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賽亞書14:28-16:14
以賽亞在14:28-17:11開始一連串對猶大鄰邦的審判,或許猶大也受誘惑想藉與這些鄰邦聯盟一起來對抗兩河流域的強權亞述。但如往常,先知宣告說這些也在審判之下,無法做任何事來支持或反對猶大,因為猶大若要經歷終極的拯救,只有來自於神。不過,這種信靠共同防禦聯盟來對抗亞述的論點相當流行,對於這一切流行論點,先知的話語是明確地否定。猶大的拯救只在於耶和華神。
14:28-32是針對非利士人的審判
先知以確切的日期「亞哈斯王崩的那年」開始神諭(默示),在本書只有三個標有確切日期的默示,另外兩處是6:1和20:1-2。先知開頭呼籲非利士「不要因擊打你的杖折斷就喜樂」(14:29a),這折斷的杖最顯然的解釋是亞哈斯,不過在聖經歷史,我們看不到非利士曾在亞哈斯手下受苦,因此有學者認為這並非指任何實際上以死的君王,而是指廣義上的亞述處於弱勢時期,也是在親亞述的亞哈斯死時,猶大被說服來加入非利士的抗亞述聯盟。於是,先知以形狀與杖相似的蛇做警告,說蛇並沒有死,也就是亞述並未積弱不振;實際上,她的繼任者會比現任者更危險,如同從一般的蛇生出行動敏捷的毒蛇(此處的「毒蛇」就是「火焰的飛龍」)。
接著,畫面突然轉變為安寧的圖像(14:30),那些貧苦的人(參14:32,指的是猶大的貧窮人),有的在吃東西,有的在安然躺臥,因為有權勢的人(是指非利士有權勢的人)徹底被根除了。這畫面也說明在古代圍攻城市的軍隊,他們會斷絕城內軍民的救援,使城中人耗盡糧食飲水,直到挨餓變得虛弱,再進攻征服和行殺戮劫掠。顯然,先知藉此強調倚靠祂的無助者,比拒絕如此行的有權勢者更加強壯。因此,用「門哪,應當哀號!城啊,應當呼喊!」引入亞述進攻圍城的意象,昔日城門口聽審的地方卻成為刑罰的流血之地,亞述大軍按序行進,軍勢龐大,揚起飛塵如同煙雲瀰漫(14:31)。先知鑒於亞述並未被粉碎,而神將藉著亞述大軍審判非利士,因此對非利士使者前來說服猶大結盟,先知只給一個回覆:那位創造錫安的神,祂是錫安唯一的保障(14:32)。
15:1-16:14是針對摩押的審判神諭
時間點也當在希西家接續亞哈斯作王的初期。歷史上,以色列與摩押的關係相較於以色列與以東的關係較為不緊張,兩國之間存在著血緣關係,在語文上也幾乎相同,因此交流和百姓的遷移相對容易;不過,雙方都宣稱對亞嫩河北岸的土地擁有主權,這成為他們之間持續衝突的根源(民數記21:24-30;士師記3:12-30;列王記下3:4-27),最後產生敵對的狀態(撒迦利亞書2:9,10)。
本段共分為四部份:
⑴開始於一首哀歌(15:1-9),因突然的災禍臨到摩押,使她的百姓出逃。
⑵16:1-5是一個代表流亡者的呼求,可能是在向猶大懇求庇護。
⑶16:6-12將摩押先前的驕傲與她淪落的狀態作對比。
⑷16:13-14是神諭應用的預言。
15:1-9先知以哀歌啟動對摩押的審判
這審判災禍的臨到十分突然又兇猛,連摩押兩個主要城市,即亞嫩河上的亞珥與南方的核心要塞基珥,是摩押境內最安全之地,但都變為荒廢之地,點出在審判中的摩押,無處是安全之處(15:1)。接著,先知以摩押其他城市的慘景作描述,表明全地都在哀哭之中,人心充滿戰兢(15:2-4);摩押人上到高處的聖所(「巴益」),也到摩押神基抹邱壇坐落之處的「底本」哭泣,顯然因他們的神無法拯救他們,他們也在死海北邊高處的軍事要塞尼波和她鄰近的米底巴,哀號哭泣,因在這有軍力維護的安全之地發生親人死傷的事件(15:2b-3);哀號的聲音從最北端的城市希實本和以利亞利傳到南邊的雅雜,國境之內哀聲遍處,無助的心襲捲全地,連爭戰的勇士心也消沉(15:4)。
然後,先知轉描繪難民出逃的慘況,逃難者大排長龍、綿延不絕,在驚恐中各人緊抓自己僅有的財物,試圖逃到各人以為有安全之地(15:5-9);他們有人逃往死海南端以東境內的瑣珥、有的到伊基拉‧施利施亞、有的去魯希坡或何羅念,在逃難途中只聽到哭泣的聲音,沒有其他交談聲(15:5);因逃難者眾多,在死海東南處的綠洲寧林,水草無法供應他們和牲畜所需而被耗盡,以致他們必須捨棄牲畜,只攜帶少量財物和行李繼續往前,渡過撒烈溪(柳樹河),哀哭聲遍傳基珥南邊的以基連並亞嫩河北邊的比珥‧以琳,全地充滿哀號之聲(15:6-8);最後,先知為摩押的災禍畫押,指出他們雖然可以出逃,但必不能逃脫,必要血流成河,有更兇猛的災禍在他們以為安全之地等著他們;先知用底本這政治和宗教中心的血流遍地,作為摩押整體哀歌的結束(15:9)。
16:1-16:14對摩押哀悼的回應分為三部分:
首先,是16:1-5,似乎是摩押人對猶大的哀求。先知用牧羊之國摩押將羊羔獻給猶大君王為喻,表明他們在逃到某個曠野的要塞,然後派代表向更強大的要塞(猶大)尋求幫助(16:1),因為焦躁不安的摩押難民,如同飛鳥離巢躲避危險,必須在別處尋求避難所(16:2)。接著,先知將信息轉入摩押代表的請求,他呼求猶大成為摩押的公義庇護者,採取拯救他們脫離危險的行動,使他們現在如午間烈日燒烤之險境有遮蔭之處,容許他們在猶大境內被庇護作她的屬民(16:3-4a),使者也展望有一日,那驅使摩押人尋求猶大遮蔽的壓迫,可以被大衛家的理想君王所終止,因為這君王喜愛公平、公義,又是信實、慈愛,所提供的庇護必是安全可靠又長久的(16:4b-5);顯然使者的官場之語,卻無意中帶出以賽亞的彌賽亞盼望信息,先知認為摩押的盼望與猶大的盼望是相同的,都是在等候一位彌賽亞君王,因此摩押是列國的代表,他們必來到錫安山學習祂的話語(2:1-4)。
其次,在16:6-12是哀悼摩押的驕傲與富足的徒勞。他們的驕傲現在卻變為哀號(16:6-7a),先知以一座豐富的葡萄園比作摩押,他用葡萄樹與它的美食製品的止息或衰殘為喻,無論是在吉珥‧哈列設、希實本、西比瑪、雅謝這些主要城市,都只剩哀哭而已,眼淚替代水在澆灌葡萄園,戰爭的吶喊替代收割的歡樂聲,軍隊的鐵蹄聲取代酒醡的踹酒聲(16:7b-10),因此在摩押沒有歡樂的琴聲,只剩肚腹的哀鳴聲,摩押不僅所誇耀的富足消逝,她的宗教也是如此,他們上到高處的邱壇屢次的敬拜也是無用,因為他們的神基抹是不能提供幫助的(16:11-12);先知在暗示,摩押的境地會是如此,那麼猶大還想要將自己與她做連結嗎?要知道唯有耶和華才能拯救猶大。
最後,關於摩押的神喻,先知以應驗的預言做結束(16:13-14)。「三年之內,照雇工的年數」,也就是較短不是較長,因為雇工總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摩押將照她驕傲的罪承受應得的審判,她的榮華必像野草迅速凋零。
今天在省思這段摩押的哀歌,也回顧猶大同期的這段歷史,感受以賽亞書從卷首以來的不變信息,就是唯有彌賽亞耶穌才是世人唯一的盼望和出路。先知透過摩押的視角,警告猶大不要企圖想藉由當時流行的政治聯盟策略,來為自己找到抵禦亞述威脅的安全之道,猶大與她周圍的鄰邦唯一的安全倚靠,就是那位所應許的大衛家君王。
今天我們也可能落入當時猶大和她周邊鄰邦的思維,在面對艱難困境時,想藉由周邊的資源來為自己找到解決之道,而把唯一值得信靠的上帝排除在我們的求助名單之外,或許暫時得到解圍,但必為自己開啟更大的禍患危機之門。我們當知道世界所提供的各樣庇護所並沒有真正安全之處,我們唯一真正安全的避難所是永活的上帝。
再說,我們看見摩押因她的驕傲和富足而遭審判,這一再警示今天的我們,千萬不要以自身所得所有為誇,不管它是財富、名位、學識、才幹……等等,要切記這些都是神的恩賜,都要將感謝和讚美獨獨歸給祂,也當善用這些成為周遭之人的祝福才是。別忘了:神抵擋驕傲的人、卻扶助謙卑的人,這亙古不變的真理(雅各書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