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30:1-12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30:1-12

《導論》

30:1-3

詩人感謝神奇妙的作為

29:4-7

詩人對比神的恩典和怒氣

29:8-12

詩人稱頌神奇妙的作為




《讀經》

30:4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祂,稱讚祂可記念的聖名。
30:5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經文釋義》

我們從詩的標題「大衛在獻殿的時候,作這詩歌」一看,就知道本詩作者是大衛,但大衛從來沒有建過聖殿;聖殿是由他的兒子所羅門建的,也是由所羅門獻的。何以說大衛獻殿呢?大衛的確曾有建殿這個心意,但神卻沒有允許(歷代志上17:1-15;列王紀上8:17-19)。其實原文「殿」一字(ba'yith)也可譯作「房屋」或「宮殿」,因此可理解為在「獻宮殿」或「新屋入住」之時,作了這篇感恩的詩歌。或許是在數點百姓,遭瘟疫之災,於亞勞拿禾場獻祭,瘟疫止息後所作。也或許可能是在經歷押沙龍叛變平息後,重回宮殿所獻上的詩歌。

1. 詩人以尊崇耶和華為祈禱的開始,30:1-3這一段中,詩人連續用了三個「曾」字,藉此講述上帝對他從不間斷、從不改變的拯救。
第一,這是因為他經歷過上帝的「提拔」,原文中的「提拔」會讓人聯想到一幅圖畫,就是人們從深井拉起水桶的場景。詩人感覺到,上帝對他的歷次拯救,就好比打水者把桶從井中拉起,全是上帝的幫助,毫無自己的努力。詩人如此看重上帝的「提拔」,是因為這個舉動讓他免去了「仇敵向我誇耀」的尷尬。我們無法確定詩中的「仇敵」究竟何指,但從詩句的文法來看,一定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個人,因為該詞在原文中為多數。故此,這裡的「仇敵」可能是指「疾病」、「陰間」、「下坑」、或一切幸災樂禍、落井下石之人。

第二,詩人感謝上帝的「醫治」;他曾經「呼求」神並經歷祂的「醫治」,這是詩人寶貴的經歷。大多解經家按字面理解詩中的「醫治」,認為是指肉體上的疾病得以治癒,但也有不少解經家認為,也可能指精神上的緊張壓力得到解脫。

第三,詩人感謝神曾經「拯救」他脫離「陰間」和「下坑」的困境。這裡的「陰間」和「下坑」是同義詞,都是指人類死後的歸宿,詩人用以描述他處境的危險與無助;但神與他同在,他所經歷的拯救,就仿佛「從陰間救上來」。

2. 詩人基於自己先前經歷神的救助,他邀請與神建立盟約並被祂分別為聖的選民,同他一起「歌頌神」,並「稱讚祂可紀念的聖名」。然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強烈的反差襯托詩歌的主題:
第一,「怒氣」與「恩典」的對比,我們不必為神的「怒氣」過度恐懼,因為祂也是慈愛的,祂更有「恩典」。

第二,是「轉眼之間」與「一生之久」的對比;神會有「怒氣」,但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充其量不過是「轉眼之間」,而祂的「恩典」卻是長到「一生之久」。

第三,是「一宿」與「早晨」的對比;這一對比,是要強調神由「怒氣」到「恩典」之轉換的迅速,這是提醒我們落在上帝的「怒氣」中時,應當以信心的眼光看到希望,「怒氣」固然不好承受,但那不過是「一宿」的事,「早晨」到來,「恩典」就來。

第四,是「哭泣」與「歡呼」的對比;神的「怒氣」所帶來的是「哭泣」,但祂的「恩典」會在短時間內將之化作「歡呼」。因此,正在經歷上帝之「怒氣」的人,應當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歡呼」。這一系列的對比中,詩人一直強調上帝的「恩典」,似乎在輕看上帝的「怒氣」,實際卻不是這樣,唐佑之幫助我們解答了這個困惑:「此處並非使人不重視神的怒氣,將神怒只輕描淡寫就帶過去了。作者的用意是指神的恩典,促進人及早放棄罪惡與錯謬的行為,早日悔改認罪,棄惡就善,而不至被神的怒氣所滅絕。」接著,在30:6-7,詩人以「至於我」來引出個人經歷的。他提到「凡事平順」原來不是自己的功勞,他深知道有主「施恩」,他的「江山」才能「穩固」,倘若上帝「掩了面」,剩下的就只能是「驚惶」了。

3. 隨後,詩人詩人見證了自己憑著信心向上帝祈求,懇求上帝及時地給他「應允」、「憐恤」和「幫助」。從祈禱中的「曾」字可知,這不是詩人在當下的禱告,這個禱告不但已經過去,而且已經成全。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段禱告看作是大衛在意識到錯誤時的懺悔。他在禱告中告訴上帝,應當及早赦免他,萬萬不要將他「下在坑中」,這不僅對他自己無益,就是對上帝也沒什麼「益處」,因為成為「塵土」的詩人,將無法「稱讚」上帝,也無法「傳說」上帝的「誠實」。

在他悔改之後,當即經歷了上帝的「恩典」。「哀哭」表示沮喪的心情,是一般人在困境中最常用的宣洩方式;而「跳舞」表示興奮的狀態,是猶太人在喜樂時最常見的表達方式。詩人覺得,「哀哭」時,無助的他仿彿成為身穿「麻衣」的服喪者,但上帝親自為他脫去「麻衣」、「披上喜樂」,致使他不得不「不住聲」地「歌頌上帝」。當「哀哭變為跳舞」之時,當「麻衣」換作「喜樂」之際,正好印證了詩人上文中的宣告:「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而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工作,不是個人的努力,因為其中的「變」、「脫」、「披」和「叫」都是上帝主動的作為。故此,詩人以上帝面前的立志來結束全詩:「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要稱謝祢,直到永遠。」上帝如此真實,如此慈愛,怎能不一生跟隨祂並讚美祂呢?


--
《信息分享》

「上帝的恩典是勝過怒氣的恩典」

大衛的人生就像上帝的一幅畫作,上帝以「陰間」、「下坑」、「敵人」、「疾病」、「怒氣」、「恩典」、「哭泣」、「歡呼」等人生色料,以大衛呼求禱告為彩筆,來畫出大衛的信靠「耶和華啊,祢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穩固;祢掩了面,我就驚惶」、他的頌讚「祢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好叫我的靈歌頌祢,並不住聲」和他的感恩「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上帝這幅大衛活生生的畫作,是大衛以神為神為主題,大衛深知道自己在各樣的處境中,神都在,神也都牢牢的掌管並引導這一切;因此他可以在神面前放膽的傾吐他的感受和情緒,不管這感受是害怕、挫敗、壓力、過犯、受苦待和冤屈或是感恩、昌盛,也不管他吐出對敵對者的忿怒或是對神的不滿,他都知道神正在耐心聽著,祂也早就預備好要如何安排我們之後的環境。對今天的我們而言,我們若要向大衛能吐出美妙的禱告詞句和精彩的人生,就得在認識神並經營與神的關係上更加深入,好教我們可以像大衛一樣知道神在,也迫切的向這位願意垂聽我們禱告的神來呼求,讓我們在艱難或平順中與神相遇的經驗,也可以綻放出美妙的生命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