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創世記35:1-15
《經文釋義》
每個生命都有許多重要的里程碑,雅各就是這樣。在這些里程碑中,有一些充滿了歡樂,而有另一些則充滿了悲傷如同雅各生活中各種失敗的悲慘後果。在雅各逃離拉班(20年後)之後,他任性地花了十年時間做他喜歡做的事,先是在應許之地以外的地方居住了一段時間,然後,當他確實進入迦南時,卻是選擇定居在繁榮的示劍,而不是又往南走約二十英里去伯特利。通過這一切,雅各學習在人生不同的旅程中與上帝同行。上帝揀選的恩典在雅各的經歷中佔據至高無上的地位,並在他有許多缺點的情況下仍支持他。
在上一章示劍城的悲劇裡,完全沒有提到神的名字(34:1-31),但本章卻10次提到「神」,表明是神興起了示劍城的環境,把雅各對付到在兒子的反駁下無言以對的地步(34:31),然後,才向他說話。神要藉著這事讓雅各認識到人倚靠自己是何等可怕,體驗到沒有按神心意行走的後果,要把他逼回到起初向神所許的願裡去(28:20-22)。
因此,神吩咐他三件事(35:1):
⑴「起來!上伯特利去」;吩咐他回到伯特利還願,因伯特利的地理位置比示劍高約1000呎,是要去朝見神,因此用「上(`alah)」這詞。
⑵「住在那裏」;這是將雅各昔日因害怕以掃而離家的經歷連起來,過去他在此許願但不敢久留,如今他不用害怕,他可以住在這裡,要多久都沒問題。
⑶「要在那裏築一座壇給上帝,就是你逃避你哥哥以掃的時候向你顯現的那位」;這是神第一次主動吩咐人「築一座壇給神」,雖然雅各在示劍築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33:20),不過他在示劍所行的,卻沒有讓神作他的神,因為神實際上還沒有完全成為以色列的神,神在雅各的心中和家裡並沒有得著當有的地位,因此,神在此自稱「你逃避你哥哥以掃的時候向你顯現的那位」。
雅各在神的光照下甦醒了,他不再是在兒女面前無言以對(34:31),也不再用人的道理來與兒女爭辯(34:30),而是自己首先順服神、照著神的話語去說話行事,重新帶領全家走上神要他所走的路。
雅各吩咐他的家人在準備起行去敬拜耶和華時,要做三件事(35:2):
⑴「除掉外邦的神」;我們在這裡看到腐敗如何蔓延到一個有信仰的家庭,拉結從她父親那裡偷走了家庭神像(31:19),這可能導致偶像崇拜在整個家庭中蔓延,或許示劍戰利品中的偶像也加強了他們的偶像崇拜;雅各並非不知道這一點(否則他不可能下達這個命令);但到目前為止,他對干犯神視而不見;不過現在,他意識到他不能冒犯上帝,並命令他的家人做好準備。
⑵「潔淨自己」;偶像本是不潔之物(申命記7:25-26;以賽亞書30:22),因此任何接觸偶像都會被視為不潔,而自潔通常都包括洗浴、洗衣服、剃毛髮(利未記14:8-9;民數記8:7)。
⑶「換衣服」;丟棄在示劍沾染行惡的衣服或是搶來的服飾、以及接觸過偶像的衣服,改穿乾淨未受沾染的外衣。
雅各吩咐他們如此行的理由,是要上伯特利去敬拜上帝並給祂築壇,需除去一切不潔才是(35:3a)。
雅各也向家人講述上帝曾為他做的兩件事(35:3b):
⑴「在我遭難的日子應允我(的禱告)」;在雅各最需要的時候,上帝都按祂的應許,拯救他、回應他。
⑵「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在雅各逃避哥哥以掃的時候,上帝一路看顧他。
隨後,雅各的家人就按他的話而行:
⑴「他們就把外邦人的神像和他們耳朵上的環子交給雅各」(35:4a);其中「耳朵上的環子」不是日常首飾,而是可能刻著偶像或與偶像有關的圖案,甚至就是護身符(何西阿書2:13),這些耳環很可能主要來自示劍的戰利品,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考古發掘出土了慶祝月神的新月形耳環;因此連耳環都除掉,是對偶像徹底的去除。
⑵「雅各都藏在示劍那裏的橡樹底下」(35:4b);雅各並沒有將這些神像和耳環打碎(出埃及記23:24),只是埋藏,不過,這類似約書亞和撒母耳吩咐以色列人「除掉」外邦神的行動(約書亞記24:14;撒母耳記上7:3),重點是雅各家必須專一敬拜上帝;而「藏」這字可指「流產」,在暗示這些神像會夭折。
然後,雅各家就啟程往伯特利去。一路上,「上帝使那周圍城邑的人都甚驚懼,就不追趕雅各的眾子了」(35:5)。可見雅各若揀選神的道路,除掉一切偶像(35:4),神就付他一切的責任,「使那周圍城邑的人都甚驚懼」,因為神自己應許「我必與你同在」(31:3 );但雅各若選自己的道路,靠自己的血氣和「刀劍」(34:25),只能等著「我和全家的人都必滅絕」(34:30)。
雅各一家經20哩路就安抵伯特利(35:6),他就在那裡為上帝築一座壇並給那地取名為「伊勒‧伯特利(伯特利之上帝)」(35:7)。這地會從「上帝的殿(伯特利)」變成「伯特利的上帝」,這是雅各宣示上帝已經按他所起的願幫助他(35:7),他現在回到這裡還願;他先前在示劍稱上帝是「以色列的上帝」(33:20),現在稱上帝是「伯特利之上帝」,表明現在上帝不只是他個人的神,也是這個家族的上帝。
隨後,作者摩西突然插入「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離世的消息。這可能是雅各抵達伯特利有傳訊息回父親處,因此「底波拉」(字義是「蜜蜂」)從希伯倫趕來接雅各的,字母親「利百加」離世後,她應該是最寵愛雅各的人了,但如今神也將她取走,如同神像和耳環一樣埋葬在「橡樹底下」(35:4),那棵橡樹取名為「亞倫‧巴古」(字義是「哭泣的橡樹」),表明雅各的傷痛和對底波拉的尊敬。如果我們假設她和利百加離開米所波大米時已經五十歲,那麼此時她離一百八十歲應該不遠了。神要從雅各身邊取走從人來的一切同情、安慰和照顧,同時,也將他與哈蘭有關的人事物都終結。
在雅各回到伯特利築壇後,上帝就向他顯現並賜福與他(35:9)。
上帝賜福的內容有二:
⑴上帝重申雅各「從今以後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35:10);神在毗努伊勒把雅各改名叫「以色列」(32:28),現在神再次確認,表明雅各天然生命被對付的經歷從毗努伊勒開始,到伯特利已經告一段落;從今以後,他要離棄舊人「雅各」,只憑新人「以色列」而活;以色列這個名字表示上帝在雅各身上和為雅各所計劃的一切,這是一個將他與他有些陰暗的過去區分開來的名字,過去雅各並不經常像以色列那樣生活。
⑵上帝重申對雅各的應許說:「我是全能的上帝;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族和多國的民從你而生,又有君王從你而出。我所賜給亞伯拉罕和以撒的地,我要賜給你與你的後裔。」(35:11-12)上帝當初把「亞伯蘭」改名成「亞伯拉罕」的時候(17:5),用「全能的神」來啟示自己(17:1),現在祂把「雅各」改名成「以色列」(35:10),也用「全能的神」(35:11)來啟示自己;因此,神用「以色列」這個新名重新堅定了當初給亞伯拉罕的「國度」、「君王」和「後裔」的應許(17:6-7),而且在此又加上「土地」的應許。非常寶貴的是,在他與上帝的會面中,上帝拒絕把他視為「雅各」,而把他視為「以色列」。可見伯特利的意義,不在於它是一個可以給雅各恩典的聖地;重點是伯特利的神確實在那裡遇見了他,並向他展示了祂的恩典和應許。
當上帝對雅各說話完畢,就從伯特利升上去,從此上帝就在雅各的生活中寂靜,直到約瑟在埃及為相並差人來接他時,才再對他說話(46:2-4)。
雅各立即對向他顯現的上帝,採取三方面的回應(35:14-15):
⑴「立了一根石柱」;他已築一祭壇(35:7),現又立石柱,象徵神的殿,要回應他首次在這地所作的(28:18)。
⑵「在柱子上奠酒,澆油」;初次在伯特利,他曾澆油在所立石柱(28:18),此回加上「奠酒」,表示感恩20多年來經歷神應許的兌現。
⑶「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他重申這地的名字,宣示上帝是他和他家人的「伯特利之上帝」(35:7)。
--
《信息分享》
在本章中,我們讀到上帝對雅各說話時使用了很多相同的語言。首先,上帝重申雅各將不再被稱為雅各,而是他的名字將是以色列;神確認雅各不再是搶人的和騙子,而是真實地與神同爭戰,靠著神的恩典勝過了舊有的生活方式。在毗努伊勒,當神第一次給他起名叫以色列時,神沒有將祂的名字賜給雅各。就像他向亞伯拉罕顯現時一樣,上帝自稱是全能的上帝(希伯來語名字El Shaddai),正是藉著這個名字,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將藉著全能上帝的能力和力量在以色列實現。
然後,上帝重述了與以色列的聖約,告訴他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君王將由他而出,迦南地應許給亞伯拉罕和以撒,而現今說:「我會把它賜給你和你的你的子孫後代。」聖約仍然有效,上帝重申了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聖約,現在傳給了以色列。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示劍,神是沉默不語的;在伯特利,上帝出現並提醒雅各他在上帝偉大的救贖計劃中的地位。換句話說,回到上帝的家就是擁抱上帝在世界上的偉大工作中的你的位置。示劍是人類聰明才智和詭計之地,它最終變成了廢墟;而伯特利是神聖計劃的地方,它以應許之福結束。今天當我們從敬拜的角度來思想這事蹟時,我們可以明白真實的敬拜應該是怎樣子?
首先,敬拜是要先調整與神的關係,而我們若要與神恢復正常的關係,首先就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也要自潔」(35:2),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14)。約書亞後來也在示劍要求以色列人「現在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專心歸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約書亞記24:23)。
因此,除非在我們與上帝之間沒有任何第三者存在,不然我們無法維繫與祂當有的正常關係。對時下而言,我們的「神像和耳環」(35:4)是代表我們生命中的護身符和至愛,它們可能化身為財富、名位、健康、愛情、外貌、才幹、房車、衣飾,甚至親情等等,這些都是神所賜的美物,但若將它們的地位高舉至神,那麼我們與神的關係就是處在分離的狀態。
其次,當我們在專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時,我們需要透過回到伯特利來獲得新視角,擺脫阻礙我們與上帝同行的東西,然後我們需要重新專注於上帝,這才是真正的敬拜。當我們的屬靈生命開始感到乏味和沒有果效時,我們也需要回到伯特利。聖經學者D A Carson說:「人們不會隨波逐流地走向聖潔。
除了恩典驅動的努力,人們不會被敬虔、祈禱、遵守聖經、信仰和以主為樂所吸引。我們趨於妥協,稱之為寬容;我們趨向於不服從並稱其為自由;我們趨向於迷信並將其稱為信仰。我們珍惜失去自我控制的無紀律,稱之為放鬆。我們無精打采地不願禱告,並自欺欺人地認為我們已經擺脫了律法主義。我們滑向無神論,並說服自己我們已經被解放了。」專注於敬拜神,就是對神和祂的話要採取認真又不打折扣的態度。
第三,雅各重回舊地並與神會遇,他也做過去在那裡所做的事,這提醒我們,今天不少基督徒似乎一直在尋求一些新的和令人振奮的體驗。他們希望從一種新穎的體驗轉到另一種體驗;然而,在聖經中,我們幾乎看不到這件事發生在亞伯拉罕、以撒或雅各身上。雅各在伯特利所做的並不新鮮,神第二次顯現對他所說的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這應該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對雅各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他對自己已經經歷過但還沒有完全領會的事物,現在有了越來越深的認識。他不需要什麼新事物,而是對舊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我們今天也當對所熟悉的上帝和祂老舊的話語,要有新的體會、新的委身,就會帶出活潑的新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