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48:1-14
《導論》
48:1-3 |
詩人描述了錫安的華美 |
48:4-8 |
詩人描述了敵人的喪膽 |
48:9-11 |
詩人描述了選民的讚美 |
48:12-14 |
詩人描述了上帝的引路 |
《讀經》
48:9上帝啊,我們在祢的殿中想念祢的慈愛。48:10上帝啊,祢受的讚美正與祢的名相稱,直到地極!祢的右手滿了公義。48:11因祢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原文是女子)應當快樂。
《經文釋義》
不少解經家指出,本詩與前兩篇(第46、47篇)寫於同一時期,都是國家危難時刻的作品。在第47篇以「上帝是全地的王」為主題描述上帝的偉大之後,本詩接續這個主題,不過,作者換了一個特別的視角,他以聖城的「居高華美」為主軸,襯托「耶和華本為大」這個主題,換句話說,就是以對聖城的頌讚來表現對上帝的稱頌。對以色列人而言,聖城和上帝是密不可分的,因為聖城是上帝親自揀選並分別為聖的。基於這一點,以色列人堅信,無論聖城遭遇何種困境,都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因為上帝必護避這城,這正是本詩篇所要表達的思想。
根據教會解經傳統,本詩與詩篇第46篇、第76篇、第84篇、第87篇、第122篇、第132篇一起被稱為「錫安詩」,因為這些詩歌均以錫安為主題來稱頌上帝。一般而言,「錫安詩」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性,以色列人常以這類詩歌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氣節。儘管詩篇48是關於猶太人對錫安的看法,認為錫安是上帝的城市和居所,但根據新約,我們可以合理地將其應用於教會。就像上帝應許永遠建立錫安一樣(詩48:8),耶穌也應許永遠建立錫安教會(太16:18)。我們是神的殿,祂的住所(林前3:16)。
1. 詩人要告訴會眾,聖城耶路撒冷之所以「華美」,是因為她是「我們上帝的城」。因此一開始,詩人就頌讚上帝說:「耶和華本為大」,這是以色列人對上帝最基本的認識。上帝的「大」體現於多個方面,但詩人在此所關注的,卻只是祂在聖城耶路撒冷和錫安山中所彰顯的「大」。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聖城有絕對特殊的地位,因為這座城市處處彰顯著上帝的權能,正因如此,他們都會認為上帝「該受大讚美」。於是,詩人將焦點關注在顯出神為大的聖城,她座落於安置約櫃的錫安山的北面,是神同在之處,是以色列人愛慕的聚焦之處。詩人那般熱愛聖城,但他的熱愛不是因為聖城本身,而是因為聖城背後的上帝。因為,上帝在城的堡壘中,祂顯示自己是安全的避難所。詩人的意思是說,上帝要成為聖城堅不可摧的「堡壘」,以致全體以色列人都能真實地感受到祂就是「安全的避難所」。耶路撒冷地勢較高,軍事上有易守難攻的絕對優勢,但她的安全卻不是來自這種地理優勢,真正為這座城市保證安全的,而是因為有耶和華的同在;凡投靠祂的人,必得安穩,如主前701年,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亞述人的侵略,這歷史事實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2. 接著,詩人述說上帝自顯為避難所的事實,他要告訴會眾,藉著上帝同在的能力使敵人「喪膽」。詩人先描述了敵人的狂妄,《呂振中譯本》譯為「看哪,列王會集攏來,一同向這裡進軍。」為了共同的利益,好些本來互不相干的君王走到一起,他們要共同「攻打錫安山」,這些君王自知憑藉一國之力不可能攻下耶路撒冷,所以他們想到結盟。這次大規模的「會合」給了「眾王」必勝的信心,挺進耶路撒冷的路上,他們自信滿滿,以為勝券在握。隨後,詩人描述列王在狂妄中潰敗,他們到達耶路撒冷後,不料卻迅速「驚奇喪膽,急忙逃跑」、「被戰兢疼痛抓住,好像產難的婦人一樣」,這是因為上帝出手護庇這城。列王的軍隊及使強大如他施的龐大而堅固無法摧毀的船隻,但神卻用東風使它們迅速地沉沒海底;他們再強大在上帝面前依然是不堪一擊。在目睹敵人的潰敗之後,詩人驚訝不已,因此,詩人就表達他內心之感受,他更加堅信耶路撒冷真是「我們上帝的城」,上帝必堅立這城,直到永遠。
3. 48:9-11,詩人基於所經歷上帝同在的護庇,就不住地思想神的慈愛。詩人要告訴選民,敵人的潰敗,正是上帝對選民之愛的最好體現。神當受讚美因祂所行的正印證祂的名所要彰顯的,上帝全地的統治是絕對公義。以本詩的背景來看,詩人所說的「公義」,亦與敵人的潰敗有關,上帝不容別有用心的敵軍攻破聖城,不正是祂「公義」的最好明證嗎? 因此,詩人讚美上帝的審判:「因祢的判斷,錫安山應當歡喜,猶大的城邑應當快樂。」詩人認為,上帝使盟軍潰不成軍,是對他們的一次公義的審判,所以他呼籲選民與他一起歡呼。
4. 詩人在歡呼之餘,如同聖城的導遊,將會眾帶出聖殿,讓他們「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等等這些聖城耶路撒冷中的重要建築。詩人的目的是要他們知道,盟軍的圍困未給聖城帶來一絲一毫的損傷,以此鼓舞他們對上帝的信心,從而可以將上帝的作為「傳說到後代」。而以色列人之所以將上帝的作為「傳說到後代」,是因為他們堅信「這上帝永永遠遠為我們的上帝」,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亦如此!無數古聖先賢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無論處於哪個時代,無論居於哪個區域,只要專心信靠,上帝就「必作我們引路的」,在我們地上的年日作我們隨時的幫助和引導。
--
《信息分享》
「上帝是我們的引路人﹗」
這篇詩篇告訴我們,神居住在祂的聖城,這城今天就是指向神的百姓,也就是祂的教會說的。因此我們確信上帝子民的歷史和命運與上帝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知道這神是我們的神時:
第一、祂的教會使我們有歸屬感,我們在受到攻擊時會感到有平安,因為祂必與我們同在,成為我們的護庇。仇敵在猛烈的攻擊或許會損毀我們的身體,卻奪不走神應許祂百姓的救恩,以及祂所許諾的天上地業;相反地,敵對神的並攻擊神百姓的,至終要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被擲入硫磺與火湖中受苦。
其次、祂必作我們人生的引路者,在我們遭逢環境個樣阻攔時,帶領我們走出這些阻攔。我們唯需倚靠祂的慈愛和信實,並在各樣處境中,遵行祂公義的教誨,因為敬畏祂的,祂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篇26:12)。
1956年,五名年輕的傳教士被奧卡印第安人槍殺,他們試圖將福音帶到那個原始部落。羅傑•尤德里安(Roger Youderian)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妻子芭芭拉(Barbara)在她的日記中寫道:「今晚,船長告訴我們他在河裡發現了四具屍體。其中一個穿著T恤和藍色牛仔褲。羅傑是唯一穿著它們的人。上帝在兩天前給我這節經文,詩篇48:14,因為這是永遠永遠的神。祂將成為我們的引導,甚至直到死亡。當我面對羅傑逝世的消息時,我的內心充滿了讚美。他值得回家。上帝,請幫助我成為媽媽和爸爸。」(伊麗莎白•艾略特,通過輝煌之門,第191頁)。芭芭拉在人生的艱難中,她深知道神是與她同在的引路人,幫助她有力量在艱難中往前行。我深信芭芭拉的神是詩人所見證的神,也是我們今天當深信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