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斯帖記7:1-10
《讀經》
7:1王帶著哈曼來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7:2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問以斯帖說:「王后以斯帖啊,你要甚麼,我必賜給你;你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為你成就。」
7:3王后以斯帖回答說:「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為美,我所願的,是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
7:4因我和我的本族被賣了,要剪除殺戮滅絕我們。我們若被賣為奴為婢,我也閉口不言;但王的損失,敵人萬不能補足。」
7:5亞哈隨魯王問王后以斯帖說:「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哪裏呢?」
7:6以斯帖說:「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
7:7王便大怒,起來離開酒席往御園去了。哈曼見王定意要加罪與他,就起來,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7:8王從御園回到酒席之處,見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說:「他竟敢在宮內、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嗎?」這話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臉。
7:9伺候王的一個太監名叫哈波拿,說:「哈曼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現今立在哈曼家裏。」王說:「把哈曼掛在其上。」
7:10於是人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這才止息。
--
《經文釋義》
在以斯帖的宴席上,王第三次詢問以斯帖:「你要什麼,我必賜給你;你求什麼,就是國的一半,也必為你成就。」可見王對以斯帖的恩寵,不是開玩笑的,他是很認真的,要實現以斯帖的願望。這時候,以斯帖知道時候到了,她謙卑的俯伏在王面前謙卑的懇求,「願王將我的性命賜給我」、「求王將我的本族賜給我」。
以斯帖也是由經濟的立場來說服國王,她陳明如果猶大人被賣為奴隸,這樣當然可以為帝國帶來收入,這樣她沒有意見。但是殺掉有勞動力的猶大人,可不是徵收財產就能補足其損失的,因為猶太人的苦難是小事,但是王的損失是大事。人帶來的長期利益,當然比短暫的金錢入帳來得龐大。亞哈隨魯王萬萬沒想到,王后以斯帖會提出這樣的請求,他更沒想到居然有人膽大包天想要王后以斯帖的性命,立即大怒問:「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誰?這人在哪裡呢?」這件事情對王來說,實在太震撼了。但讓他更震驚的是,作這事的人,竟然就是他的寵臣哈曼。以斯帖說:「仇人敵人就是這惡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驚惶。王便大怒,離開酒席往御園去,其實是需要冷靜冷靜,一方面他還無法完全相信以斯帖的話,畢竟哈曼是他的寵臣;一方面也要想想該怎麼處理這件事。
當時參加筵席的人都是斜倚在榻上用餐,以斯帖這時正倚臥的榻上。哈曼在驚恐之餘,沒有求王息怒,顧不了對后妃應守的禮節,趁王不在,伏向王后所倚的榻,可能抱住了她的腳,向她求情,以致冒犯王的尊嚴,使王甚為震怒,王身旁的人就蒙了哈曼的臉,意味著要處死哈曼(按照某個亞述挽歌,蒙臉是對待死者的方法)。
在現場的太監哈波拿(參1:10,是他奉命宣召前後瓦實提,為後來以斯帖被選為後鋪路;現在也是他的一句話,哈曼被殺,末底改取得尊榮。)這時才告訴王哈曼備木架要吊死末底改的事,實在是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不過宮廷中這樣勾心鬥角的狀況應該不難見到。王說:「把哈曼掛在其上。」於是人將哈曼掛在他為末底改所預備的木架上,王的忿怒這才止息。
--
《信息要點》
從這段歷史事件的三個主要人物,我們可以分別從祂們在環境中的表現,學習生命的功課:
首先,以斯帖的謙卑,她不因王三次應許要將國的一半給她而得意忘形,驕傲的忘記她朝見王的初衷。驕傲是人最大的敵人,驕傲來,羞辱就來,因為所有眼光都放在自己身上了,但謙卑使人定睛在上帝的心意上。
以斯帖的謙卑,使她能辨明神工作的時機,而不被表面情勢的有利所引導,能等候時候滿足的第三次王恩寵的詢問。
其次,從這幾次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亞哈隨魯王是很容易受到他身邊的人的影響而作決策,例如聽從廢后的建議,也聽哈曼殲滅猶太人的請求,屢次說要答應以斯帖的請求,這次又聽哈波拿的建議把哈曼掛在木架上,可見此王容易聽從旁人所言且輕易地選擇自己的利益,不過,神也藉著這樣的王成就祂的計畫。但亞哈隨魯王生命易受外界事物影響的問題值得我們警惕,我們應當易受真理聖靈的影響,而不是外在環境的人事物。
最後,當哈曼設計要消滅猶太人的時候,他萬萬也想不到會有被揭發的時候,但最後事情的真相終究還是暴露出來了。人以為隱藏沒有人知道的事,或許可以瞞過人的眼睛,卻無法消除上帝在暗中對人所言所行的一切記錄,因為祂是在暗中鑒察的上帝。哈曼的最後自嘗苦果死在自己為別人預備的刑架上,就像箴言26:27寫的「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
在今天彎曲悖謬的世代裡,求神保守我們的心不因爭競奪利而步上哈曼的道路,要知道神看見、祂曉得,至終我們都要在祂面前交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