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彼得前書1:1-2
《經文釋義》
當時書信的開頭通常包含三部分:寫信人(1:1a)、收信人(1:1b-2c),以及問安語(1:2d)。一開始寫信人彼得自稱是「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的希伯來名字是「西門」,但主耶穌給他取了一個亞蘭文的名字「磯法」,意思是「石頭」,將它翻譯成希臘文就是「彼得」。
彼得在此的自稱帶有兩層意思:
⑴傳達他與呼召他的耶穌基督親密的關係,他從被召、跟隨,到否認的低谷,再從低谷被召,重新跟隨;
⑵表達他是從耶穌基督領受使徒的職分、權柄和託付,因此他所說的是有來自主耶穌的權柄。
彼得在這封信稱呼收信人的身分,是「寄居的」與「被揀選的」。
首先,他提到他們是「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教會(1:1b)。這區域涵蓋在小亞細亞(現今土耳其)的西部和北部,幅員廣闊;該地區種族文化相當複雜又多樣性,有當地的原住民、希臘的移民、羅馬的殖民和散居的猶太人。可以想像初代教會在此傳福音是相當困難:一則,希羅文化是當時社會文化的主體,宗教信仰是以多神為主,猶太教是被容許的合法宗教之一,而基督十字架的福音面對猶太教與當時文化民情的抵擋,很難有發展空間;再則,這些地區中的一些地方是發展較落後之地,到此傳福音較困難。使徒保羅曾想到亞西亞和庇推尼傳道,但被聖靈給禁止(使徒行傳16:6-8);不過,即使環境再艱難,但上帝的福音仍傳進這些地區,上帝沒有遺忘住在這些地方的人,祂仍差派祂的工人將福音傳給他們,在此建立教會。
其次,「寄居的」與書中的「客旅的」(2:11),都有「外地人、外鄉人」的意思;這是在表達:
⑴他們在社會上是邊緣人,他們的信仰使他們得不到大眾的接納;
⑵他們的家鄉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他們是帶著神聖的使命,暫時寄居在地上的屬神子民。
就他們「被揀選的」身分來說,彼得稱呼他們是「照父上帝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血所灑的人。」(1:2a-c)
在此彼得描述他們是三一神的工作:
⑴「照父上帝的先見」(1:2a);這是他們被揀選的第一個要素,是根據上帝的預知,也就是說人被揀選不是出於偶然性或上帝隨興的挑選,而是上帝出於愛而有計畫的安排。
⑵「藉著聖靈得成聖潔」(1:2b);聖靈使蒙揀選的人得潔淨,並且持續潔淨,也就是聖靈在他們心中工作,使他們滋生悔改,信福音得蒙赦罪,將他們從罪污的世界中分別出來歸於父神,並且持續地在他們心中作更新的成聖工作。
⑶「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祂血所灑的」(1:2c);這在強調成為聖潔的神子民有一個目的,他們當回應福音的要求,就是順服神的話,使耶穌的死所立之約的新血可以灑在他們身上,進入與神立約的關係之中。
信首的第三部分,是問安語「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1:2d)「恩惠」與「平安」是當時基督徒間常用問候的話;其中的「恩惠(恩典)」是羅馬式的問候,但基督徒卻注入希伯來人的思想,也就是神賜給人的好處,如慈愛、憐憫、眷顧等等,而「平安」是猶太人傳統的問候,主要是與神和好和與人和諧的圓滿關係。
--
《信息分享》
陶述(A.W. Tozer)曾說:「當我們想到上帝時,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最好確保我們正確地思考上帝,因為它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讀到彼得寫信的對象,這群基督徒是一群被當時社會所排擠的邊緣人,他們不是身處教會有影響力的耶路撒冷城或是以猶太人為主體的社會,而是充滿異教文化且對基督信仰陌生又有敵意的地方;他們當中不少是社會底層的奴隸身分(2:18-25)或是地位低微的婦女(3:1-6)。不難想像他們在這樣的地方和處境下生活,是充滿高度的壓力,甚至有時還會以為上帝遺忘了他們;但上帝並沒有忘記他們,這封信就是證明!這是祂的恩典臨到他們,祂差遣祂的使徒彼得親自寫信來安慰和鼓勵他們。
的確,他們的生活艱難、充滿困苦,但上帝是信實的,祂會保護他們,最終還會為他們伸冤。儘管他們現在對世界的看法是負面的,也儘管他們現在過著像外地人被排擠的生活,但當主耶穌再來時,他們將繼承永恆的基業。因此,今天當我們思想這段彼得對收信人的稱呼,它帶給我們有四方面的提醒:
首先,我們是屬世的寄居者或是屬神的寄居者?前者是活在地上的消費主義者,也就是人生的一切都以世界的潮流為導向,眼中所看和心中所思,都是地上暫時性的事物;至於後者是在世界潮流的衝擊下,仍堅定地持守信仰立場,他們的眼光聚焦在與永恆有關的事物,所盼望的是將來天上的家鄉。
彼得書信的收信人,不是生活在一個基督教傳遍世界,也被普世人認可的信仰文化中(除伊斯蘭和其他宗教國教化的地區以外),那時基督教才剛剛開始傳播,它還不是主流宗教,世界不理解他們,基督徒和他們堅持耶穌為王是沒有道理的,他們的生活方式毫無意義又會引起爭議和衝突的;畢竟,當時誰會跟隨一個被釘十字架的國王呢?誰聲稱在十字架上得勝?而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基督教會佈滿世界的時代,但我們的信仰卻可能逐漸消失在世俗時代的背景中,有不少基督徒在他們的生活中被基督所困擾,而不是被基督充滿,是充滿消費信念的基督徒信仰,而不是有盼望而忍耐受苦的基督徒。彼得對這群在艱難中生活的寄居者的稱呼,正挑戰我們是在過怎樣的生活方式?到底是在向世人傳達自己真正是誰呢?
其次,無論我們的社會背景、身分地位、種族、性別、才識是甚麼?是人所尊重或是人看為卑微?我們被揀選作神的兒女,是神在祂愛中的特別計畫。彼得告訴這群社會邊緣的收信人,他們在社會上是被排擠、是被藐視和排斥的,也是被認為沒有未來的悲慘人士;但他們在神的眼中,卻是被神所關注的,是祂親自安排他們的出生、居住地和社會角色,是祂所愛和眷顧的對象,祂只為他們安排將來承繼天上的基業。這不僅是給彼得書信中那處在艱難與卑微景況下收信人,給他們極大的安慰、肯定、鼓勵和盼望,同時也是給任何時代或遭逢困苦處境下的基督徒,可以持續站立在受苦世界中的大盼望和堅實的鼓勵。
第三,每位基督徒都是因著聖靈的工作而領受福音,也在真理聖靈的引導中去活出與世界分別的生活。信主不是基督徒生活的句點,而是生命改變的起點,上帝藉著祂的靈與我們同住,用祂的話來引導我們如何在世界中活出祂子民的樣式;因此,無論我們身處像收信人的不容易環境或是在一個充滿基督文化的環境裡,我們都當留意聽從真理聖靈的引導,也在各樣事上倚靠祂來面對諸般的挑戰,我們無法決定或拒絕任何環境的來到,但環境卻不能限制我們選擇跟從主。
第四,因為耶穌受苦受難,流血拯救我們脫離罪惡,藉著祂的血我們與神立約,因此立約的百姓當要履行這約的責任,就是順服上帝的話,這才稱為屬神的子民。三一神的工作目的,是要我們在祂所安排的人生各樣處境中,切實遵行祂的話,作祂的見證人;這是彼得書信收信人之所以遭受苦楚的原因,也是上帝透過彼得寫信安慰和鼓勵他們的原因,但彼得很清楚:這都是上帝的工作。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是上帝恩典的奇蹟,祂揀選我們,預先決定了我們居住的地點、社會角色和環境,藉著聖靈使我們成聖,藉著基督耶穌的血與我們立約,我們唯一的職責就是相信祂的話,並在祂所所帶領我們到的任何地方來跟隨祂。
因此,一個真實的基督徒,是旁人一定可以在他的身上看見神話語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