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尼希米記2:1-8
《讀經》
2:1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擺酒,我拿起酒來奉給王。我素來在王面前沒有愁容。
2:2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於是我甚懼怕。
2:3我對王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
2:4王問我說:「你要求甚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
2:5我對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
2:6那時王后坐在王的旁邊。王問我說:「你去要多少日子?幾時回來?」我就定了日期。於是王喜歡差遣我去。
2:7我又對王說:「王若喜歡,求王賜我詔書,通知大河西的省長准我經過,直到猶大;
2:8又賜詔書,通知管理王園林的亞薩,使他給我木料,做屬殿營樓之門的橫樑和城牆,與我自己房屋使用的。」王就允准我,因我神施恩的手幫助我。
《經文釋義》
尼希米身為酒政,酒政是王室的高級官員,他的基本職責是選擇和品嚐葡萄酒以證明它沒有中毒,並將其呈現給國王,因他經常在國王的身邊,使他成為可能的有影響力的人。本章事件的時間點是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也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基斯流月,他聽見了耶路撒冷來的消息,至今已有四個月。
尼希米記第二章第一節:「我素來在王的面前沒有愁容。」這個人在他平常的生活裡面,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見證的人,充滿了平安、喜樂。可是當他聽見神家患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不痛苦。不過,尼希米有理由害怕,因為在國王面前傷心是波斯的嚴重罪行(比較以斯帖記4:2)。而且,他知道他的要求可能會激怒國王。他也害怕,讓國王誤以為尼希米可能對他不滿。王發現了他的痛苦,就問他說:「你既沒有病,為什麼帶著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尼希米對王說:「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2-3 節)。
因為他是一位有使命感的人。尼希米的禱告是一直進行的,他在地上回答王的問題,可是他心裡面卻跟天聯結─跟天上的神交通,因他知道神掌管一切,與他同在並樂意聆聽和回應他的祈求。當王問他:「你要求什麼?」他就默禱天上的神,當王問尼希米的時候,他整套的計劃清清楚楚,要作什麼,需要什麼資助,要去多久,清清楚楚回答王。旅途全長約九百哩,應該要走四個月的時間。
由於尼希米此行有政治上的目的,他可能預期會遭受當地波斯官員的不友善對待,帝國各處動盪不安亦可能使他受到關注,他向王求詔書使他路程安全,也請管理園林的官員提供他所需的木料,這些木料有三個用途:
(1)「屬殿營樓之門」是聖殿西北的堡壘,這個堡壘控制和保護著聖殿。
(2)「城牆」,主要是城門;
(3)「與我自己房屋使用的」,尼希米可能想修復他毀損了的老家或造一個新的住所。易變的國王竟毫無保留地答應尼希米的一切要求,尼希米只能解釋為這是神的影響,就將榮耀歸於神。
--
《信息分享》
心中的負擔與一時的感動是有極大的差異;一時的感動可能因為環境變遷或是時間一久,就逐漸淡忘或是消失無蹤;但是心中的負擔不但不會受這些因素影響,它會隨著時間而持續,甚至不斷加增感動。尼希米自從聽見耶路撒冷的殘破消息,心中為此哀痛並尋求機會可以解決這問題,四個月來這重擔不被他的忙碌或是日常生活事務所埋沒,他持續思想並禱告著,即使當機會來臨時,王問他愁煩原由,他仍在禱告中思想如何回答,以至於當王應允協助他的時候,他能清楚又具體地向王提出請求。
禱告使他看見神施恩的手在動工,也清楚神如何動工。禱告也給他有智慧,知道如何來成就神放在他心中的負擔。沒有負擔,就不會為此禱告。沒有禱告,也無法確認心中這負擔;同時,也無法落實心中的負擔,因為禱告使我們能看見那看不見的神的手正在工作。禱告也是我們知道要如何與神同工的秘訣。過去尼希米親自經驗這事,我們今天同樣也可以有這般的經歷,因為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