差派彌迦傳達一個可怕的信息,即以色列因不斷的不服從和不願改變而耗盡了上帝的耐心,因此祂將使用外邦仇敵來摧毀他們的城市和將他們中的許多人流放到外邦。但彌迦同時也知道上帝是怎樣的一位神,所以在7:14中,他祈求神再次成為以色列的牧羊人,將他們帶到宜人的草場。考慮到以色列是多麼邪惡,上帝原本可以說不,但是彌迦的禱告得到了上帝美妙的回應,他意識到上帝會行一個偉大的奇蹟,把那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以及他們在流放歲月中所生的孩子們帶回來。這項工作將如此驚人,以至於其他國家都會感到震驚,而那些在猶太人被流放時嘲笑的人會感到羞愧和懼怕。

於是,彌迦對神發出像摩西在紅海邊那樣的讚嘆,那時上帝如何讓追殺以色列的法老大軍被埋在紅海中,將來祂也要使以色列人的一切罪孽被投入深海裡,完全消失不見。當然這一切都與彌賽亞耶穌緊密相關。今天我們閱讀這段經文時,我們在此可發現了甚麼?彌迦書是以雅各(以色列)如何得罪神(彌迦書1:5)開始,但這裡卻以神對雅各的信實和憐憫作結束(7:18-20)。這深切提醒我們兩件事:

首先,我們發現救恩的信息,是關於來自上帝的信息,是由上帝完成的。我們永遠無法靠自己達到上帝那裡,但上帝以祂難以置信的憐憫向我們伸出援手,賜予我們恩典並提供給我們永遠無法獲得或應得的更新;雖然上帝是聖潔的,憎恨我們的罪,但祂也是富有恩慈憐憫的,當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並從墳墓中復活時,祂將罪惡踩在腳下,投入深海之中。在彌迦書的壯麗高潮中,就像在聖經中的其他地方一樣,在我們的盼望和救恩的問題上,我們只看到上帝,我們只聽到上帝,不是我們是什麼樣的,而是上帝是什麼樣的!一切都取決於上帝的作為,祂的憐憫戰勝我們的罪,祂信守祂古時的許諾。我們的盼望,不是基於我們對上帝的忠誠,而是祂對祂百姓和祂的盟約的忠誠。這就是我們每天必須思考的:上帝做了什麼?以及上帝將為我們做什麼?我們當僅記,我們是以神開始,以神結束。

其次,我們在彌迦的讚嘆神的結論中,發現了上帝福音超自然的神奇特性。真正的奇蹟是,我們的罪孽無論它們多麼巨大、眾多和醜陋,都被上帝埋葬在最深的大海中,而這位上帝也正是那位眼睛太純潔,無法容忍罪惡,摧毀罪惡之城耶路撒冷的上帝。因此這一點,說明了罪人的得救得赦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蹟。比我們更強大、更榮耀的墮落天使沒有得救,但犯罪的我們卻是得救。它是如何發生的?藉著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藉著祂的死、復活和升天,以及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大能工作,我們被重生。這提醒我們這個時代真正的信仰悲劇,不是我們不相信耶穌基督,不是受洗時沒有作信仰告白,如同彌迦當代的以色列人一樣,問題是在於那些相信神的人並沒有被祂的話語改變,他們只是相當漫不經心地利用神來滿足他們自己認為需要的東西,這種感覺需要或是消費式的信仰,無法喚醒良心產生悔改,只是會產生一種自我滿足感,而不是一種對上帝的不配感和渴望。

最後再說,上帝是一位牧羊人,祂用祂的杖管教,用祂的杖溫柔地帶領。當我們跟隨我們的牧羊人時,祂會帶領我們到一個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的古老祝福之地。我們最好要一直跟隨我們的牧羊人。在我們跟著祂前行的路程上,那阻攔或攻擊我們的,無論是多麼強大的個人、團體、國家或各樣權勢,他們都不是全能的主的對手。這不是關於我們有多好,而是關於上帝有多好。上帝恩惠的福音通過耶穌基督,審判讓位於憐憫,憤怒讓位於寬恕。彌迦所讚嘆的:「神啊!有何神像祢呢?」就是福音的寫照,也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