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約拿書4:1-4
《經文釋義》
當我們檢查約拿的內心動機時,他成功的事工實際上是失敗的。在第四章,上帝責備不情願的先知,並用一個簡單的實物教訓來揭示憐憫之心和仇恨之心之間的區別。儘管約拿剛剛在自己的絕境中親身經歷了上帝的憐憫,但他對尼尼微城仍舊懷恨在心。
3:10和4:1出現極大的反差,上帝平息了祂的憤怒,約拿卻點燃了他的憤怒。上帝呼召約拿,但約拿逃跑了,在無法逃脫的深海魚腹中,約拿終於接受了上帝的吩咐,他向尼尼微宣告審判的信息,沒想到尼尼微人竟然悔改了;因此,上帝後悔了,而約拿卻非常生氣地後悔了。對約拿傳道事工的戲劇性成功,人們預期約拿會高興,但這不是約拿所反應出來的。相反,約拿滿懷怨恨。約拿對上帝真的很生氣,因為上帝向尼尼微施了憐憫!約拿,就像他之前在以色列的許多人一樣,現在他在禱告中與上帝角力,不是如同先前在魚腹中呼求上帝和聽從祂。上帝對邪惡的尼尼微的憐憫,約拿認為上帝的憐憫是一種是邪惡。在約拿看來,尼尼微人不配得到上帝的憐憫,因為在約拿的心目中,數百年的暴力不能簡單地用40天的悔改一掃而光。
因此,約拿在禱告中(對上帝心懷憤怒),他援引以色列人稱為最偉大的「上帝信條」,它是出現在出埃及記34:6-7;當摩西要求見上帝,從而知道上帝的真實身份時,耶和華從他面前經過,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這信條的歷史典故是約拿所深知,因為以色列人是神所揀選和救贖的百姓,他們所犯的造金牛犢大惡,神施憐憫赦罪是應當;約拿可能會感謝上帝對以色列的憐憫,但他對尼尼微沒有憐憫的餘地。
因此,約拿認為這條款不可以應用在邪惡的尼尼微人身上,但他擔心上帝不照他所認定的來做,他擔心上帝會改變主意,轉消祂對尼尼微的憤怒,而不會給這座城市帶來災難。所以,約拿先前會千方百計地逃躲上帝,就是為這緣故。他判了尼尼微人死刑,不許上帝翻案;在這事上,約拿想要控制上帝。約拿看見自己無法操控上帝,萬惡的尼尼微人得救,讓他再次生出拒絕與上帝會面的怒氣,如同先前他寧可被拋進海裡死也不願接受上帝的託付;於是約拿極度生氣地對上帝說:「現在求祢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4:3)約拿使出求死威脅的大絕招,希望跟上帝的意旨作最後一搏,要逼上帝在他與尼尼微人之間做誰死誰活的抉擇。但沒想到,上帝沒有斥責約拿,而是帶著平和的語氣,簡單地回問約拿說:「你這樣生氣對嗎?」(4:4)
--
《信息分享》
在同一件事上,我們看見上帝消怒,但約拿卻大怒,向我們顯明約拿想控制上帝,他不願意讓上帝成為上帝。在尼尼微人的生死上,他想替上帝扮演終審法官,他要按著自己的神學立場而非聖經神學的立場來行事。約拿認為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以色列與祂立約,這約的本質是上帝信實的慈愛和憐憫。顯然,約拿認為這是一個排他的盟約,一旦神與以色列立約,那麼所有其他人都在該約之外,因此尼尼微人應當排除在神的憐憫之外。也許約拿對尼尼微人曾對以色列犯下的「邪惡」感到痛苦,他覺得這是不可原諒的。也許約拿對非猶太人有種族偏見。此處的約拿,就像感染加拉太教會的奉割禮的猶太基督徒一樣;約拿與他們都錯了,因為上帝的憐憫不僅來自聖約,而且是來自上帝的本性。
今天我們也可能成為現代的約拿,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些人應該得到上帝的審判,而不是上帝的寬恕,因為他們對我們或我們所愛的人所做的一切傷害或是他們做了許多不公義的惡事,我們只會期待他們有最壞的下場。有位屬靈前輩說得好:「祈禱上帝會拯救我們的敵人是很難做到的,直到我們認識到我們也應該得到上帝的審判。」今天,我們會用我們的判斷來約束上帝,還是讓上帝通過恩典改變我們的敵人,甚至我們自己?但願我們是與上帝站在同一立場,而不是要求上帝要站在我們這邊。
也有一種現代的約拿,是自認為是循規蹈矩的愛主基督徒,而別人是墮落的基督徒或根本是沒信主的人,因此心中認定自己是蒙神所愛,若有過失也是上帝應當憐憫的,但他們是應當遭受上帝的管教或審判,上帝不應該給他們憐憫的機會。就此,我們當知道上帝是我們的上帝,也是世人的上帝;上帝的公義聖潔和憐憫慈愛的本性,不僅要向祂所揀選的百姓顯明,也要向尚未相信祂的人啟示,因此我們不能獨佔上帝,而只能被上帝所獨佔,不能試圖控制上帝,而只能順從祂的引導。
陶述(A. W. Tozer)在他的《認識神》一書中寫道 :「當我們想到上帝時,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所擁有的那幅關於上帝的畫面,就是我們對上帝最重要的觀點。陶述繼續說:「它驅動著我們所做的一切,它驅動著我們對待人際關係的方式,它驅動著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方式。」所以,問題不在於我們的腦海中是否有上帝的形象,問題是,這個形像是否正確?我們的腦海中有一幅上帝的圖畫,約拿在他的腦海中也有一幅上帝的圖畫,但我們當問的是:這是否是聖經中所描繪的上帝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