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63:7-14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賽亞書63:7-14

以賽亞書63:7-64:12是具有群體哀歌的基本特徵;它可分為四個部分:
63:7-14回顧過去的歷史
63:15-19抱怨神的不眷顧
64:1-7懇求和信心的宣告
64:8-12認罪下的懇求。

本段哀歌是先知從末世角度看上帝的豐富,轉入此段來描述人的缺乏,百姓哀嘆上帝似乎不願介入他們的處境(63:7-64:12)。他們問說:若祂有能力傾刻間摧毀他們的仇敵,為何他們仍然做罪的奴僕呢?就此,上帝的回覆是:這不是祂意願的問題,而是他們想要以操控祂的態度來對待祂(65:1-7),他們自稱是祂的僕人,卻是不盡僕人的本分(65:8-16)

63:7-14回顧過去的歷史,從深層的角度來思想,這歷史回憶是用來顯明神的屬性,而祂的屬性是以色列一切盼望和應許的根基。從以色列過去的歷史來看,他們過去、現今和未來一切的遭遇,都與他們和神的關係有關。若是他們與祂的關係破裂,歷史的災禍就在意料之中;若是關係健全,他們就無需擔憂列國的侵襲;因此,遭遇患難並不是要放棄求告神的時候,反而是特別需要轉向祂的時候。

這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63:7-10全面引入主題;它在開頭敘述以色列所指望的基礎在於神的慈愛和美善(63:7);接著移到神的恩慈揀選以色列並使他們蒙福(63:8-9);尾端,敘述以色列經歷這一切的恩惠,卻背叛神,結果是使揀選他們的救主成為他們的敵人(63:10)

63:11-14呼籲悖逆的以色列回憶神的恩惠和所是,就是神對他們列祖的眷顧所顯明的,特別用出埃及的事件為例。


--
63:7多次重覆神的慈愛(hesed)良善,這是回顧神如何在與以色列的所有交往中彰顯祂屬性中恩慈
神在以色列人的經歷中,啟示祂是一位永遠慈愛的神,有恩典和憐憫;多年來,祂使祂的子民在各方面得益處、受祝福,這是祂慈愛的顯明;環境雖會改變,甚至我們的過犯會觸動祂與我們為敵,但祂的慈愛(hesed)永不改變,這是聖經的信仰核心;神選擇在人類經驗的處境中,啟示祂自己,因為祂願意顯明祂是始終如一的,因此認識祂的主要方式,就是思想祂在人類經驗中的所言所行;而只有人願意照祂的所言所行生活時,他們也才真正會記得祂的話語和作為。

63:8-9表明神的揀選是以色列不配得的恩典,祂沒有理由揀選他們,但祂卻這樣做了(申命記7:6-8)
神的揀選與祂對蒙揀選者的期待是緊密相關的,祂的期望,就是蒙揀選的百姓能回應所蒙的揀選,活出完全正直、忠誠的生活,不搞虛假;可見,揀選是在立約的背景之下;假若神揀選我們做祂的子民,我們當在生活中,活出神的屬性來向祂表達忠誠;揀選和聖潔的結果,就是祂成為我們的救主,祂與我們存在著一種拯救的關係;這也顯明祂不會因我們與祂的這種關係,就攔阻困難臨到我們,而是當困境出現時,我們知道祂與我們同在,要領我們走出這處境;祂以我們看得見的方式和形象來施行拯救(「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不是擺樣子的出現,而是像好牧人(「保抱他們」)、母鷹(「懷搋他們」,出埃及記19:4、申命記32:11),是任何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那些充滿溫暖又無限關切的意象。

63:10敘述蒙揀選的以色列,非但沒有活出屬神的生命來回應祂的慈愛,反倒以悖逆來回報祂
結果冒犯了祂的聖潔、傷害了祂的靈;於是,祂從那位拯救他們脫離苦難的救主,轉變為攻擊他們的仇敵。

63:11-13描述以色列發現自己身陷苦境,於是開始回想過去的榮耀
他們就連三問說:那曾行了這一切榮耀之事的神,如今在哪裡呢?他們回顧出埃及的事件,神帶領祂的僕人和百姓經過紅海,並且親自藉著祂的聖靈和祂的膀臂賜予祂的僕人們有能力;祂興起摩西做祂能力的膀臂,帶領以色列過紅海走乾地,彰顯祂的所是;因此,他們最後問:那位曾與摩西同在,帶領他們走進紅海的深處,卻沒有絆跌,如同馬穿越荒野一般的在哪裡呢?

63:14就為這三問做出結論:聖靈使他們得到安息,如同牲畜下到長滿青草的山谷中,這是指向他們得迦南應許地為業
換句話說,神全部帶領的結局,就是祂使羊群躺臥安歇,在迦南地的青草地上;然而在新的出埃及(被擄歸回)之後,神的百姓將再次得著土地為業,卻沒有真正安息在與神的關係中,那時,神是否能再行這榮耀的事呢?從過去的歷史看,答案是絕對肯定的「神能夠!」這是因為神要彰顯祂的屬性,在世人面前建立祂永遠榮美的名,基於這點,以色列才會有盼望。


--
深陷苦境的以色列人向恩慈的神的呼籲中,可以說也在反映現今每個落在困境中的基督徒的吶喊。在這段經文的信息中,深切地提醒我們三件事:

首先,揀選是基於神的恩慈,是出於祂無法理解的愛,而不是因著我們個人的條件和特質;同時,揀選與生命的見證是不能切割的,被揀選的人要活出那位揀選人的屬性來。神主動以永遠的慈愛與我們立約,因此那真正認識神的人必然會守約,就是藉著在現有的生活中,按著神的旨意和話語來行事為人;這等人是言行表裡一致,絕不會徒有敬虔的外貌卻缺敬虔的實意。

其次,我們與神真實的關係會反映在我們所處的境遇中。神並未應許挪去我們生活中的任何難處,但祂應允與我們在其中同在;當我們遵行祂的吩咐,活出屬祂兒女的樣式時,祂就成為我們的救主和亮光,賜給我們有力量在其中繼續行走、或是領我們走出這處境;但當我們與祂的關係破裂時,我們的悖逆就使祂掩耳不聽我們的禱告,並轉成為我們的敵對者,任憑我們在所處的環境中遭擊打和無助。

第三,當我們現在苦境時,不要讓苦境誘導我們進入抱怨或不信,而是要透過它來反省自己的真實狀態並轉向求告神。困境有時是神藉以讓我們明白自己的過錯和軟弱,也有時是在磨練我們生命可以更加長大成熟;但不管如何,我們在其中當效法此處的以色列人,藉由回顧歷史來反思苦楚的現狀,以致知道在神的慈愛和恩約中有盼望與出路,就不至於陷入無盡的抱怨,甚至與神更行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