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彼得前書1:3-5
《導論》
3:3-12是彼得前書的感恩頌讚,這是當時書信常有的第二部份。這段可以說是全書的主題縮影,述說教會的未來、現在與過去;教會眾人的現今生活,是建基於過去蒙神的救恩,以及未來因信而有的盼望。同時,這段也再次反映出三一神的工作:父神藉著耶穌基督重生我們(1:3),耶穌基督將要再來(1:7),聖靈見證並傳揚基督(1:11-12)。
《經文釋義》
當上帝的靈啟發彼得寫信給這些受苦的基督徒時,在他開始問候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讚美:「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1:3a)我們知道彼得寫這封信的那些人:有人是基督徒奴隸被他們的主人不公平對待,即使他們沒有做錯事(2:18-20);有些是被不信的丈夫虐待基督徒妻子(3:1-6);也有許多因信主而失去了以前的朋友,他們的友人現在正在誹謗他們(2:12;3:16,17;4:4,13-14,16);還有有些人受到威脅,有些人甚至可能面臨殉道(3:14;4:12)。
我們或許會想彼得對這些問題瞭如指掌,但他怎麼能開口說這句欠缺體恤的話呢?其實,彼得是要鼓勵這些在受苦中的基督徒,不要像世人一樣定睛在自己所沒有的地上事物,以至於充滿愁苦和抱怨;而要看見我們因著上帝的救恩,在天上已經擁有的產業,如此,我們才能輕看現今暫時的苦楚,並有力地在其中站立。因此,彼得在這裡向受苦中的基督徒提出兩點:首先,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讚美神,因為我們的救恩來自於祂(1:3);其次,因為我們的救恩是安全穩固的(1:4-5)。
彼得一開始讚美父神,因為祂賜給我們新生,這新生是祂憐憫帶來的結果,而那新生則帶來了活潑的盼望,這盼望被定義為一份天上的基業。換句話說,彼得是因為救恩和救恩所帶來的許多益處而讚美父神。在此,彼得強調父神是耶穌基督的父,也是耶穌基督的神;這樣的稱謂,不僅強調耶穌基督與父神的親密關係,同時也在表明信耶穌的人與父神有親密關係。接著,彼得開始述說讚美父神的原因:
首先,「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1:3b)。彼得告訴收信人,他們得著救恩是因著父神的豐富的憐憫,這憐憫是上帝與祂百姓立約時,祂所強調的自己的性情(出埃及記20:6;34:6;申命記5:10);因這憐憫帶給他們得著新生命,與父神產生了生命的關係,這新生命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而有的。
其次,這新生命帶出一個目的和結果:
⑴新生的目的是「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1:3c);活潑的盼望是基於耶穌基督復活的可靠事實,因此這盼望是不是虛幻的,而是真實和可預期的;這盼望的內容,就是耶穌基督再來時,所要賜與基督徒的一切屬靈福氣(1:4,7)。
⑵新生的結果是「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1:4);父神為祂的兒女們保留的基業是穩固的在天上,是與地上暫時又隨時會消逝的事物呈現出強烈的對比,於是彼得用三個形容詞來描述這天上基業相較地上產業的極其美好,它們分別是「不能朽壞(永保常新,是死亡不能觸及)」、「不能玷污(永保潔淨,不受世俗的污染)」、「不能衰殘(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衰敗損毀)」,這些特質正與上帝的永恆、聖潔和榮美的本性相連。
最後,彼得特別強調這群受苦中的基督徒,就是「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1:5a),他們是透過持續的信靠神,領受上帝所賜的能力,得以站立在環境的考驗中,他們如此的信心,必能得著上帝已經預備好,在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刻的救恩,就是脫離罪的審判和死亡,進入永生的國度。
--
《信息分享》
彼得這段信息,是在告訴這群在地上似乎沒有擁有甚麼的受苦基督徒,說我們擁有甚麼,就是天父在天上為我們所存留的永恆基業。彼得如此地要將這群地上受苦基督徒的目光,從聚焦在受苦的境遇中,轉向天上父神和祂所預備的救恩,以免他們在持續的苦境中流失信心,失去永恆的視角,而滋生許多愁苦怨言,甚至離棄救恩之道,與世界同污合流。其實,這群受苦者所遭遇的挑戰,也是時下基督徒所要面對的;我們或許沒有身處在彼得的收信人的苦境,但我們同樣會面臨流失永恆觀點的危機。
我們需要常常自問作為基督徒,我們日常生活的行事為人是否已經遠離了這個永恆的觀點。我們是否在抱怨我們的試煉,並追求我們認為會使我們今生幸福的任何事物(無論是否符合聖經),因為我們忘記了上帝拯救我們脫離地獄的恐怖,以及祂在天上賜給我們的永恆產業。因此,今天我們當從彼得的勸勉,認清基督徒的生活是一場爭戰,因此會有艱難的事情發生,也會有令人沮喪的事情發生了;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不是被邀請參加一場派對(Party),而是被邀請參加一場戰爭。那麼,我們當如何為那場戰爭做好準備的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我們現在是誰?我們不是地上所賦予我們或為我們訂定的身分的人,我們是天父的兒女,是得著祂豐富憐憫,而擁有因耶穌基督的救贖所得的新生命,是天國產業的繼承人,我們的富有是地上任何超級富豪或是最具有權勢的人所能比擬的。今天不管我們處在哪個社會角落或是從事哪樣工作,我們需要先認清這真理,我們才能在欠債中或是在受壓迫中或在卑微中,依舊能喜樂、有力量。
其次,凡事當從永恆的角度並存著盼望來面對,不要被眼前暫時的事物給模糊眼光。我們每天都會遇上開心或不開心的事,特別一些麻煩事會隨著信仰讓我們備感壓力,會造成我們有許多的現實損失;當我們遭遇這樣的事時,我們必須想想這句話:「你可以在這一生中經歷巨大的損失,但是上帝給你的產業呢?沒有人能把它帶走。」
我們的確會因信仰或環境的變動,而損失一些我們看為美好或需要的事物,但是上帝因基督的救恩所賜給我們的應許,卻無人可改變或使它失效,這是我們在艱難中的盼望;已故美國改革宗神學家斯普勞爾(R.C. Sproul)曾說:「盼望被稱為靈魂的錨,因為它使基督徒的生活穩定。但盼望不僅僅是我希望某某發生的『願望』,它是對上帝所作出的未來應許的確定性的把握。」套句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人有一句座右銘是「Dum spiro spero」,這是一個拉丁短語,意思是「當我們呼吸時,我們總是有希望。」因此即使在受苦中,千萬別放棄或妥協,再看父神一眼,再想祂的應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