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77:1-20
《導論》
77:1-3 詩人向神哀訴苦求
77:4-9 詩人從現況追憶往昔
77:10-15 詩人思想神過往的作為
77:16-20 詩人讚美神的奇妙大能
《讀經》
77:13上帝啊,祢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上帝呢?
77:14祢是行奇事的上帝;祢曾在列邦中彰顯祢的能力。
77:15祢曾用祢的膀臂贖了祢的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細拉)
《經文釋義》
本詩篇題標為「亞薩的詩,照耶杜頓的作法,交與伶長。」它給我們三個訊息:
①本詩的作者—「亞薩」。
②本詩的用途—「交與伶長」。
③本詩的曲調—「照耶杜頓的作法」在150篇詩篇中,有三篇詩跟耶杜頓這個作曲家有關,就是39、62和77篇;其中,39篇和62篇都是大衛寫的,77篇是亞薩寫的。關於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在紀念他所遭遇的極大的苦痛,但詩人並未明確告知這苦難是甚麼。這是一首非常自我中心的詩篇,其中充滿了我、我、我……。
換句話說,它給予我們的是一篇常人的禱文。他是一位罪人,他正在一種非常嚴重的困難中。或許,這位詩人作這禱告的時候,是在主前五八七年,他被擄至巴比倫,是被擄之人中的一個成員。因此,他感覺到不單已經失去了他的家園,那家園是他維生的途徑和崇拜的地方;他也失去了上帝。無論如何,他堅持要將他的現況歸咎於上帝的掌管。當他想起上帝,他就煩躁不安。當他沉吟悲傷(meditate),他的心便發昏;他不能入睡──他甚至因此責怪上帝。
1. 詩人一開始便向上帝反復的「發聲呼求」,顯然這患難的苦痛已經令他極其難受,但詩人亞薩並沒有告訴我們他的患難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他愁苦的根源,只知道他已面臨極大的困擾。他向上帝呼求,他的靈在他裡面枯萎,他被悲傷和失望壓碎。詩人雖然竭力仰望耶和華的良善,他的心卻不肯受安慰,因為禱告未看見蒙神垂聽,以至於他越發禱告卻依舊無法讓自己的心思擺脫悲傷。
2. 詩人在情緒稍作停頓後(「細拉」),接著在77:4-9,詩人繼續說:「祢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他試圖入睡,眼皮卻合不上。他的情緒是那麼煩躁不安,甚至無法向人描述他的困苦。詩人亞薩毫無保留,實實在在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詩人在尋找答案,所以他省察過去。我回想夜裡受困擾、無法入睡的時候,上帝把一首歌放在他心裡。當他默想,他的靈就提出疑問,且回想過去。他緬懷以前的恩典和上帝的良善。他想起了那些詩歌,就是上帝在他傷心痛苦之夜所賜的歌曲。
不過,回顧過去對他有幫助嗎?沒有。即便他想起以前的夜間歌曲,他的心仍在追問,仍在質疑,仍在懷疑。事實上,懷疑從四面八方不斷地攻擊他。不管怎樣,這些懷疑全都關係到同一個問題:「為什麼上帝不回應我?」這一質疑把他拖向絕望的深淵,他一連三問神的慈愛和應許是否已經消失了:
①「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
②「難道祂的慈愛永遠窮盡,祂的應許世世廢棄嗎?」
③「難道上帝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嗎?」在三問中停下來思索時「(細拉)」,詩人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這是一個坦誠且痛心也令人不安的結論:關於上帝,過去我搞錯了。從前我以為祂永不改變,每次我到祂面前來,祂都會回應,但祂不再這樣了。所以我不得不做出這樣的結論,上帝變了;你不能指望祂。
3. 在77:10-15,詩人在絕望的靜默中,就是在他信心將崩盤之時,他突然醒悟起來,意識到不是上帝變了,而是他自己的信心失落了。所發生的事是他在改變,因為他在默想上帝所做的事時──不是用哲理去推測上帝的存在──他開始看到,不是上帝已經改變了祂原來的本質,而是他自己改變了,從一位有信心的人變成為一位懷疑的人。因此,他以全新的思維,再度思想上帝彰顯祂大能的歷史,祂如何在其中運作萬事,祂是聖潔偉大又無可比擬的,是為祂子民施行奇事,拯救他們,並使列邦敬畏的神。
4. 詩人在靜默中思索這段救恩歷史(「細拉」),最後,在77:16-20,他的信心被贖如同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為神的救恩發出救贖之歌:「上帝啊,諸水見祢,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祢的箭也飛行四方。祢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祢的道在海中;祢的路在大水中;祢的腳蹤無人知道。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
詩人認識到上帝有至高的主權,掌控人類的所有活動和整個自然界。他指出,紅海的大水看到上帝,就因祂的大能恐懼戰抖。這是強而有力的詩意描繪,講到諸水如何回應上帝的大能。詩人想到以色列人到達紅海邊時是多麼懼怕恐慌。埃及人從後面追來,無法越過的紅海橫亙在他們面前。他們似乎陷入了絕望的困境。然而,讓以色列人懼怕的紅海大水,卻懼怕上帝!在詩人的詩意描述中,大水看見上帝,就在恐懼中翻騰和顫抖。上帝吩咐摩西伸出他的杖。摩西聽從了,海水分開了。眾水向兩邊疊起,上帝的手止住大水。以色列人就下到乾地上,在大水之間的通道上行走。他們害怕大水,但大水害怕上帝。上帝伸手保護的人,海也不敢惹。
--
《信息分享》
「詩人的信心之旅」
本詩篇作者亞薩並未具體說明他的難處,因此無從得知是他個人或國家受到攻擊威脅。然而,我們確知,作者因所經所歷有感而發,寫下詩篇,後世後代都可應用於類似景況,即使處境不盡相同。我不是第一個 ── 顯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 與詩人起共鳴的人,發覺透過詩篇,自己的思想感受,有了血肉,栩栩如生,加爾文稱詩篇為靈魂之鏡,他說:「我這麼說也不為過,詩篇是靈魂裡裡外外的解剖學,世界上簡直沒有一種情感是詩篇未曾陳述且為借鏡的。」
今天我們每天的生活工作學習服事,總有低潮或是不順的時候,總有憂愁或是壓力出現。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又要如何走出那樣的光景呢?詩篇77篇細膩地把作者從苦難絕境到滿得安慰描述出來,他經歷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憂傷、壓力仍存;然而,卻激發了他的信心,勇於面對試煉。詩人這禱告中的救贖心路歷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與再思。
首先,我們無需隱藏我們在禱告中對神的不滿與質疑,這是真誠尋求主之人在信心起始的撞牆期所會有的景況。詩人在禱告中無法協調神的信實慈愛和應許,與自身所遭遇的艱難景況一點也沒改善的衝突。他從自己的現況想到過去的神恩似乎消失殆盡,就陷入信心崩盤的危機,對神連投三次不信任票~「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難道祂的慈愛永遠窮盡,祂的應許世世廢棄嗎?難道神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祂的慈悲嗎?」詩人是在對神說:「從我的遭遇看來 ── 我認為祢根本在騙我!」
不過,詩篇不僅幫助我向神傾心吐意,即使我們吐出的是不滿或憤怒或質疑,在神的憐憫與聖靈的光照中,還是會把我們從失落的邊緣帶回到祂面前。在經歷一段信心的撞牆期後,詩人就破繭而出,他發現以自己的問題為中心來思想,就會導出自己沒有變,是神改變了;但回到神的信實慈愛與大能來思想,就發現就原來神一直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他自己的信心。
因此他立即以這新的思維重新審視神在歷史中的奇妙作為,頓然就讓自己的信心從低谷中被提升,宛如自己被贖回一般,就在頌讚神救贖的大能中,回復對神的信靠。即使山窮水盡,看似無路,亞薩相信上帝能夠持續拯救祂的子民。於是他不再因自己眼前的困局危機未解而沮喪和苦痛,重新站在信心的高峰,等候觀看神再次施展祂大能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