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的靈修心得分享】
希伯來書4:1-11
《經文釋義》
作者第三章以警告告終,那就是不信使以色列人民無法進入應許之地,而上帝所應許的其餘部分也不能進入。從希伯來書3:19的警告中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不信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危險誘惑,我們必須互相幫助才能克服。現在在第四章的開頭,作者從希伯來書3:19的警告中得出了另一個結論。
他說:「因此(和合本未譯出),我們就當畏懼(此詞位於句首作強調,和合本為求通順,將它譯在句中之處),……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趕不上了。」那麼,從以色列因不信而無法進入上帝的安息這一事實,得出的結論是什麼?作者的結論是我們應該恐懼!如果我們不相信上帝的應許,我們將不會進入上帝的安息。4:2以「因為」開頭,這意味著他給出了4:1他們為什麼要害怕的原因「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4:2)
因此,作者繼續將過往以色列在曠野的狀況與當時的讀者狀況進行比較,來談論信心與安息的議題。
美籍神學家George Knight在《探索希伯來書》一書中提出簡潔有力的歸納,幫助我們掌握這段經文的大意,他把第三、四章中的安息歸納為三類:
①預表(type):迦南地的安息(4:3,5,8);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並安頓。
②原型(archetype):上帝在創造第七日設立的安息(4:4),是一切安息的原型,最理想的安息。
③實體(antitype):在基督裡的安息(4:8,10),是當基督再臨時在天國裡終極的安息;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在基督裡的實體安息,固然指向「未然(not yet)」的新天新地之終極安息,同時也是具有「已然(already)」的現今可經歷的安息。
在此,作者引用詩篇95:7-11論證「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那安息的原型是「到第七日,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4:4,創世記2:2),那是神的安息。大衛的詩篇是在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多年後才寫成的。既然進迦南地之後多年,神才用詩人向當時的人再提「今日」不可硬著心,就說明這個安息不是指約書亞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後已得到的,乃是指一個還沒進入、尚等待進入的安息,而且看來,神也不是只要祂的百姓得到地上的迦南,乃是還有另一個神的安息是有待進入的。
我們若從以上前後文的觀察分析和對當時以色列人背景的理解,作者講的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也就是進迦南的以色列民還沒得著的那安息,是指著信從福音說的。但如果聽了基督福音卻未信從,就等同進迦南的以色列人還沒得著另一個安息日的安息。這與第三、四章都在勸勉讀者要堅持對耶穌基督的信心相吻合。
因此,我們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4:11)。作者又給進入安息作出解釋和勸勉「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祂的工一樣。」(4:10)對當時一些躲回猶太教的基督徒以為自己竭力守好律法規條,就同樣可以得救恩,而不是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所作成的工(馬太福音11:28-30),作者這樣的解釋和勸勉就格外具有針對性了。
--
《信息分享》
這段信息提醒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每天、每時每刻要信賴上帝的應許的生活,以幫助我們、指導我們、照顧我們、寬恕我們,並使我們進入聖潔和喜樂的未來,如果我們拋棄對祂的信靠,而以信任我們自己或這個世界所提供的承諾,我們將無法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與安息。而每天、每時每刻對上帝的應許的信賴並不是自動發生的。這是我們要能思想到前人不信的惡心之結局,而有正面的畏懼,以致於以積極的態度不斷地倚靠聖靈的大能,去抗拒環境所施加給我們背離神的壓力或誘惑;同時,也不斷地支取主耶穌救恩的應許,即或有時跌倒也抓住祂的憐恤和幫助(2:18;4:16),繼續在信心中往前並眺望那個「安息日的安息」(4:9)。
這讓我想到在1960年代,有一首名為「皮特沙漠(Desert Pete)」的歌曲。歌謠講述了一個口渴的牛仔正在穿越沙漠並找到一個手動抽水唧筒,它的旁邊有一罐水,同時留下了一張便條紙,敦促旅客不要先喝罐子裡的水,而要用裡面的水給抽水唧筒搖水,就有源源不絕冰涼的水可喝,喝玩再將罐子加滿水。極度乾渴的牛仔拒絕口渴的誘惑,並按照便條指示使用水。因著他的信心,他得到了充足的冰涼而令人滿意的水。如果他不按照著前人所留的便條行事,那他只能喝一罐無法真正解渴的溫開水。
過去以色列人在穿越曠野的旅程,當他們被乾渴壓倒時(出埃及記17:1-7),他們向神的僕人摩西爭鬧。摩西求告神並照著神的指示擊磐,水從磐石湧出來。可悲的是,以色列一直不會效法摩西的信心榜樣。最終,「他們聽到的話沒有使他們受益,也沒有與信仰混在一起」(4:2)。今天,我們的生活有時會遇上似乎像一片乾旱的沙漠,但是上帝可以在最不可能的情況下解除我們的內裡的乾渴。
今天我們面臨什麼困難?我們也可以通過相信上帝的應許而取得勝利。當我們憑著信心相信神話語的應許時,我們就能體驗活水和恩典之河,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樣需要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