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137:1-9
《讀經》
137: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137:2我們把琴掛在那裏的柳樹上;
137:3因為在那裏,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
137:4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137: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137:6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137:7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祢記念這仇!
137:8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137:9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經文釋義》
詩篇137篇被歸類為咒詛的詩篇。咒詛詩(imprecatory psalms)指的是那些包含了詩人對仇敵極端嚴厲的審判;咒詛這個詞彙是意味了詩人祈求神使邪惡臨到逼迫者身上。但若把重點放在開頭四節,可以稱之為團體的求告詩,作者被囚巴比倫或獲釋後,回想當年耶城淪陷(主前587年),自己和同胞被擄情景及異國困苦生活,不覺悲從中來,益增對錫安的熱愛。
137:1-4詩人描述在被擄地回想聖城,特別是現在已成廢墟的聖殿,他們傷心欲絕,忍不住自己的淚水。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地方比得上迦南。過去琴聲曾給他們帶來快樂和享受。但現在他們遭遇患難,琴只能靜掛在柳樹邊不再彈奏了。特別此時,那擄掠猶太人的竟嘲諷猶太人要為他們唱首在錫安歡唱的詩歌來聽聽。被擄的聖民當然在悲苦中拒絕,他們不可能在被擄的外邦人之地高唱頌讚神的歡樂之歌。
137:5-6本段或譯作「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我的右手將會枯乾。我若遺忘你,我若有比你更喜愛的,我的舌頭將貼於上膛」。這是意指若詩人不紀念神,為了取悅外邦人而唱詩或演奏就會受到咒詛。在這種情形同意唱聖殿之歌,在以色列人看來,似乎是對自己所愛之城的褻瀆。他即使忘記自己最寶貴的財產,也不會忘記以色列的驕傲和榮耀─錫安。
137:7-9以東人為以掃的後裔,他們儘管與雅各的後裔有親屬關係,卻幫助巴比倫人攻擊以色列人(俄巴底亞書10-14)。在耶城被圍攻的黑暗時刻,以東人幸災樂禍,趁火搶劫。詩人求神以其人之道回敬其人。最後,詩人以令人難以理解的對巴比倫的咒詛「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這是詩人回顧主前587年,耶路撒冷淪陷,迦勒底軍兵大事搜掠,從猶太婦女們的懷裡,強把她們的嬰孩奪過來,瞬間摔向牆角;嬰孩的母親悲痛欲絕,迦勒底人卻發出充滿獸性的笑聲,露出陰森白齒。
迦勒底人大肆屠殺猶太人,又虐待殘殺毫無抵抗力的俘擄,當時一幕幕情景,深深印在猶太人餘民的腦海中。因此他認為呼籲神維持執行自己的律例是理所當然的,他認為對於那些曾施殘暴的人,必需施行恰當的報應。他認為,只有這樣,異教世界才得以知曉在天上有一位神,要求人類遵守祂所設立的對與錯的標準,謹記在腦海裡。異教徒必需得到教訓,知道他們向別人施行的血腥手段,終有一天臨到他們自己的身上。同時亦呈現了詩人沒有容讓自己的憤怒無限擴張或自行報復,仍把一切交在上帝手中成全。
咒詛詩既顯出詩人執著於上帝的公義,深信上帝賞善罰惡;而最特別之處,詩人縱有滿腔負面情緒,甚至是咒詛,但在上主跟前並無矯飾,亦沒有抑壓內裡怨憤,只管坦然來到祂跟前,傾心吐意,獻上誠實無偽的敬拜讚美。而楊錫鏘牧師詳細剖析的詩篇137篇,正是今次講題「摔嬰在石,便為有福」的出處。從詩137的扇形結構、重複字彙以及所呈現的三幅圖像可見,詩人的激情、悲憤與咒詛背後,是出於對公義彰顯的堅信、愛慕與盼望。
--
《信息分享》
「愛神也愛人」
這是一首很悲傷的流浪者之歌,這些流浪者被強迫,擄到了外邦異地,失去國土,不再擁有主權,只能坐在巴比倫的河邊,回想家園,流淚作曲。在敵人的嘲諷中,順便咒詛兩句他們的敵人。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時,因為已經為奴了四百年,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只能流淚嘆息,也沒有琴可以撫弄。但是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在大衛和接續的王朝裡,他們的生活開始改變,從奴隸成為自主的人,從一無所有到成家立國,從貧困進入富裕。然後就把那位使他們環境改變的神忘了,開始去拜外邦的偶像和假神。當神在聖殿中不再有地位時,祂就走了。留下猶大人保護自己,讓他們去倚靠他們所拜的偶像和假神。自然是滅亡。當巴比倫來到耶路撒冷時,那個戰況十分淒慘。
猶大人的嬰孩被摔在磐石上而死,太慘了,以致於詩人咒詛,希望將來巴比倫也遭到同樣的境況,他們的孩子也被敵人摔在磐石上而死。那種撕裂心腸的痛令人難以忘懷。現在他們亡國了,回想起錫安,想到的是什麼?他們把琴掛在柳樹上,不敢去碰它。帶著悲哀的心情要唱歌娛樂敵人嗎?猶大人在巴比倫的河邊,想到亡國之恨,感受到亡國之痛,體會到亡國之可怕,但是有沒有想到為什麼會亡國?有沒有想到離棄了活水的泉源的後果?在他們把神趕走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力量和保護者了。他們只能哭泣,再一次淪落為奴了。猶大人的經歷,是信徒的鑑戒,當我們身處平順時,不要忘記神的恩典,不要因為有一點小成就,就離棄建我們的神。因為祂是我們的力量,我們的避難所,我們隨時的幫助。祂的愛,使祂甘心與我們同在,但是當我們不懂得敬畏祂時,後果堪虞啊!
此外,詩人的咒詛仇敵,不是在以己力想報復,而是將憤怒的情緒毫無保留地向神傾訴,並祈求神按公義伸冤;因此詩人這舉動並無肯定或支持基督徒可以咒詛人。今天從聖經的角度,我們知道人類的仇恨不能藉鬥爭與殺戮解決,唯愛與赦免才能軟化敵人的兇焰,不是仇視報復;人類最有威力的武器是「愛與赦免」,主耶穌曾告誡們徒要做天父的兒女,就當愛仇敵而不是向仇敵報復(馬太福音5:38-45)。有一個故事說道~有一位女基督徒養了兩只好品種的雞,某一天誤闖壞脾氣的惡鄰的園裡。鄰居把雞扭死了,從籬笆那邊丟回來。這位姐妹看見雞死了,心裡十分難過,但她並不生氣,沒有跟鄰居理論。
相反的,她做了兩塊雞肉派,然後把其中一個熱騰騰的雞肉派送到鄰居那兒。她向鄰居道歉自己疏於看管自己的雞。孩子躲在花園後面看媽媽怎樣同鄰居「辦交涉」,不料發現鄰居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新鮮的雞肉派和真誠的道歉使他羞愧得無地自容。但她不是「報復」,乃是以善報惡。保羅曾教導我們用炭火堆在仇敵的頭上,以善勝惡(羅馬書12:20,21)。不要和那些討厭我們、故意向我們找渣的人一般見識。切記,只有愛和饒恕才能醫治仇恨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