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3:1-66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耶利米哀歌3:1-66

《導論》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可以說是本書的高潮,也是全卷哀歌信息的核心。

本章是每三節一組的離合詩,說話的人由「我」(3:1-24)到「我們」(3:22,40-47),又回到「我」(3:48-66),這種人稱代名詞的轉換,是表達從個人(或許用個體代表整體)的經歷到共同的體驗,再回到個人的經歷。

本章可分為三個段落:
3:1-24(以第一單數代名詞為主),詩人描述自己的身心交瘁(3:1-18),呼求神解除他的痛苦(3:19-21),並向神表明自己的安慰與盼望唯獨在於祂(3:22-24)

3:25-39,包括個人持守盼望的自白(3:25-30),以及一些關乎神的恩典和信實的教導(3:31-39)

3:40-66(以第一複數和單數代名詞為主),詩人懇求同胞歸向上帝又帶領他們向祂認罪悔改,並且因仇敵的逼近而哀哭(3:40-47);然後,以傳統的感恩詩體裁向神呼求解救(3:48-66)



《經文釋義》

3:1-24上帝對我們有無盡的慈愛和恩典
這一段以第一人身代名詞「我」將經文歸納起來。開首的三節使人格外留意詩人的言語和他的處境,他自稱是感受痛苦最深的人,他既是屬靈的領袖,也是代表所有受此懲罰之人的苦痛;他將苦痛帶入深度的表露,因為上帝「忿怒的杖」(3:1)、「引導我,使我行在黑暗中」(3:2)、「終日再三反手攻擊」(3:3)。他是落在上帝憤怒的刑罰之下,失去自由,並且不斷遭受羞辱性的敵對。

隨後在3:4-18,詩人用一連串的比喻來描繪他在3:1-3的感受依據。首先,他用「皮肉枯乾、骨頭折斷」的比喻來描述自己生命逐漸衰退和耗損(3:4),之後,以高牆阻擋為喻,描述他所承受外在的壓力,苦楚和艱難將他圍困(3:5),接著,是以陰間為喻,描述身心靈的痛苦,使他深感絕望無比(3:6)

其次,3:7-9詩人提出最後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障礙,他引用亞述人盛行的一種刑罰,將囚犯們關在極狹窄的空間,令他們很快死去,他的苦痛之深也是如此(3:7);他更覺得似乎被人加上沉重的銅鎖鍊(3:7),他也覺得自己跟神之間有一道無法穿越的高牆(3:8),似乎神用鑿過的石頭擋住他的路,逼使他只能走彎曲迂迴的道路,陷入被強盜和野獸攻擊的危險(3:9)

第三,他將上帝比喻為埋伏要攻擊獵物的熊和獅子,無情地追捕他,將他撕碎(3:10-11),又如同射靶的弓箭手在射箭,以他的肺腑為靶心將他射穿(3:12-13),他也成為眾人揶揄、挖苦的對象,如同他們終日所唱的歌曲(3:14),這種殘忍的嘲諷如同苦膽和茵蔯,是他每天必須飽食的食物,充滿他的肚腹(3:15),又好比以沙粒石塊食物磨耗牙齒,這是因百姓吃的是祭祀巴力的石頭,而不是以神話語為糧(3:16)

第四,在3:17-18總結詩人的這段哀歌,詩人不再有的是心靈的平安(3:17)、對一切歡樂的回憶和指望(3:17),以及從神得拯救的盼望和信心(3:18)

緊隨這絕望聲的高亢到衰微,詩人吐露出最後一聲嘆息禱告,沒想到這禱告卻成為他對將來盼望的基礎。他向神哀告他的苦楚是「茵蔯」、「苦膽」、「困苦」、「窘迫」,他深被這些苦楚的意念和感受所籠罩,自己益發消沉(3:19-20)

不過,他想起神過去種種的恩慈與憐憫的作為時,心中就從昏沉中甦醒過來(3:21)。他清楚知道一件不變的真理事實,就是神有慈愛、憐憫、信實,這一切都沒有窮盡也未曾改變,因此每早晨都是新的,只要「耶和華是我的分」,他就不致消滅,所以,受苦者應當仰望祂並將自己與祂繫在一起(3:22-24)

3:25-39上帝對我們一生的慈愛和照顧使我們得安心
本段的中心思想在呈現「耶和華是美善的」。

首先,第一個希望的話是「耶和華是好的」;祂對那些「等候祂」和「尋求祂」,以及「仰望祂救恩」的人,都是好的;這顯明祂的性情是美好的,即使祂帶給人苦痛,人應當仰望祂的慈愛;因此,那得救恩之樂的人是需要靜默等候祂的作為,這樣的等候就如同未經馴服的牛犢負軛,好使牠可以學習順服來做成主人的工(3:25-27)

其次,3:28-30在闡明人要如何安靜、耐心和持久地去體驗受苦的經歷;詩人在此用「他當……」開始做勸勉,這勸勉是漸進式的經驗「獨坐無言」、「口貼塵埃」、「由人打他的腮頰,要滿受凌辱」,要在逐漸加重的苦楚中堅持忍耐,承擔的理由是「這是耶和華加在他身上的」。隨後,在3:31-33,詩人也指出盼望的理由:⑴苦痛會有盡頭,因為主必不永遠丟棄人(3:31);⑵主的憐憫超過祂所施加的憂傷(3:32);⑶主不甘心叫人受苦,祂必向世人顯彰祂的公義(3:33)

第三,3:34-36在回應那些使人受苦的不義者之結局如何?詩人指出人能堆積在我們身上的惡毒包括:如同殘酷又羞辱地對待戰俘和犯人(3:34)、輕視基本人權(3:35)、在法庭顛倒是非(3:36);這些行徑都是至高的創造主所厭惡的,都在壓迫按著祂形象所造的人。3:37-39論及這些事是祂所暫時容許的,無論好事與壞事,都是經過祂的手才發生的;因此,人在苦痛中仍然存活,便足以證明上帝的慈愛和憐憫沒有止息,既是如此,人為何又要嘆息呢?如果要嘆息,就當為我們的罪嘆息吧!

3:40-66上帝赦免我們的罪,應允我們的禱告,使我們得鼓勵
接續上一段的嘆息,詩人轉用「我們」代表他,引導同胞向神認罪並勉勵他們歸向神。首先,3:40-42是勸人向神祈禱,也就是現在是檢討自己生活和行為的時候,在先前富裕的日子,他們沒有尋求神,如今最壞的事情已發生,就要審視自己,然後完全轉向神;他們當知道神還沒有赦免的原因,是因他們的罪,祂的公義使祂必須懲罰他們。

3:43-47是受苦百姓繼續的禱告,詩人再次描述從神來的懲罰;祂不能應允他們仍在罪中所發出的呼求,因他們的罪如同層層的厚雲,沒有禱告可以像光一樣穿透,上帝的憤怒如雷電火車,不斷追趕罪惡滿盈的百姓,使他們落在仇敵的手中受凌辱,仇敵待他們如同獅子大開口要吞咬獵物,他們僅剩下的只有「恐懼和陷坑,殘害和毀滅」而已。

面對此情此景,詩人極其哀痛,他在3:48-51充分表達這份哀傷;他哭泣的原因是「我眾民遭的毀滅」,他的眼淚不止息地流下,要一直哭泣,「直等耶和華垂顧,從天觀看。」耶利米顯然沒有在為自己受盡的苦楚在哀傷不已,而是心繫國家百姓的殘破與苦痛,為此而終日淚眼汪汪。

接著,在3:52-54,詩人所談論的,不單是自己,也不只是他先前在牢獄中的經歷,而是包括了同胞的苦況,這都使他既憂愁又擔心;他用三個比方來形容他的苦境,如捕鳥人在追雀鳥、在獄中被拋擲石頭,又如水淹過頭頂,因此,他及身旁的人都認為已經要完蛋了!

在此絕望的處境中,耶利米與猶大能夠生存的希望,只有再次歸向神,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因此,本章最後一段(3:55-66)是呼求主解救的禱告,這禱告有三部分:
3:55-57回顧並感謝上帝的救贖;詩人在生命最幽暗之處求告上帝的名,上帝曾經回應他在危難中的呼求,因此詩人請求上帝不要掩耳不聽,他在信心中似乎感受到上帝靠近他耳邊,說:「不要懼怕!」。

3:58-63提醒上帝眾仇敵所做的事;在上帝的回應中,詩人開始向神哭訴仇敵的惡行(仇恨、謀害、辱罵、極盡能事地嘲諷羞辱),求神審斷並為他申冤。

3:64-66請求上帝向眾仇敵施行報應;詩人求神按公義審判仇敵,就是按著他們手所做的,向他們施行報應(3:64),不要放過他們,使他們心硬而走上滅亡的咒詛之路(3:65),發怒氣將他們從上帝的天下滅盡(3:66);詩人這種極端的憤恨是在表達內心極渴望上帝為他伸冤,來向世人顯明上帝的公義,而非一種仇恨式的報復與咒詛。


--
《信息分享》

這篇的禱告充分表達如何處理生命中的罪與痛,信息極其豐富。今天僅就不要放棄一點來作省思,其餘,我相信當我們讀進這經文,必有很深又豐富的體會。

今天不少人會因現在很糟糕,就輕率地作出放棄的決定;但耶利米卻告訴我們:「請稍等!……不要做出輕率的決定,不要對生活絕望,不要放棄,不要傷害自己或他人;要等待!在上帝那裏有出路!」因為掌管萬有的上帝是美善的,祂的慈愛、憐憫和信實,永不改變也不止息,祂要善待那尋求祂、信靠祂和等候祂的人。

雖然苦境尚未鬆緩、甚至加劇中,只要安靜等待,祂必臨近。在安靜地等候主的救恩,我們可以傾心吐意地向祂祈禱,祂的靈必觸摸和引導我們。我們千萬不要活在自己的感覺中,要活在神的話語中,並用信心安靜地等待!要知道每早晨祂的憐憫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只要我們向祂敞開心門,祂樂意進入我們的生活並幫助我們。現在就讓祂進到我們的苦境吧!祂是我們的以馬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