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但以理書9:1-19
《導論》
但以理書第九章的前後兩章,充滿啟示的異象;但是在第九章,我們看到但以理因為閱讀耶利米書,注意到猶太人被擄將持續七十年為滿。這一看見,使他來到神的面前,認罪禱告。但以理知道猶太人被擄的原因,不是因為巴比倫的強大,而是因為他們的悖逆神,違背神與他們所立的約(申命記28:64-68)。他知道被擄的結束不會自動來到,而是需要藉著深切地認罪和悔改(列王紀上8:33-34,46-51)。這是但以理在此禱告的目的。
《經文釋義》
第九章的開始是時間的提示「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大利烏應當是波斯王古列的下屬,因他攻克巴比倫的戰功,而將巴比倫賜予他治理。這一年也是古列下詔允許部分猶太人返回故土(以斯拉記1:1-4)。顯然但以理看出被擄七十年之期,現在即將結束。這七十年應當不是字面義,而是一個約數。因為若從此時的主前539年追溯,那麼時間起點應是主前609年;但那一年就猶大被擄之事而言,沒甚麼事發生;因為猶大首次被擄是主前605年(列王記下24章)。若就歷代志作者的觀點,被擄七十年是始於主前586年,他也認為被擄結束於主前539年,波斯王古列的下詔(歷代志下36:17-23),顯然他是將七十當作象徵的約數。無論如何,但以理是因為讀到耶利米書啟示被擄即將結束,才到主面前禱告。他禱告的預備與態度是禁食且披麻蒙灰,表達他深切地悲痛與哀傷。
在9:3-10,但以理在禱告的開始就呼求神的名,承認神是大而可畏並且忠於自己的約。但以理對神認罪說祂的百姓沒有遵守祂的命令和背叛祂,即使神屢次差先知到他們那裏,呼籲他們悔改轉離惡行,以符合神的心意;但他們從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的社會各階層,卻拒絕先知的勸戒和警告,堅持自己的愚昧和危險的悖逆。從但以理的禱告,清楚表明神是信實的,祂的百姓卻是悖逆的;因此但以理承認神的百姓該為自身目前的悲慘處境負責。他們的被擄,是因為違背了神藉著摩西與他們所立的約。
在9:11-14的禱告中,但以理把百姓的罪和他們現在所受的苦難直接聯繫起來,也就是他們既有摩西的律法,又有先知的話,他們是沒有任何藉口可卸責的。他們知道自己所行的後果是甚麼,但他們卻因神長久的忍耐,就變得專橫跋扈。他們犯罪沒有立刻遭受刑罰,就開始懷疑神真的會履行祂的警告。他們也錯誤地推斷,如果神的居所在耶路撒冷,神住在其中,那麼強大的巴比倫也絕不可能戰勝他們的城市,他們就安然無恙,何況聖殿根本不可能挪移。但他們卻沒有料到,神會自己與他們敵對,離棄祂自己的殿,允許巴比倫軍隊闖入耶路撒冷的街道大肆劫掠。
回顧這悲劇,但以理在9:15-19就代表猶大百姓禱告,承認整個民族的罪。認罪後,他祈求神憐憫祂的百姓,重建毀滅的耶路撒冷。他稱呼神為拯救祂百姓出埃及的那一位。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出埃及是關鍵的事件,藉此確定他們是一個神選召的民族。但以理從此看見出埃及和未來神百姓被神從他們被擄的環境中釋放出來,有非常相似之處。
因此,從被擄之地返回故土,在本質上就像第二次出埃及。然而但以理知道認罪固然重要,也是必需的,但神的憐憫才是神重建的真正基礎。他知道神的百姓仍然有罪,如果對他們來說還有甚麼盼望,那盼望的關鍵是神的義,而非他們自己的義(9:16,18)。但以理的懇求歸根到底,不是根據百姓的困境,而是根據神自己的美名。
--
《信息分享》
今天當我們默想但以理的禱告,我們也當體會他的心,以至於我們才能從他的禱告的信息中,學習到寶貴的功課:
首先,作為一位代禱者,但以理給我們最棒的典範。此時,他以年高約80至85歲,很難再返回耶路撒冷,何況身兼國家要職也無法脫身,他是在為他的猶太同胞的益處著想而付代價迫切代求。他代求所訴諸的是神的憐憫和名聲,而不是基於百姓認罪悔改的行動,雖然這是必須也是重要的。敬虔的他在代求中,並沒有與別人的罪做區隔,而是自己認同他們的罪,承認這也是自己的。
其次,千萬不要把神耽延或寬容,視為祂對我們的罪行只有恩慈、憐憫和忍耐,而不會有嚴厲的懲罰,以為神是聖誕老公公,出現時都是帶著笑臉和賞賜,因為神是愛。要知道神是愛,這愛既是憐憫恩慈,也是具有公義聖潔。神是慈愛信實的主,祂不悖離祂與我們所立的約,也必照祂的話語而行(如,申命記28章)。
我們千萬不要挑戰祂信實的尺度,不要誤解和誤判祂慈愛的真義,也不要濫用祂恩慈的寬容。神會給祂犯罪的百姓悔改的機會,正如祂當日差遣先知去警告他們,神今天也透過祂啟示的話和各樣聚會與型態的信息傳講作提醒,祂恩慈的心是要我們得蒙祝福、能悔轉,而不是受刑罰、遭災禍;但如果以賜福和警誡的方式,我們聽不到或是不回應,那麼祂就以愛的管教來擊打,好叫我們能聽見並因感到苦痛而能心生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