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賽亞書63:15-64:12
跟在63:7-14的歷史回顧之後,63:15-17是先知替百姓的代求。它分為:
⑴63:15-16是呼求神不要漠然地站在遠處,懇求祂向他們施憐憫,因祂是他們的父,也是他們的救贖主。
⑵63:17-19描述百姓承認自己在罪面前是毫無能力,以及提及神的名過去所顯的能力為結束。
--
63:15先知似乎在呼籲神回顧祂過去在以色列身上的榮耀作為,藉著聖靈顯示祂與百姓的親密
但先知也預見有一日,祂似乎與他們相當遙遠。祂使他們歸回,卻又沒有行甚麼大能的作為;百姓依然在敵人面前是軟弱無助的,而他們在罪面前更是不堪一擊,像在這樣的時候,祂在哪裡呢?難道祂不在意祂的榮耀聖所荒涼嗎?那位起初以喜愛和憐憫對待祂百姓的,現在在哪裡呢?先知代替百姓的呼籲,正是先知深切知道是罪,使他們與神隔離,而在遭隔離的苦痛中所發出的禱告(詩篇22:1)。然而,先知憑甚麼能希望神眷顧以色列呢?又憑甚麼希望得著神的喜愛和憐恤呢?
63:16就給出答案:
⑴它追溯到百姓是神所揀選的兒女,因為使神百姓存在的,不是亞伯拉罕,也不是雅各,他們都不是神百姓真正的父,唯有神才是他們真正的父;顯然這是在說以色列並非一個以語言、或民族、或國家的實體,而是一個屬靈的實體(加拉太書3:27-29),即使亞伯拉罕會否認他的兒女,但神卻不會。
⑵與他們緊密相連的神的名,祂的名是從萬古以來,稱為「我們的救贖主」;祂是那位將以色列救出埃及(63:12),也把他們從各類仇敵手中拯救出來的神(63:14);因此,祂會繼續容許祂的百姓得不著救贖嗎?祂會容讓祂的百姓繼續淪落像外邦人一樣嗎?祂會允許祂的聖所依舊荒涼殘破嗎?祂會容讓列國繼續處於黑暗嗎?當然不會!祂一定採用各種方式來捍衛祂的名。
63:17似乎跳入百姓抱怨的主題,他們提出三個論點:
⑴我們無法打破罪的拘限,是因為祢不幫助我們。
⑵祢的聖所一片荒涼。
⑶我們看起來與祢都沒有一點關係。
百姓在此的宣稱,並非是說自己不必為自己的罪行負責,而是說神若不施恩使他們回轉,他們就無法回轉,他們不轉向神,是因祂沒有賜下渴望以使他們回轉;顯然先知在他服事的經歷中了解到,假如神仍然不介入在祂的聖所和遠離的百姓,就沒有人能拯救這些百姓脫離繼續犯罪的景況;因此,他求告神轉回來,向祂看似離棄了的百姓回心轉意;先知所訴諸的是神的大能和祂對百姓的喜愛,他提醒神唯獨祂是百姓的父,並指出祂的名譽正在危急之中,現在又使神想起祂應許稱為祂的僕人的百姓為義僕,祂豈可任憑他們繼續犯罪嗎?而且,這些百姓是祂產業的支派(申命記4:20),既是如此,他們處在絕望中,祂怎能繼續拒絕轉向祂的僕人和產業呢?先知在此的提醒,並非神不知道或是遺忘,而是強烈地表達他的代禱呼求。
63:18則是呈現百姓內在被罪綑綁的證據
在一段短暫的日子裡,聖民被剝奪了產業(被擄到巴比倫),他們的仇敵踐踏了神的聖所(聖所處於荒涼的景況):因此,神向祂的聖所和百姓的熱心在哪裡呢?
63:19是表明在63:17-18的處境下,人可以推斷的結果會是「我們好像祢未曾治理的人,又像未曾得稱祢名下的人。」
這樣,人無疑會斷定〜過去以色列所謂輝煌的榮耀故事,都是虛謊的,因神從未治理過他們,他們也從來不是屬祂的兒女;因此,先知在問神,難道這是祂要留給世人的虛假印象嗎?難道祂不想要世人認識祂的榮耀嗎?顯然解決以色列問題的辦法,就是神要處理他們持續不斷的犯罪,使他們能活出應有的見證,來榮耀祂的名。
64:1神之所以必須降臨,是因為祂與百姓距離遙遠,這是百姓犯罪所導致的因素。
在64:1先知在認罪的代求中,呼求神闖入這一局面,因為他深知只有神直接介入才能拯救百姓脫離罪的權勢,使他們能向列國做見證,而不是成為列國的笑柄;先知用神顯現的典型用語來描繪神的降臨,祂穿越穹蒼,搖動最堅固的根基就是諸山,閃電雷轟;先知的祈求,不是期盼神在將來做某件事,而是希望祂速速來介入,不要任憑絕望的局勢繼續存在。
64:2是先知在激動和不安的心情中,想到神的臨在如烈火來到(出埃及記3:1;使徒行傳2:3;啟示錄20:9),要對付祂百姓不潔的嘴唇和剛硬的心
就如先前祂對以賽亞所做的(第六章),這些人如乾柴的生命就因此熊熊燒著,不冷不熱的心也要變成滾燙的沸水,以至於那些隨意踐踏聖殿的仇敵,必對以色列神的名,也就是祂的屬性有所認識;祂的自我啟示叫世人正確的認識祂,並懼怕祂勝過他們所處的困境。
先知也在64:3引用出埃及事件的過程中,神顯現的特徵之一
就是祂在那一處境下行奇事;這奇事不屬這世界的能力,而且是一種無法掌控的能力;因此,一旦祂降臨,山嶺就必震動。
隨後在64:4,先知道出神以奇事的作為來啟示祂自己
這是要告訴他們沒有一位神像祂一樣,祂是獨一的真神,祂是他們的救主,是他們唯一可投靠的,唯有祂會為等候祂的人行事
然而,在64:5指出等候主並不是被動的安靜等待,而是積極地歡喜行義
就是按照神的話語來生活,這人是將自己每天的生活與未來都交託在神的手中,而神也必迎接他們;但此時,先知意識到百姓當下仍是滿身罪惡的汙穢狀態,還有可能得救嗎?因為除非神幫助他們活出公義,否則他們又會落入像士師記一樣的惡性循環,面對神對罪惡的憤怒,他們束手無策,只有神這位義者,使他們藉著祂自己的恩典和能力行出公義來。
64:6-7是繼續描寫百姓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是絕望的,除非神對付他們當代的諸般罪惡,否則被擄歸回都將是毫無意義的
他們自身所謂的義行,就像染了經血的衣服一樣汙穢不潔,因為他們沒有新生命的特徵,內裡所思的仍是謀求己利、追逐自己榮耀;他們也像枯乾的樹葉徒有外表存在、毫無實質和價值,只需風一來就掉落,結局就是朽壞和死亡;人心被罪孽俘虜,就是如此的結局。
可悲的是,在以色列中,甚至無人關注這一情況,以致無人向神乎求幫助,這顯明以色列因罪已軟弱到不堪的地步;他們無法像先祖雅各一樣,奮起抓住神要祂祝福(創世記32:24-32),因為知道自己的情況非常危急,若神不幫助他,他將失去一切。但為何以色列會出現這景況?先知在這裡再次訴苦,是因為神沒有感動百姓來做這事,這不是在卸責給神,而是表明神將他們交在他們自己所選擇的罪惡權勢之中,結果是他們束手無策。
64:8開始轉為提問神會忽視以色列的罪惡和無助繼續存在嗎?
先知首先提到以色列與神的關係來呼求:
⑴祂是以色列的父,這是他們之所以會存在地上的原因。
⑵祂是以色列的窯匠(創造者),祂傾注心血的創作品。
因此,祂豈能對以色列的問題置身於度外?豈能否認與他們的關係?豈能容忍罪攔阻祂創造他們的旨意?
64:9提到在這樣的特殊關係下,先知沒有請求神取消或減輕對他們的審判,只企盼這審判不要執行到至極,將他們完全滅絕
先知以「我們都是你的百姓」作出懇求,這情境如同當日摩西為造金牛犢的百姓向神懇求一般(出埃及記32:11,14),因此,先知是在強調為著祂的名,祂不能不管他們,也不能放棄他們,即使祂放棄他們是多麼合理有公平的事。
64:10-11先知轉向他懇求神的第二部分,是訴諸於以色列的羞愧和悲慘境遇
他先提及神榮耀的聖殿和聖城景象,是令人極其羞愧的,因徹底被毀壞;這是祂百姓聚集敬拜他的地方,是是向世人見證祂榮耀的地方,也是吸引萬民來朝聖之地,如今成為廢墟,那麼祂是會持守祂的應許或是放棄呢?
最後在64:12,先知總結百姓這兩個希望和擔憂的懇求:
滿有恩慈的神是否會止住祂憐憫的心?
神是否會繼續沉默來回絕他們渴望祂憐憫的呼求,使他們受苦直到滅絕呢?
--
這段先知以賽亞呼求復興以色列的代禱,為我們揭示了「復興禱告」的五個特徵:
第一,當一些神的子民深切感到神似乎沒有動工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時,復興的禱告就開始了。當我們看見這世代的道德文化與價值觀已經漂離神越來越遠時,似乎看不見一絲一毫的盼望而感到震驚和無奈,就會激發那些敬畏神的百姓起來向神乎求。
第二,復興祈禱是要抓住了上帝是誰,因為祂已經啟示了祂自己。以賽亞認識神在祂的話語中所啟示的,他基於神的聖潔和恩慈的本性抓住神並向祂求告。因此,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神是誰,特別注意祂五方面的啟示:
⑴祂是住在天上的聖潔榮耀的神。
⑵祂是大能的神,以驚人的能力行事。
⑶祂是獨一的創造主。
⑷祂是充滿恩慈和憐憫的父,祂會恢復我們。
⑸祂是審判罪的至高獨一神。
第三,復興禱告是在公開承認罪並證明神公義的審判是正確的。以賽亞並沒有責怪上帝,而是承認百姓的罪並承認罪的毀滅性影響,這是上帝的公義審判;因此,復興的標誌之一,是上帝的百姓不再為自己的罪責備上帝或他人,並承認它的具體是什麼。復興的另一個明確標誌是人們在認罪的情況下,開始呻吟和痛苦,意識到自己是如此的不配和可悲,以至於覺得自己絕望無助。
第四,復興禱告是出於祈求神的榮耀。以賽亞迫切地禱告,因為他希望神得榮耀。他希望人們知道上帝所啟示祂自己的名字,希望世人在上帝面前戰兢敬畏。換句話說,先知呼求神介入百姓的罪污,是要求使百姓恢復受造的身分和使命,來彰顯神的榮耀,而非只是終止他們的罪污和所帶來的苦痛而已。
第五,復興禱告是明白並抓住神的恩典。以賽亞明白我們能來到神面前,不是基於我們的功勞,而是基於祂所賜不配得的恩惠。神豐富的恩典應該激勵我們不要再犯罪;另外,祂的恩典也意味著,即使我們犯罪,但如果我們從罪中回轉歸向祂,祂就會像浪子的父親一樣張開雙臂跑來迎接我們,祂是這樣滿有慈愛的神!
現今,我們看到許多上帝的兒女受到傷害,許多人在罪的轄制中,而許多教會卻提供屬世的計劃、技巧和忠告,只從表面上醫治上帝兒女的傷口(耶利米書8:11)。我們要知道只有當永生的神在人心中強有力地運行,使罪人悔改,並為祂的兒女帶來悔改和復興時,才能實現真正的醫治。今天,我們需要和以賽亞一起禱告:「神哪!願祢裂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