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耶利米哀歌4:1-22
《導論》
本章可謂是為痛苦的成因逐一命名,也就是逐項指出必須悔改的罪,因為上帝在祂的審判中總是稱義和公義的。
在這裡,我們對耶路撒冷的圍困和破壞的恐怖進行了另一種描述。上帝子民從前的榮耀與他們現在的苦難之間的對比是驚人的;但重點是國家的罪責,尤其是由於領導層的腐敗。上帝忿怒的杯需要喝得滿滿的,而周圍的列國,如以東,目前還幸災樂禍,很快也將被迫喝下他們應得的杯。任何罪人都不能逍遙法外。
在本章的段落可分為三部分:
⑴4:1-11指出各階層人士的痛苦,然後為這苦痛之因作定調。
⑵4:12-20提出引起這可怕災禍的兩大原因,就是先知與祭司的罪惡,以及妄信有人會出援手。
⑶4:21-22以希望和喜樂的語調作結束,特別舉出以東對耶路撒冷遭蹂躪的幸災樂禍,神必對以東施行審判報復。
《經文釋義》
4:1-11綜觀全城眾人的苦痛
詩人一開始以嘆息的聲音發出極深的惋惜和驚訝;首先,他對比現在的苦難與昔日的榮耀(4:1-2),按神的原意,以色列人像黃金一樣寶貴又榮耀,如今卻成為窯匠手中廉價的陶器,隨時被摔碎棄置一旁;以色列也如同建殿的神聖石頭如今卻淪為街道上的棄石。
其次,他描述神的百姓變為冷酷無情,甚至對嬰孩的哀哭也無動於衷(4:3-4);詩人用人類中最無法分離的母親和嬰孩的關係來凸顯這城的殘,酷無情,他說「野狗尚且把奶乳哺其子」,但耶路撒冷的婦人卻像荒野中的鴕鳥殘忍地對待自己的嬰孩,鴕鳥被認為對牠們的孩子很殘忍,因為牠將自己生的蛋放在沙堆中,卻毫不維護,使這些蛋常常被踩碎或是被其他野獸吞食;這城的婦人也任憑她的嬰孩餓到「舌頭因乾渴貼住上膛」,在饑荒中人心冷漠,對飢餓的孩童毫不憐憫。
第三,曾經高高在上的人,如今淪為街頭的遊民,只能以糞堆為床(4:5)。
最後,詩人指出耶路撒冷災禍的根本問題,就是他們的罪竟然比所多瑪的罪還大;他們蒙神揀選,擁有屬靈的特權,但責任也大,因此,他們濫用特權的罪就更大;所多瑪從神手中經歷突來的毀壞,而耶路撒冷則要忍受磨人的淒涼和數不盡的悲苦,這都要烙印在他們心中,久久不能忘懷。
4:7-11與4:1-6的對比相似,可以說是重述一次,不過,它是集中在「貴冑」的憂傷上。
首先,詩人指出那些貴冑原本的形象是國中的菁英分子,他們的外型看起來比紅寶玉更紅,像光潤的藍寶石一樣,在人群中是相當耀眼又尊貴的;但如今卻如低賤的煤炭,因挨餓缺乏昔日的保養而變為醜陋與乾瘦,走在街上人都認不出他們是貴冑,甚至鄙視他們(4:7-8)。
接著,詩人指出在飢餓下的殘酷現象(4:9-10);飢荒導致陷入逐漸餓死的痛苦,這種逐漸靠近死亡的痛苦遠比受一刀就死的痛苦更可怕;甚至,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就是母親會護衛兒女,但在景況下,竟然淪落到婦人要烹煮自己生養的兒女只為維持自己生命的存活,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人間煉獄。不過,我們若要為痛苦命名,就不能迴避任何醜陋和悲慘的事。最後,詩人指出這苦痛的關鍵是上帝的烈怒責罰,祂向錫安倒下祂的烈火,並吞滅其中的百姓(4:11)。
4:12-20探索導致苦痛的原因
詩人一開始用驚訝和哀嘆的語調,說沒有人會想到耶路撒冷會淪陷,即使這城短暫被侵入(列王紀上14;列王紀下14),都未曾被毀壞或是長期被佔領,但如今卻遭巴比倫摧毀蹂躪而支離破碎(4:12)。
接著,詩人指出這苦痛的罪因,就是:
⑴祭司和先知的罪惡(4:13-16);他們不忠實履行聖職,傳講和教導律法,指出百姓的罪,引導他們轉向神,反倒是在討好百姓,誤導他們走岔,進入死亡;因此,這些祭司和先知的雙手沾滿流無辜人之血的罪,他們如同醉酒之人到處搖晃亂逛,而他們所喝的酒是無辜人的血,他們也如同瞎子一路尋索,尋求幫助,只是摸錯地方;於是,人見到他們來到,如同在迴避不潔淨的大麻瘋病人,他們不再被尊重而是被鄙視,甚至在被擄地,也被當地人所厭惡和排斥;他們之所以遭此羞辱,是因遭受上帝追討他們罪惡的怒罰。
⑵他們背離神,卻妄信外邦的援助(4:17-20);他們寄望別人來救援他們,卻都落空,他們只得奔逃像獵物在逃避追捕的獵人,以致尋常走動的地方再也不敢出現,心中充滿極度的恐懼;然而,神審判的時候到了,他們如同雀鳥在逃躲飛鷹的追捕,然而仇敵的速度比飛鷹更快、更致命,仇敵也像地上的猛獸在追捕獵物,既追趕又埋伏,是無法逃躲被獵殺的命運;那百姓所寄望能提供保護的大衛家君王,也只不過像鼻中的氣息,一呼即去,西底家王被抓、親眼目睹兒女被殺,又被挖去眼睛,用鎖鏈鎖住帶去巴比倫,客死他鄉,因此,君王也不是他們倚靠的答案,此刻他們才辨識出唯一倚靠的對象,就是他們的上帝耶和華。
4:21-22上帝的安慰
苦痛也會有終止的時刻,仇敵或許暫時會得勝,但終必同樣要面對上帝追討他們的罪。在此,詩人將注意力轉向以東人,以她為欺壓以色列之列國的代表。與將被恢復的猶太人不同(不再被俘虜),以東人將被徹底摧毀,他們的罪將被揭露並受到懲罰。以東很高興看到猶太人受苦,他們樂於看到別人的災難,但從沒想過災難會臨到他們(俄巴底亞書 12-16)。可見,上帝清楚地表明,沒有人可以免於上帝對罪的懲罰。
--
《信息分享》
在這段透過描述苦痛來探索苦痛之音的哀歌,讓我們深切體會到,我們若要真正和徹底走出悲痛或艱難,就必須勇敢地正視這些悲痛或艱難:
首先,我們不能遮掩自己任何苦楚與懼怕,必須逐一承認它們的存在和造成的影響,就是面對極度不堪或不願意讓人知曉的苦楚或問題,也必須坦誠以對,雖然這樣做會使自己更加疼痛或感到羞愧,不過,若不如此行,它永遠是埋在我們心中的地雷,不時要爆發將我們炸傷或致死。
其次,正是苦痛並對它們唱名,目的在引導出形成這事的原因何在;罪因或痛因若沒有辨識出、也不清除,那麼日後還是會落入這悲痛與苦難之中;以色列的歷史和我們自身的經歷,都明確地告訴我們,離棄神和祂的話語是我們敗落或是無法在困境中站立的根本原因;神透過苦難與悲痛在導引在其中的人,可以尋求祂並倚靠祂,好叫他們可以經歷祂的信實、慈愛與憐憫。
另外,以東的罪惡與審判,也在提醒我們不要為別人的遭難而幸災樂禍或是漠不關己,而是要從其中引以為誡,也要心存憐憫並向這些受苦者伸出援手;否則,當我們在嘲諷別人受苦時,就在為自己加增犯罪的證據,當我們對別人受苦冷漠以對時,就在為自己將來的苦楚遭遇鋪路;別忘了!公義的上帝都在觀看,也都要追討我們的罪,並要恩恤那些憐憫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