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14:1-27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以賽亞書14:1-27

巴比倫傾覆的結果,將是神對祂百姓所應許的拯救。

雖然以色列缺少對神的信靠,使自己重回綑綁之中,如同昔日在埃及地那樣;但神卻不離棄她。雖然以色列的罪和世界的驕傲是祂的仇敵,但神必信守祂對以色列的約,並使她重新歸向自己。這不僅是因為祂愛她,也是為了自己在世上之名的緣故(何西阿書11:8-11;以西結書36:32-36)


在14:1-2提到象徵壓迫者的巴比倫,必因上帝對祂百姓的憐憫而遭毀滅
先知的語言充滿出埃及的圖像,正如先前神曾經在埃及的揀選以色列,如今祂也必在巴比倫再次揀選她,她將被再次安置在所應許她的土地上。這不僅是現狀的維持,而且還加上另一個因素,就是不是以色列要加入外邦人,而是外邦人要加入以色列。那時,整個形勢逆轉,以色列不再倚靠列國,而是列國要倚靠以色列,他們彼此的關係與現有必不再一樣。列邦的驕傲要消逝,以色列神的榮耀長存。

先知繼續在14:3-4進行出埃及的類比
上帝必救以色列脫離奴役的地位,因著祂的恩典,先前俯伏的奴隸以色列必要站立,腳踏那曾經大有能力現卻仆倒的君王。這主題就是:神眷顧那卑微的,卻敵擋那驕傲的。

14:4b-21是一首極具衝擊力的希伯來詩歌,它分為四個詩節:
(1)14:4b-8,描繪隨著壓迫者的消失,遍地得到拯救
(2)14:9-11,談到陰間的驚訝,因為過去的死者發現,這曾無人可擋的壓迫者,也終有一死
(3)14:12-15,場景從陰間轉移到天上,顯明因這壓迫者自視甚高,他的恥辱也更具災難性
(4)14:16-21,場景從天上再回到地上,論到驕傲自大的最終羞辱,就是死無葬身之地,其後裔也被剪除

在此的幸災樂禍,所涉及的是對邪惡審判的原則,而不是說可以對任何不喜歡的人跌倒或受罰感到高興,因此,這裡強調的是: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邪惡被削弱而公義被彰顯,我們就有理由歡呼喜樂。

14:4b-8場景是地上,地上的居民和受造物,都因暴君(壓迫者)之死而歡呼歌唱
這位暴君若有人不贊同他的統治,所臨到的打擊是凶猛又殘暴的,以至於各國都臣服在他的威脅之下苟延殘喘。但小國猶大的神是萬有的統治者,人類一切的驕傲自負都必俯伏在祂的腳下受審判,祂要折斷暴君的權力如同人折斷火柴棒一樣,使他的命令效力止息,眾人因他的死訊而歡慶,甚至常被他砍罰用來自顯威榮的高大樹木也參與歡唱的行列。當強大的暴君死去時,不僅是人類,連大自然也得安息。

14:9-11場景從地上下到陰間,從地上活人的歡呼轉為陰間死人的驚訝和攪動
那些被暴君擊殺而死去的諸王,當他們看到暴君也出現在陰間時,他們起身嘲笑他,因為在陰間,他與他們失去地上原有的差別。他們嘲諷他的威榮隨著盛大的葬禮一同下到陰間,如今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沉寂,以及蓋滿蛀蟲的朽壞屍身。可見人類的驕傲只不過是朽壞屍體上的美麗服飾而已,因此,這蛀蟲的事實在告訴所有人,不分強弱尊卑,都要回歸到這同一場景。

在14:12-15,場景從陰間轉為天上,嘲諷暴君的虛浮誇耀
就上下文來說,本段所談論的是人類自古以來的驕傲,而非天使(靈界)的驕傲。在根本的意義上,是受造物與創造主之間的對抗,而非各種神靈之間的鬥爭;是受造的人類是否願意給予造物主所當得的權柄和尊榮,並且歡喜的敬拜事奉祂。還是在驕傲中,繼續堅持我們當與祂同等,並且繼續讓蛀蟲來嘲笑我們虛浮的驕傲。

在文中,這位驕傲自大的暴君被描繪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即當時對金星的稱呼,當時的人認為這星在太陽未升起之前,達到天頂也是最明亮,但日頭一出,它就殞落。先知藉這喻象嘲諷暴君的虛浮誇耀,當至高主的審判臨到,他必羞辱和滅亡。先知用五個「我要」的生動語言,描繪暴君的驕傲自負(14:13-14)

其中,先知以時下熟悉的迦南神話,來描繪巴比倫諸王渴求諸神的王權;在神話中,諸神聚集議決世界命運的地方,就在北方的極處,這也是星系運行環繞的中心,以此描繪自誇達到頂點的意圖,而那裏其實只有至高者才配得。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願在上帝所加諸的限制下來接受祂的恩賜與安排,我們卻想要成為那位分諸般恩賜與支配的上帝。人極度驕傲的結果,就是被丟入陰間,死亡嘲笑任何自稱為神的人。

在14:16-21,場景在由天上回到地上,描繪驕傲的暴君受到終極的羞辱,死無葬身之處,也無後裔
先知描述在暴君遺體旁邊經過的人定睛看暴君,訝異這人的命運徹底被逆轉;他先前使地上的諸國土地成為自己的土地,也曾使之成為自己的玩物,又使千百萬人被擄離開家園,不許他們歸回,但他現在卻是無家可歸,他的驕傲將自己逐出家園(14:16-17)。先知繼續描述暴君的悲慘,論到被暴君征服的列王有自己安葬的所在,但他卻被剝奪這權利,如同流產之胎,又如以被他殺死之人的屍身為自己的壽衣(14:18-19),他驕傲地掠奪和殺戮列國,最終卻造成自己和自己百姓的災難;他所受的最終審判,就是他藉暴力建立起來的名號和國度,盡都消失,他與他的後裔也都一同被滅絕(14:20-21)

在14:22-23,先知強調巴比倫王的殞滅,是因著神的作為,顯出唯有祂是掌管列國和全地的主
祂要將自己的百姓領回祂所賜給他們的應許地,也要使華美自傲的巴比倫成為荒場,祂要用滅亡掃除他一切的誇耀。

接著,先知在14:24-27,強調神終結歷來威脅列國的兩河流域的強權(巴比倫和亞述)
先前談論的巴比倫是未來的強權代表,而現今轉述的亞述,可以說是眼前威脅猶大的兩河流域的強權勢力。她們都是象徵世界的權力和榮耀,要對抗那位應許要拯救其百姓的耶和華神。先知以「萬軍之耶和華起誓說」來接續14:22-23中三次的「萬軍之耶和華說」,表明這是出於神明卻和主動的行動。祂的意旨無人可擋,必要成就,就是折斷亞述所施加給猶大的軛(這讓人想起9:410:27的陳述)。強權在驕傲自大中與神對抗,神的手定意伸出攻擊她們,無人可擋,也必不收回,她們的滅亡結局已定(14:26-27)。人的驕傲,最終為自己開啟滅亡的門路。



今天我們思想操控古代近東列國之美索不達米亞的強權(亞述與巴比倫)的殞落,她們敗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驕傲自大,想要有與神同等的地位,也就是要成為支配別人命運的人。這種驕傲的可怕,就是他寧願世界在自己手中變為曠野,也不願意它在別人的手中成為花園。

驕傲是一切欺壓、搶奪和毀滅的根源,這在人際間是如此,在國際間也何嘗不是這樣。當人不願將榮耀與權柄歸給那賜恩給我們的神,我們自然失去正確使用祂所賜給我們的各樣資源和能力,也失去祂賜這些給我們的用意和祝福別人的召命,以至於在自私自傲的驅動下行出錯誤的治理或是任意對人的惡待,認為這是強者對弱者的合理行為,製造群體間的無窮的撕裂和鬥爭。可見驕傲自大表面上是自比為優越者,可以轄制別人,有權侵吞別人,但至終卻要吞吃自己。

其次,我們也看見神在歷史中一直掌權,祂不僅是猶大的主,也是列邦萬民的王;這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唯有祂當受敬拜,也唯有祂是我們在各樣環境中所當倚靠的對象。以色列在歷史上一直學不會這個真理,以至於不斷在不信的刑罰中循環;但我們今天是否有比歷史上的以色列更好呢?是否有從歷史上得鑑誡呢?是否遇到艱難,仍自然的聯想到那些人事物可以倚靠或是會直接來到神面前求助呢?是否仍貪愛世上的事物,將它們視為人生追求的事物與滿足,卻不以厚賜萬物給我們享受的神為生命的中心呢?這至終要自問的是:神真的是我的神嗎?還是我獲致人生目標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