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詩篇13:1-6
《導論》
13:1-2 |
詩人向神哀求 |
13:3-4 |
詩人向神哀求的理由 |
13:5-6 |
詩人信心的宣告 |
《讀經》
13:5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13:6我要向耶和華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經文釋義》
有人說這首詩歌的背景是大衛被掃羅追趕的時候,大衛東奔西跑,逃難躲避掃羅,自忖命在旦夕,離死亡不過一步。因此感到絕望,心中極度消沉、苦悶和沮喪(撒母耳記上18-28)。此外,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歌的背景是大衛遭受洗魯雅的兩個兒子,約押和亞比篩的迫害。到底詩人禱告的真實歷史背景是甚麼?我們無法確定,只知道他此時瀕臨絕望。
1. 詩人開頭就連續問了上帝四次「要到幾時呢?」他並不是在期待上帝回答他,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這些不期待答案的問題,乃是在表達和宣洩他內心的痛苦和情緒,同時也在表達他在痛苦中看不到苦難的盡頭,看不到希望;他感到神似乎是永遠離開他(「忘記我」、「掩面不顧我」),因而向上帝發出類似質問的呼喊。於是詩人感到十分的苦痛,為這事他整日不住的與自己的思想在爭鬥,卻理不出答案而心中充滿愁苦。
2. 接著,詩人進一步向神道出他現在的景況與熱切的期盼。
他向神求三件事:
①「看顧我」,求神轉臉看他並施恩給他。
②「應允我」,求除去他目前的痛苦。
③「使我眼目光明」,有人認為,詩人在這裡指的是自己身染重病,因為眼目為身體健康的量尺,人若有病,眼目昏暗,健康恢復,眼目就明亮;然而這裡的眼目也可以理解為信心的眼睛,詩人祈求上帝使他屬靈的眼睛明亮,免得他失去信心,靈性死亡;沒有信心的人看到的都是外在的環境,遭遇;但神要我們透過屬靈的眼睛-信心,才能看到神的同在與祂的旨意。
3. 然後,詩人提出他哀求的三個理由:
①「免得我沉睡至死」,舊約常把死亡喻為睡覺,而且死亡也有隔絕的意思,把神與人,人與人一切關係完全割斷;詩人更認為,在死亡裡,沒有人能讚美神。
②「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詩人在第一節投訴敵人壓制他,描繪他們那副氣焰囂張的態度;於是在這裡求神不要使他敗在敵人的手裡,否則不單他的生命可虞,就是連神的名也受虧損;因此詩人懇求神伸張公義,恢復他的健康,不要給敵人誇口的機會。
③「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因為敵人樂意看到詩人的失敗和跌倒。
4.在哀求後,詩人將眼目從環境的壓力感受轉向聚焦在對神的信靠。第5節的「但我」是一個轉捩點,詩歌的語氣從痛苦的呼叫轉變為歡呼和頌贊。詩人有如在漆黑夜裡,突然就在電光石火的一刹那間,看見整個大地的景象。在灰暗痛苦中的詩人,突然看見曙光,重拾失去的信心,以高昂的情緒宣告他的決心。他知道神是與他有盟約的神,祂的慈愛永遠不變,這是他信心得以恢復並兼顧的原因;因此詩人在環境危機尚未解除下,因著神盟約的慈愛,所有的懷疑和恐懼都消失了,他就發現神的同在;雖然外在的環境未變,他的心境已經大不相同,就開始喜樂並歌頌神,他深信神的拯救必然來到,神必以厚恩待他,使仇敵蒙羞退後。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神的隱藏是為了同在,目的就是為了甦醒詩人的心。
--
《信息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出現一位希特勒,他於1932年至1945年間,以復興日耳曼民族為名作掩飾,屠殺了當時一千六百萬猶太人中的六百萬人。面臨災難時,猶太人經常從心靈的深處發出一些疑問:「神啊,祢在哪裏?」「我們列祖的神啊,祢為何掩面不理我們?」神真的不關心自己的選民猶太人嗎?從人的角度看,這民族應早已從地球上消失。人類歷史中,從沒有一個其他民族於被分散,遠離自己祖國二千多年後,仍能重歸故土重新立國。希特勒的帝國結果只存留了十二年;希特勒用盡方法滅絕猶太人,但猶太人竟於亡國二千七百年後得以復國。
我們感受到詩人的感受,他所領受的苦難已經很痛苦,加上感受到神似乎不理他,真是苦上加苦。那麼,信神的人仍要信祂麼?詩人在詩篇中傳達了他的心聲。他從沒有放棄祈禱,放棄他的信仰。雖然在掙扎,但他仍不斷的禱告,以至結果還可歡呼讚美神。因此,我們可以從詩人在困境與心境轉換的過程中來學習:
首先,我們看到詩人劈頭就連續向神四問「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這正好表明人在痛苦中,已經不能再忍受。當承受不了,我們便要告訴神,我們不要把自己裝作強者,以為這樣才是屬靈,才有信心,其實這是我們不願意讓人看見我們內裡真實軟弱的景況。真正的信心是要經過淬練軟弱的歷程,真實的屬靈不是不會軟弱,而是能從軟弱中重新站起來。
其次,我們看見詩人不僅向神傾吐他的痛苦,也具體陳明他現今的處境與感受,他更是從苦境中轉眼注視神和祂信實的慈愛。當詩人更親近主時,就更認識神的屬性,便體會到神的愛:神的愛是永不失信的愛。人會失信,但神永遠不會失信,神愛我們是無條件的,在我們痛苦中,神仍愛我們到底。我們越認識神多少,我們恢復的速度與程度就會是多少。
第三,詩人在痛苦試煉中,他不再沉浸在困苦的深淵中,自怨自艾,而仰臉朝向神,即使神似乎離棄了他,他仍然沒有放棄,這種決心勝過環境。外面雖然還是風風雨雨,但內心卻穩站在上帝的應許上,神就是高臺、盾牌和避難所。有了這種對神的認知,詩人就開始在他的困境中起來感謝讚美神。在快樂的日子歌頌讚美神是十分容易的事,但在痛苦困境,又似乎無盼望時,我們要歡呼讚美神,那就是不容易的事。
我們能夠如此作是因深信神是那位永不失信且憐愛的神,祂從沒有把不好的東西給祂的兒女,祂也從不誤事,也從不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