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彼得前書4:7-11
《經文釋義》
彼得從寄居和客旅的身分(2:11-12),來定調神的子民在地上的生活,他給予收信人一連串的生活指示(2:13-4:6);最後,他從兩個角度來統括神子民的生活倫理:「萬物的結局近了」(4:7a),以及「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4:11b)。顯然,「萬物的結局近了」是寄居和客旅在評定地上各樣事物時,當如何反應而不被它們所拘限或驅使;而「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則是蒙受救恩之人在地上生活的人生目標,也就是藉著在凡事上以順服基督和跟隨祂的腳蹤,叫神得著榮耀。因此,在4:7b-11a,彼得就給予一些實用的生活指導;彼得所提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指導,卻是深具永恆的意義與價值,因為它們不僅在詮釋我們的救恩身分,也在彰顯我們不平凡又偉大的上帝。
當彼得提到「萬物的結局近了」,很容易讓人聯想末日快來到,不過彼得說話的當下直到如今已近2000年,末日尚未出現,到底「萬物的結局近了」是甚麼意思?就猶太人彼得而言,歷史的終結已經臨近的觀念,如同舊約先知在論及主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一樣,他們都相信接著的事情會引來終末的事件,他們無法看到神的整個計畫,而只是遠近相疊在一起的輪廓,這是猶太先知預言的樣式;簡單說,他們是從上帝的時間觀來看地上的日子,而不是從世人的時間觀來看地上的時日。這歷史終結的日子,對世上不信者而言,是個可怕受審判的日子;但對屬神的百姓來說,卻是渴求的日子,因是得安慰和獎賞的日子。
彼得在「萬物的結局近了」的情境下,所給予教會的第一個指示,是「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在此,他用「謹慎自守(頭腦清楚健全)」和「警醒(清醒、不醉酒)」這兩個同義的命令語句,吩咐收信人以這行動態度來禱告,以至於禱告能有果效,而不被外在環境或眼前的需求給迷惑(馬太福音26:40-41),進而失去倚靠神的心。
第二個指示,是「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4:8)彼得提到彼此相愛的態度是「切實的」,這是一種熱切、或竭力、或不停止的行動;彼此相愛往往是基督徒群體在面臨逼迫時,非常關鍵的肢體間的行動,也是向世人見證我們是屬基督的群體(約翰福音13:35)。對彼得和使徒們來說,這是主受難前給他們的命令(約翰福音13:34;15:12),是他們事後所深刻體會的訓勉;因此,彼得將這指示放在所有指示的優先,這對受壓迫的收信人來說,彼此的幫助、相互的扶持與勸勉,能夠使軟弱或支持不住的肢體可以站立住,不至於使他在信心上軟弱,以至於屈服於世界的壓力,就陷入犯罪的景況中。另外,彼得知道這受苦的日子不會快快過去,因此,需要以持續充滿熱切的心來彼此相愛,不要讓艱難或己需來冷淡愛肢體的心。
第三個指示,是「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4:9)彼得吩咐收信人即使他們身處艱難環境,仍要存著好客的心來接待有需要的肢體,這是源於古代近東接待過客的美好傳統,更是教會當遵循的愛鄰舍行動,特別有不少巡迴各地服事的傳道人,因當時旅店不普遍,他們外出服事的生活經費也不足,信主的家庭當要負起接待的責任,這對接待家庭來說,他們的家可能是聚會所,平日已經要付出許多,若是經常還要接待來訪的傳道人,對他們的經濟壓力與生活受干擾是個重擔;因此,彼得勸勉這樣的家庭,在愛裡不要冷淡,不要以無可奈何的心來接待,當要止住心中的怨言。
第四個指示,是「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4:10)彼得說彼此相愛,不僅要落實在款待上,也要運用自己所得的恩賜來服事肢體。環境的壓力,不是我們不能或不需要起來服事的藉口,反倒是我們當要起來服事肢體,做好恩賜管家的理由。在神的家中,祂賜給每個人都有不同樣式、或是同樣式卻不同功能的恩賜,目的要讓祂的兒女藉此起來建造祂的家,因此,神家裡的人要彼此搭配、相互成全,使神的家偉大,顯彰祂的榮美。
祂所賜的恩賜,不是要讓人凸顯自己的特別,而是要服事人、建造就會。隨後,彼得列舉兩樣的恩賜來說明,「若有講道的,要按著上帝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4:11a),不管是傳講的或是做其他方面服事的,都必須按著神的話語來作傳講或是所領受的恩賜來服事。
最後,彼得指出基督徒在末世的生活目標和生命意義,就是在凡事上榮耀神(4:11b)。這是一個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生活,神透過聖子榮耀自己,而聖子也在教會的禱告和愛心服事中運作,因為「榮耀、權能」都是永遠歸於基督耶穌,彼得就以這頌讚做勸勉的總結。
--
《信息分享》
對彼得的收信人而言,他們正面對社會對他們信仰的敵視和逼迫,不過彼得要他們將眼光注視在末日的臨近和榮耀神的目標,而不是緊盯著他們受苦的境遇和感受,於是,他給予他們一些生活指導來幫助他們在現有處境中當如何行。同樣,對今天身處新冠疫情緊繃、國際局勢動不已、又氣候變遷加劇的時代下,不管是否信主,人人正承受許多壓力,但基督徒在這壓力下,是否只是像世人一樣隨環境來反應,還是我們與彼得有同樣的人生視角來回應?到底我們的信仰是否能承載這些接踵而來的壓力?我們是否在壓力中迷失了自己基督徒的身分和呼召?我想彼得此處的教導,對時下的我們是一樣深具實質的功效;因此,在這末世時刻,我們當要:
首先,要有保持靈裡清醒的禱告,來看清世局真相,不被外在事物給迷惑或洗腦,也為自己教會和世代來守望。我們知道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時,依然清醒,沒有被自身的苦痛所掌控祂的靈覺,祂仍然在為地上的罪人代求。因此,在多變的環境和傳媒發達的時代,我們是否清醒,睜大眼睛,盡我們所能來看看我們應該如何祈禱?為了我們的家人?為了我們的教會?為了我們的城市?為了我們的鄰居?你相信上帝已經準備好並願意按照我們清醒而懇切的要求給予嗎?所有這些都需要認真的清醒。
其次,要真誠地彼此相愛。愛一個人會促使我們為他們的利益而行動,真正的愛不僅包括行動,還包括希望他人得好處的內心動機。在教會群體的互動中,愛可以是努力寬恕而非不饒恕的苦毒,也可以是包容和接納而非在找別人的過錯和挑剔,或是真心的勸勉和幫助糾正而非只是指責、怪罪或謾罵,當然也是在現實的需要上做幫捕而非只是口惠而已。愛是基於我們是在基督裡一家人的關係,是效法基督捨己的崇高行動,是基督群體的見證,也是在艱難處境中的福音利器。
第三,在艱難中願意對別人給予和付出,是見證神的豐富恩典,因此,當要心存慷慨好客的心,且不要為責任或要求而做,以免日久心中滋生抱怨。當我們的餐桌被兄弟姐妹們自由地從我們的廚房裡拿東西吃所包圍時,我們的餐桌就宣揚了白白恩典的福音。當我們熬過就寢時間時,面帶微笑而不是抱怨,在客廳聆聽弟兄姐妹的苦水與代禱時,我們的客廳就在宣揚白白恩典的福音。當我們把家當作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屬於上帝的時候,我們的家就會傳揚白白恩典的福音。教會就在我們平凡的地點和普通的時刻,成為見證神豐富恩典的聖所。
第四,要用上帝所賜給個人的資源來彼此服事。聖經讓我們看到,從眾光之父給祂兒女不配得的恩典,是多種多樣的。在上帝各個不同規模或地點或處境的教會裡,祂畫的不是單色,而是全彩、各種色調、多紋理。所以就在這個家中裡,上帝自由地分發了祂的禮物,祂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可以一起做彼得告訴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即真誠地彼此相愛,祂的恩賜要成為我們表達愛的資源。不管神現在賜給我們有多少、是哪類型的資源,要記住這些都是屬神的,我們是這些資源的管家,是要來祝福神家裡的人,使神的家因愛而偉大。
請記住,這些教導是給眾教會和每個聖徒的,這教導是很平常的事,不是教會所謂的大事件、或具有魅力的聚會、或是像差派宣教事這等大事工;但當教會每個人在這些方面緩慢又默默地增長,就會帶出榮耀神和深具永恆價值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