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56:1-13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56:1-13

《導論》

56:1-4

詩人呼求神的憐憫

56:5-11

詩人見證神的幫助

56:12-13

詩人獻祭感謝神的幫助




《讀經》

56:10我倚靠上帝,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祂的話。
56:11我倚靠上帝,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經文釋義》

「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那時,他作這金詩,交與伶長。調用遠方無聲鴿。」

這個標題向我們提供了五個非常重要的資訊:
①本詩的背景—「非利士人在迦特拿住大衛。那時,他作這金詩」;
②本詩的作者—「大衛」;
③本詩的文體—「金詩」,詩篇第16,56,57,58,59,60篇稱為大衛的金詩(Michtam of David);金詩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解釋,但可以從其中看出都是大衛生命最被熬煉的經歷,以致於這些經歷都被銘刻在心,永久不忘;
④本詩的用途—「交與伶長」;
⑤本詩的曲調—「調用遠方無聲鴿」,在整本詩篇中首次出現,該詩是大衛在顛沛流離之際的作品,表達了憂鬱和哀怨的情緒。根據標題所提供的背景資訊,我們可以在《撒母耳記上》中找到相應的記載。為了躲避掃羅的追殺,大衛先後兩次前往迦特。第一次是隻身一人去的(撒下21∶10-15),第二次則帶著600個隨從(撒下27∶1-12),第二次逃往迦特時大衛並未被非利士人拿住,可見第一次的經歷才與本詩相符。

1. 在56:1-2,詩人大衛描述自己遭遇敵人陷害的艱難處境:
①陷害的方式—「吞」、「攻擊欺壓」,「吞」《新譯本》譯為「踐踏」,《呂振中譯本》則譯為「蹂躪」,可見敵人對詩人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後快的行動;
②陷害的程度—「終日」攻擊欺壓我,表示敵人的陷害是日以繼夜、經久不息的;
③陷害的群體—「逞驕傲攻擊我的人甚多」,表示陷害詩人的不僅掃羅一人,可能還有很多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之人,他們都是狂傲之輩。遭遇如此險境,詩人當然難以承受,所以他呼求上帝的憐憫。

56:3-4,當大衛被非利士人「拿住」之時,他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懼怕」,但他對上帝的信心阻止了這種情緒的進一步擴散。很快,他便想到上帝是他的「倚靠」。於是,就有了「我倚靠上帝,我要讚美他的話;我倚靠上帝,必不懼怕」的詩句。大衛在這個詩句裡告訴我們,他對上帝的倚靠,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上,因為上帝話語句句真實,不會落空。故此,詩人有了「我要讚美他的話」的行動。范甘麥倫(Willem A. VanGemeren)指出:「儘管生活困難,詩人卻已經學會了『倚靠』上帝。的確有懼怕,但他卻以積極的口吻表達它。他既不讓他的懼怕壯大,也不盯著自己的問題,而是仰望他的救贖者,祂必拯救他。」為了強調「我倚靠上帝,必不懼怕」這個信念,詩人進一步說:「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在此,詩人要強調他的敵人(當然也可以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人)的有限性,無論他們多麼兇殘,最終都會過去,這不是小看仇敵,乃是看神的力量比仇敵更大。我們所懼怕的一切,放在神的面前,都算不得什麼了。怕死亡嗎?神在基督裡賜給我們永生。怕逼迫嗎?為主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2. 在56:5-6,詩人大衛控訴敵人的兇殘:
①「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仇敵心中所思念的都總是想盡辦法歪曲詩人的話要來陷害他。
②「他們聚集、埋伏,窺探我的腳蹤,等候要害我的命」,他們繼續聚集在一起、等候和埋伏,把他當作戰爭中的敵人,也視為要捕殺的獵物。因此,詩人祈求上帝因他們的罪孽來審判他們,詩人在信心裡彷彿看見上帝的義怒發在他們身上,使他們敗落。詩人有這樣的信心,也是因為過去經歷神拯救之故,他回想過往的日子,想到每一次「流離」,上帝都會「記數」。

於是,他用一個十分有趣的比喻向上帝祈禱:「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祢冊子上嗎?」有解經家指出這一詩句,可能源於埃及文化。古代埃及有這樣一種風俗:當一個人離世時,前往憑弔的親友會將自己的淚水收入一個瓶子,主人將之永久珍藏,以寄哀思。猶太人沒有這樣的風俗,但詩人可能熟悉這種有趣的風俗,所以把這樣的觀念寫入了自己的詩歌。詩人沒有提到「瓶子」,那是因為他們的風俗與埃及不同,類似於埃及的「瓶子」的,是猶太人的「皮袋」。在遭遇流離之苦,詩人堅信,上帝會以專用的「皮袋」,細心地收集他在遭遇患難時流下的「眼淚」,也就是上帝必記念他的苦境。於是在55:10-11,詩人再次宣示自己的信念:「我倚靠上帝,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耶和華,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上帝,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3. 此後,詩人話鋒一轉,開始感謝上帝,他要向上帝做兩件事:
①「還願」;這是舊約時代的上帝子民最常用的表示感恩的方法(利未記27:1-29),柯德納(Derek Kidner):「這是本詩最明朗的一點;吟頌的目的在歡慶禱告已蒙應允,並且要實現危難中所許下的承諾。」
②「獻祭」;這也是舊約時代常用的用以表示感恩的方法,摩西五經中,專門對感謝祭作了詳細的要求。

最後,詩人陳述感謝神的理由:
①「祢救我的命脫離死亡」;是指肉體的生命免於死亡或其他危險。
②「救護我的腳不跌倒」;指在所行的路上不走錯路、彎路。
③「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是指生活中,時常有上帝的同在和引領。威爾克(Michael Wilcock)指出:「這一篇詩以一個承諾作結束:在生命光中行在上帝面前(13節)。這句話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是:上帝不會讓大衛被亞吉或掃羅所殺,在他下到陰間的黑暗前,大衛還有許多年日是在上帝面前事奉祂;第二層是來自《新約聖經》:『對詩人來說是目前暫時性的一項真理,對基督徒來說卻是有一種屬靈及永恆的意義。』對於任何一個像大衛一樣,對上帝作出這樣承諾的人,耶穌都應許說:『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
《信息分享》

「在懼怕的時候,我要倚靠祢」

星島日報溫哥華版報導有位FB(臉書)的華裔工程師從FB總部大樓四樓跳下身亡。據FB離職員工透露,自殺員工在臉書的廣告技術部門工作,最近在公司的工作評級下降,面臨被開除的風險,疑似遭到職場欺凌。在FB之類的公司工作壓力本來就大,但是會碰到怎樣的絕境才會選擇從工作的大樓跳下去呢?可以想見這位員工心裡有很多的悲憤和委屈,才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方法抗議。大衛也面臨類似的絕境,但是他沒有選擇自殺,他選擇倚靠神。他第一次到迦特時,非利士人對他有很強的敵意,因為他們還記得大衛殺了歌利亞,所以大衛查覺到他們的敵意和殺機勝騰騰,因此扮瘋逃離。

大衛終於逃出迦特,留下了這篇金詩給世人。本篇主要由兩種聲音交替重複而組成的:懼怕和信靠(56:3-4,10-11)。恐懼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使人眼睛緊盯在自己的身上,因而推動活動的空間和能力,以致捲縮起來,以防遭受別人的攻擊。但相反地,信靠神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生命因得著神的肯定,心裡得嘗一份從上頭來的安息穩妥,就會釋然,以致有勇氣去接受和面對現實的各種挑戰。

曾與巨人歌利亞對戰的勇敢的大衛並不表示他就不會害怕。恐懼和孤單互相增強……大衛承認他也有感到害怕的時候,正正當我們害怕之際,就是倚靠的時候……在倚靠的時候,我們讚美神的話語,因為在神的話語裡面,向我們顯明了祂的信實……神的話語亦關乎神與我們立約的關係。

這篇大衛的迦特困境之旅,讓我們看見他如何憑著信心走過這旅程,這也成為我們今天在面對困境時,可以仿效的:
首先,將我們的境遇與苦痛,具體的帶到神面前祈求;這是基於我們深知神是那位向我們守約施慈愛的神,祂必關顧屬祂的子民,向我們施憐憫。
其次,不要讓困境所帶來的懼怕和驚嚇不住地彌漫在心中,而要回顧神過往在我們身上恩恤的作為,堅定相信祂的信實、慈愛與權能永不改變,當祂一伸手,局勢就必逆轉,因此在困境中,當以信靠神來對抗懼怕。最後,尚在困境中,就當以信心向神獻上感謝,表明祂必作成關乎祂的榮耀和祂子民的事,也持續地在往後生活中,以信心接受祂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