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5:1-10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哥林多後書5:1-10

《讀經》

5:1(原文有「因為」,和合本未譯出)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5:2(原文有「因此」,和合本未譯出)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深想(原意是「盼望看見某人」或「與某人同在」)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
5:3倘若穿上,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
5:4我們在這帳棚裏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
5:5為此,培植(原意是為著某個目的而「裝備」或「預備」人)我們的就是上帝,他又賜給我們 聖靈作憑據(原意是「頭期款」或「押金」)。
5:6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相離。
5:7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
5:8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5:9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5:10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



《經文釋義》

在本段經文,保羅不完全重複前面的主題,而是加上復活時身體這瓦器的改變,對基督徒的盼望給予進一步的解釋,所以在第12節會用「因為」與「因此」來銜接上文的思路並往前做更深的探討。他提到他深知苦難與承受苦難的身體都會過去,是故他用地上人手所造的帳篷這短暫的居所來描述這情景(此處的帳棚拆毀之日是指身體的死亡而言),以至於他深盼進入神所造天上永存的房屋,就是復活後天上永活的生命。

因此為等候進入這天上永存的房屋,保羅說他就像婦人生產一樣,不是為苦難而是為所等候的盼望而嘆息。因此保羅以帳棚比喻脆弱又易受環境所困擾的身體,將天上永存不朽又榮耀的房屋比喻為衣服;所以,他在嘆息中的渴想,不是因苦楚而求死解脫,而是要在這脆弱短暫的生命上披上榮耀及永恆的生命。至於保羅為何深怕未穿上榮耀生命的赤身狀態呢?赤身狀態就是指從死亡到主再來的過渡時期,因此這深怕是表達一種不願意再等待的渴望,而不是一種不確定是否能夠擁有榮耀永恆生命的恐懼。

因此,在此等待的情境下,第4節他用「勞苦嘆息」來表達他此刻的心境。他知道若能夠在此生遇到主再來,不必在赤身狀況下等待是好得無比的,雖然他是如此的羨慕,也覺得這是最理想的;但是他知道他人生的目的是要走完神所呼召他的路程,因此勞苦嘆息的等候是必然的。於是他肯定地說在承受苦楚與等候的過程中,能夠帶著必然成就的盼望,是基於神過去已經為我們所成就的救贖,如今神以聖靈內住在我們心中,作為將來得永存天上房屋的頭期款。

所以,保羅堅定地說他不懼怕死亡,也是不要使人誤認以為活在此身或不能與主相近是不好的,就沒有理由活得積極。因為他的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這信心不是靠著肉眼看見基督才有的,而是以還未顯現的﹑將來神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為信心的對象。因此在盼望的信心等候中,他坦然無懼去承擔受託的新約職事的必經過程。所以,他人生奔跑的目標就是要討主的喜悅,他不會為想得永存房屋而逃避地上受託的職事,而是在其中努力完成主所託付的,自然身體外在的際遇如何,就不是他所在意的。因為到主再來那日,我們所有屬祂的人都要按自己在地上受託的工作是否忠心受審判(此處非信與不信之永生與永死的審判),那忠心良善的要受神的獎賞;與此相反的,就如火裡抽出的一根柴而已,甚麼都沒得到神的獎賞。


--
《信息分享》

本段經經文著實地讓我們看見保羅人生的目標,就是立志要討神的喜悅。而立志要討神的喜悅就必須:


第一,願意放下自己個人心中的渴望或期待,而以神的託付或旨意為念;保羅心中的渴求能與主同在是美好,因為這不是為他一己的好處或成就感或野心為動機;但是考量主對他職事的託付,他願意放下心中的好而順服主的安排,這可比主耶穌當日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路加福音22:42)。

其次,為主勇敢面對這等候過程所有的一切患難,不會因它們而害怕或閃躲,因既然這是主所安排的培植必經歷程,就不喪膽也不害怕;更何況他有極大的信心,就是身體這短暫的帳棚拆毀之日,就是他即將進入神所預備榮耀永存生命的開始。

第三,他是竭力地忠於自己受託的職事而行,為要得主的獎賞,是一個積極為主活服事主的人生;而不是只是領受救恩,卻不積極為主活,也不願盡心服事的人,因這樣的人就如同從火燒的木柴裡所抽出的一根木柴,僅僅得救而已,是一個不忠心的懶僕人。

想到這經文的提醒,自己就不禁要求主幫助我能效法保羅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心志,就是要得神的喜悅,不馬虎應付自己受託的職事或把事奉變成只是一份謀生的差事;也能在盼望中,持守從永恆的觀點來輕看地上所需承擔的一切艱難與個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