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43:1-14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創世記43:1-14

《經文釋義》

在這一章中,雅各的兒子們學會了不少功課:兄弟們承諾為任何災難承擔責任(責任);他們承認自己的罪責並賠償了他們袋中的錢(誠實);他們從埃及的監獄中救回了他們的兄弟(團結);他們認識到上帝在他們中間工作(信仰);他們為自己的供應而歡欣鼓舞,即使兄弟收到的比他們多(感恩)。我們也看見本章記載著在雅各和他兒子們的恐懼與約瑟手中無限的愛和供應之間來回跳動。當然,約瑟完全有權報復並以苛待和仇恨來對待哥哥們;但他的憐憫、恩典和愛在與家人的每一次互動中都洋溢著,因為上帝以天意安排了最終的和解。

本章故事的起頭,描述了雅各家面臨的窘境,「那地的饑荒甚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43:1,2)雅各先前拒絕讓便雅憫離開他的身邊(42:38),直到他們的糧食幾乎用盡時,他才不得不正視這件事。他不知道飢荒還要持續五年(45:6),但他知道飢荒很嚴重(43:1),可是他就是一直規避讓便雅憫去埃及才能買糧的事。他想迴避這問題,因此心想只買一些穀物應急,應該是較容易讓那位埃及高官答應。然而,猶大不願意接受父親的說法。

畢竟,不是雅各必須站在那個埃及宰相面前解釋便雅憫不在的原因。約瑟堅持說除非他們最小的弟弟和他們在一起,否則他們不會再見到他(43:3,5)。他們父親的領導權很少受到挑戰,但現在遭到堅決拒絕。除非便雅憫陪同他們,否則他們無法到埃及買更多糧食回來。

向來工於算計的雅各知道他的兒子們有嚴重的性格缺陷。他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敗壞:流便偷了他的妾辟拉(35:22),西緬和利未在屠殺示劍人之前對他們撒謊(34章),猶大向他的兒媳他瑪許諾他的兒子示拉(38:11,13-14)。此外,他最喜歡的兒子約瑟在去探望哥哥們的路上被殺了,這可能是他的兒子們做的(37:12-36)。因此,雅各考慮到他兒子們過往的不良動機和紀錄,約瑟的死可以被更多地視為「不是巧合」(42:36)。

所以,以色列(雅各)沒有充分的理由指望他的兒子們會確保便雅憫在下埃及買糧的安全。於是,以色列試圖藉由將造成家中困境的責任完全放在他兒子們身上來改變他們的想法。換句話說,雅各對他的兒子們說:「都是你們的錯。如果你沒有告訴埃及人你最小的弟弟的事,這一切都不會發生。」(43:6)雅各的兒子們就齊聲自我辯護,這是因那位埃及高官問起「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43:7)他們在埃及高官的屋簷下只能照實回答,但哪知他會提出「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的條件呢(43:7)

第一回到埃及買糧的事件,在兄弟中討論(42:22)並向父親回報的是長子流便(42:37)。在第二個回合中,流便從視野中消失,而猶大在迦南和埃及變得突出,他正在成為家庭中的主導兒子。猶大是第四子(29:32-35),但此時他在雅各心目中的可信度已經超過前三個兒子流便、西緬和利未,所以由他來發言。猶大再次強行提出他的提議。他勸父親不要再為自己著想,要按照對整個家族的責任來行事。雅各在與兒子們的對話中只說「我」、「我自己」和「我的」,而猶大則用「我們」、「我們自己」和「我們的」來思考(對比42:36,3843:8)。

猶大拒絕在沒有便雅憫的情況下,再次前往埃及,這代表了他所有兄弟的想法。他還暗責父親雅各無謂地拖延派便雅憫去埃及;因為現在如果不打發便雅憫同去,不但救不了便雅憫,連全家人都不能存活,因此雅各不能不讓便雅憫去了。神藉著這樣的困境,要把雅各逼到一個地步,讓他不得不鬆開自己的手,真實、完全地在神面前放下自己和自己在地上的所愛。猶大不僅說之以理(43:8),他也向父親提出他們必然達成使命的擔保,必要時他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住便雅憫的生命,若他不能帶便雅憫回來,他終生會在雅各面前成為罪人並承受罪罰(43:9);最後,他暗責父親的拖延,逼使父親不得不放手抓緊的便雅憫(43:10)

雅各此時是不得不將心裡最寶貝的兒子完全交出來,所以他說「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43:14)。雖然雅各是被迫鬆手,但他只要肯鬆手,願意把便雅憫的性命完全交託給「全能的神」(43:14),神就有了做工的機會;正因為這樣的鬆手是消極的,所以神還要繼續用恩典帶領雅各,讓他能在自憐中看見神的手所做的工。此處的「全能的神」是神與亞伯拉罕(17:1)和雅各(35:11)立約時的特殊稱號;雅各是在祈求上帝因祂的約,用祂的大能來幫助他這一家。雅各在信任他的兒子時,他也必須信賴上帝,因為他不能確定他會再次見到便雅憫,因此他把對上帝護理的信心體現在他在兒子們離開之前所提供的祝福中(43:14)。

與此同時,雅各也吩咐兒子們前去不能只代買糧的錢,他吩咐他們三件事:

⑴把迦南地最好的物產(「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帶去埃及當伴手禮(43:11);其中,「榧子」可能是開心果,「杏仁」是扁桃核;至於「蜂蜜」原文只是「蜜」,它可能是指蜜棗和葡萄榨成的糖漿,而不是蜂蜜,因埃及本身盛產蜂蜜。

⑵要帶上這次購糧的錢,以及上回購糧時放在他們袋中帶回來的錢(43:12);這袋中的錢,若是埃及官員出錯所放的,那麼誠實歸還,就可能買到糧並將西緬帶回來。

⑶帶便雅憫起身去見那位埃及高官(43:13);雅各在此稱便雅憫為「你們的兄弟」,而非「我的兒子」,表明他把照顧便雅憫的責任交給他的兒子們,並強調便雅憫是他們的兄弟,這是他們作哥哥的當盡的責任。


--
《信息分享》

本段經文讓我們意識到一個魯莽的人會不惜一切危險,頑固地堅持他既定的路線,但一個聰明人會屈服於理性思維,智慧的人則會依從信靠神和順服神的原則。雅各在此默許的方式值得一提;這不是一個屈服於命運現況而內心反抗命運的人的不得不的同意,他以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安撫這位埃及高官,然後將整個問題和結果交託給神。因此,我們看到本段描述雅各最終被說服放開便雅憫(43:13),他提供他力所能及的佳美土產(43:11-12),以及「加倍」的銀子,鼓起一些希望(43:12),但最重要的是他呼求上帝看顧他們。雅各祈求「全能的上帝(El Shaddai)」與他們同在(43:14)。以撒曾經這樣祝福雅各:「願全能者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多民的聚集」(28:3)。

這些可不是閒話。上帝先前向雅各顯現,宣稱自己是「El Shaddai」(正如祂在17:1中與亞伯蘭所做的一樣),那時神指示雅各將生養眾多,一族和多國的民將從他而生(35:11)。雅各回想到這一點,他深信自己祈求El Shaddai是不會徒勞無功。我們看到雅各在他的一生中對上帝的信任不斷增長,這可以說是他不管什麼情況和結果(43:14),第一次有意識地相信上帝。

今天,當我們相信上帝那看不見的手時,我們就是在相信三件事:

⑴我們相信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能和至高無上的;祂有能力和權柄完全控制祂的創造物。

⑵我們相信上帝是無限智慧的,祂的意念與道路遠遠超過我們的(以賽亞書55:8-9);我們擁有不完美的知識和智慧,但上帝擁有完整的知識和完美的智慧。

⑶我們相信上帝是良善的,祂的旨意是美好的;正如在羅馬書9:14中學習的那樣,祂有至高無上的意志,願意憐憫誰,就憐憫誰,祂的目的就是為了彰顯祂的榮耀。

此外,在這段記載中,猶大的角色相當突出,他讓我們看見一位願意為家族主動承擔責任的服事榜樣。面對共同的問題和挑戰,有領導權的雅各一直不願意放下「我」,來承擔應有的族長責任;而猶大則是帶著「我們」的視角,主動在弟兄中起身來提議和承擔。猶大的行動不是基於凸顯個人的英雄主義,也不單是兄弟中排行在前的使然,而是基於對家族的愛與責任。對在現今的教會中,當面臨問題或困境時,多數人可能會偶而發生但採取行動靜默的方式,不願或不敢主動出來承擔,也有像雅各那樣當挑起責任的人卻因個人的因素而採取迴避或拖延的行動;這些都是活在自私或自我中心的思維裡,不是真正一個愛神家和委身神家服事的人。

我們需要效法猶大在此所行的,在神家裡以「我們」共同益處的角度和彼此「生命關係共同體」的信念,在神家裡生活和服事,這才是一位在神家裡的真正「家人」,而非暫住神家裡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