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賽亞書39:1-8
本章的平行經文在列王記下20:12-19,整章透露出希西家倚靠巴比倫所代表的列邦,而不是倚靠神,而且,他也仰仗猶大國所累積的財富。
我們知道歷史的真正次序,是希西家生病在前,而西拿基立圍攻在後;但作者為何要顛倒時序?這是基於神學理由,是在回答一個根本的問題:如果神可以倚靠並拯救他們脫離亞述,他們為何日後還會被巴比倫所擊敗?答案是實際上,倚靠神必須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關鍵時刻摸一摸魔法棒。
而且,這分段結束於這章的安排,也說明猶大的倚靠,不是寄託在任何人類領袖的身上,他可能會失敗,而必須要寄望在那位比希西家更偉大的君王,如此,他們才能找到公平公義的盼望。當然,希西家證明了7-35章之信息的真理:神是信實可靠的;但他也證明整卷以賽亞書為何不能結束在這裡。40-66章的存在是要超越1-39章,它提供了1-39章這問題的解決方法。
39:1-2希西家見使者
39:1所提的巴比倫王巴拉但的兒子「米羅達‧巴拉但」,他從主前721-710年反叛亞述王撒珥根,但最終被撒珥根所驅逐;接著,在西拿基立作亞述王期間,大約是主前705-703年,他再次登上巴比倫的王位;他依然不改初衷,在挑唆亞述周邊的鄰邦反抗亞述。
他在聽見希西家病而痊癒,就差使者帶禮物來訪,這不是他好奇「日晷的神蹟」,極有可能是以這事件為藉口來拜訪希西家,其中主要的動機是政治性的,因他熱衷於支持反叛亞述,無論在亞述帝國的任何地方或是鄰邦,只要有機會,他都會趁機進行這事,他知道只要多一個或多一次對亞述的叛亂,就減輕亞述對巴比倫的壓力。
對希西家來說,他認為彈丸之國猶大,能得到巴比倫的青睞,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機會,他很高興能獲得巴比倫的賞識和支持;因此,他受巴比倫煽動與誘惑,誇耀自己,打開國庫向巴比倫使者證明,無論他們設想要籌組怎樣的反亞述聯盟,猶大都是一個值得合作之有實力的夥伴(39:2)。
希西家既沒想到他所展現的這些財富和軍器,其實在巴比倫人眼中,認為他們自己國家所看到的遠超過這小小的猶大,這有甚麼好炫耀的,他們有興趣的是鼓動猶大反叛亞述,卻不想做出任何承諾;希西家更沒想到這其實是一個向外邦見證神榮耀的機會,他可以訴說上帝的偉大和祂的恩典。
39:3-7先知宣告神的審判
這事之後,先知奉差來見希西家,問他說:「這些人說甚麼?他們從哪裏來見你?」(39:3)這並非巴比倫此次的國是訪問先知不曉得有這事,這是國家大事應當傳遍宮中和城內,而先知這種似乎不知的問法,就如同上帝在伊甸園中對犯罪的亞當的問法(創世記3:9,11),是先知邀請希西家王用自己的口來審判自己,希西家沒有回覆先知所問:「這些人說甚麼?」只回覆這些訪客是從巴比倫來。顯然他知道先知和上帝對猶大與外邦結盟的立場,故意規避這問話,免得給自己惹麻煩(39:3)。沒想到先知不給他呼嚨過去,直問西西家:「他們在你家裏看見了甚麼?」希西家可能在無法規避先知的質問,又帶著高傲的挑臖意味,說:「我的一切所有都給他們看。」(39:4)言下之意,直撞先知想怎樣?又能怎樣?
先知毫不猶豫地對希西家宣告上帝的審判,有一天,這一切猶大的財寶都要歸屬於巴比倫,而且他的一些後裔也要歸屬於巴比倫,他們不僅要成為俘虜,還要成為巴比倫王的太監,也就是被閹割之人(39:5-7),這一切都是希西家和猶大百姓所顯示的那種驕傲和拒絕倚靠神的例證。
39:8希西家面對先知宣告神的審判的反應
希西家面對先知宣告神的審判,或許對於神沒有讓他應得的懲罰立刻臨到他身上而感謝神,他心中為自己鬆了一口氣,但對他的後裔是否要滅亡,這似乎對他沒有影響。可見,他已失去持守先祖大衛的榮耀傳統,也喪失神對大衛家的應許的熱忱期待,只在意自己眼前和自身將來如何。
希西家的失敗例子提醒我們,如果信靠神不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是遭逢關鍵時刻的救生圈,那麼我們就是把信靠和禱告視為滿足自己需要的途徑,這種屬靈的行動就淪為一種操縱的手段,這就與世人造偶像並拜偶像的行徑是沒有區別的。希西家以自己擁有的物質衡量人生成就的標準,以結合強大的資源為自己打造安全保障,這都使他實質上步上遠離神和陷入拜偶像的危機。操縱和信靠可以在外表上,看起來很像,但在本質上與結果,卻是天淵之別。
操縱是建立在想利用神,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或解決自己的需要,自己跟上帝是沒有實質的盟約關係,只是具有對價關係的夥伴而已;但是信靠是建立在與神盟約的關係,是因著神的所是和屬性來向祂委身,因此,信靠神的人的動機是基於神是他的神,在任何事的過程與結果中,他都不會偏離這行動的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