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俄巴底亞書19-21
《經文釋義》
19-20以色列人重得土地
第19節中所提「南地的人」、「高原(示非拉)的人」、「便雅憫人」明顯是居住在該地的人;其中,「南地」是指猶大南邊的邊界,「高原(示非拉)」是猶大西面沿海平原和中央山區之間的山麓地帶、「便雅憫」是猶大北面的盡頭;先知這裡的意思是,南地的人可以南向以東擴展,高原的人向西下到非利士平原,也可以北上得以法蓮和撒瑪利亞地區,便雅憫的人則可以渡過約旦河,得著東邊的基列地;換句話說,猶大所得到的地方是昔日所流失的土地(非利士地、以法蓮地、撒瑪利亞地和基列地),同時,也得到過去從未取得的以東地(以掃山),這是上帝懲罰以東的結果。
第20節的意義較複雜,是由兩個主句組成,而在原文中,整句沒有動詞。第一個主句「被擄的以色列眾人(直譯為『這是以色列人的被擄部分』)」,它的從屬關係子句「在迦南人中直到撒勒法(直譯為『就是迦南直到撒勒法』)」;因此,這句的意思是「被擄的以色列眾人,就是在迦南人中的,要得地直到撒勒法(原屬於西頓)。」至於第二個主句「被擄的耶路撒冷人」,它的從屬關係子句「在西法拉中必得南地的城邑」,這句的意思是「耶路撒冷被擄的人,就是在西法拉的,得到南地的城邑」;在此「西法拉」是指哪裡?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西班牙」、或現今北非的「班加西」、或是瑪代的「薩巴達」,但較多人接受的是小亞細亞的呂底亞首府「撒狄」,因在主前349年,波斯王亞達薛西三世在此有猶大的殖民地,該地的亞蘭文名稱正好與此處的希伯來文相配合。
因此,第20節整句所要傳達的是,在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向北得著西頓的撒勒法,而從耶路撒冷被擄到遠處的撒狄的人,不僅要歸回,而且要得著南地的地區(以掃山),也就是以色列的地業將擴至南北的盡頭。
21國度歸於神
第21節前半句的原文直譯是「眾拯救者上來在錫安山審判以掃山」,句中「眾拯救者」的語法正反映士師記的觀念,昔日神興起士師們拯救以色列脫離仇敵的侵擾,將來神以同樣興起「眾拯救者」幫助他們,在錫安山審判仇敵以東並統治以掃山。錫安山與以掃山成為強烈的對比,前者得拯救並高升,後者遭滅亡並被統治。於是,後半句「國度就歸耶和華了」就成為全書信息的最高潮,也是最完美的句號。
--
《信息分享》
俄巴底亞書全書畫龍點睛的結尾「國度就歸耶和華了」,宣告主基督確實得勝了。叛教者朱利安(君士坦丁王朝的羅馬皇帝,主後361-363)在他最後的吶喊中找到了信仰的答案:「Vicisti Galilaee!基督將征服,上帝的子民將與祂一起征服!」這都告訴我們一個鐵的事實和真理,就是神原本想要的,神會擁有的。祂的旨意會成就,祂不會灰心。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尤其是當證據似乎指向相反的時候。例如,在巴比倫洗劫耶路撒冷,以東人對廢墟幸災樂禍之後,猶太人和周圍的所有民族,一定認為這是希伯來人作為一個民族的終結。畢竟,生命如何從毀滅和絕望的灰燼中誕生?一個被摧毀的人怎麼可能希望再次看到希望的曙光?可想而知,那時代的猶大人處在這國破家亡的困境裏面,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悲憤和沮喪。
他們心裏想,過去強大的軍事,輝煌的聖殿,現在化為烏有了!難道巴比倫的神真的比我的神還要強大嗎?這或許也是我們在患難中常常發出的疑問。
其實,我們都知道以色列人因自己的罪惡,硬心背約離開上帝,以致遭受悲慘的下場。但是在他們的敗落和苦痛中,先知俄巴底亞沒有責備的語氣和信息,卻是叫他們知道即使落在最悲慘的景況中,上帝還是掌權,得勝永遠屬於歸屬上帝的人。先知宣告以東悲慘的結局,來讓屬神的百姓看見上帝永固地統管全地,萬邦列國的興衰都在祂手裏,祂會按着公義為祂的百姓伸冤,刑罰他們的仇敵。雖然雅各家現在處於幽暗的低谷,但有一天卻要興旺,而以掃家卻要滅亡。先知預言「必有拯救者登錫安山,審判以掃山,國權就屬於耶和華了。」(21)。
我想這句話不僅是給絕望中的雅各家,也是給我們今天任何落在絕望境況裡的屬神兒女,在上帝那裏有勝利的樂歌為屬祂的人預備。這是我們在各樣景況中,當持守的信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