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33:1-20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創世記33:1-20

《經文釋義》

雅各雖然有一些積極的變化,但還不完全。他在很多方面還是老樣子,但上帝正在他身上動工。他因毗努伊勒而改變,但在許多方面仍未改變。肉體仍然支配著他的大部分,但他開始靠信心生活。在這方面,聖經是現實呈現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就是這樣,我想我不知道有誰因為一次戲劇性的屬靈經歷而能完全成聖。

在雅各與神秘人物摔跤後,他渡河與家人會合,但當他舉目觀看以掃帶領「四百人」(33:1)遠道前來,很可能來者不善,因以掃既是來迎接他何需帶這麼多人來?。

於是雅各立馬作出先後優先次序的安排:

⑴將孩子分開,歸給他們各自的生母看管(33:1)

⑵把妻兒分成三組,將他最愛的妻兒拉結與約瑟留在最後,以防以掃忽然襲擊,使後頭所愛的可以有機會逃走(33:2);這樣的安排必然會加增拉結和約瑟,日後在家族中受到忌妒。

⑶他自己從後頭走到前頭,承擔首波風險,顯然經過雅博渡口的摔跤之後,雅各不再閃躲了(33:3)。⑷他採取卑躬屈膝的態度,「一連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以掃(33:3),這是臣宰見君王所行的大禮,雅各這動作顯示出他心中充滿懼怕,即使剛經歷神的祝福、也有神同在的應許,但在此他還是相信自己的聰明作法。

我想以掃對雅各的印象,應當停留在雅各昔日的經驗裡,或許這四百人不是為殺害雅各而帶來的,較可能是在防範雅各玩甚麼詭計。但以掃壓根沒想到雅各會採取接連送厚禮,以及用這麼卑微又臣服的態度來與他會面。以掃就立刻下馬並主動跑去抱住雅各,同他親嘴問候,兄弟倆此刻相擁而哭,顯然雅各的動作產生功效,使以掃卸下心房猜疑,但可能更是神垂聽雅各的祈禱,在以掃心中動工(32:9-12,30)。以掃見雅各帶著一群婦孺,自然會問這些人是誰?雅各隨即回覆:「這些孩子是上帝施恩給你的僕人的。」(33:5)雅各謙稱自己是以掃的「僕人」,並指出所有的乃是上帝的恩典。

然後,雅各順勢吩咐這三組妻兒依序前來向以掃下拜(33:6-7)。以掃接受雅各妻小的請安後,就把注意力放在雅各送來的群畜上,問他:「我所遇見的這些群畜是甚麼意思呢?」(33:8)以掃這問題似乎明知故問,因他早已從雅各所派去知人那裏得知這事;因此,以掃這問話或許是在暗示,他不需要雅各這份厚禮。雅各就回覆以掃說:「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33:8)雅各再次謙稱自己是以掃的僕人,並希望以掃能接受這份禮物,作為他願意饒恕雅各過去對他所做的不是。以掃立刻婉拒雅各的饋贈,並說:「兄弟啊,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歸你吧!」(33:9)顯然以掃是願意饒恕雅各,因此他稱呼雅各為「兄弟」,他拒絕收受厚禮,不是不願意饒恕,而是懷著兄長的心,認為自己甚麼都有,不該接受弟弟的禮物。

雅各則堅持不收回送出的禮物,他對以掃表達以掃應當收下的理由(33:10-11):

⑴以掃若收下禮物,就會讓雅各知道哥哥已經是原諒這個弟弟的不是。

⑵雅各把以掃和更高的權柄對照,既然雅各見了上帝的面,上帝就恩待他,保存他的性命;以掃也應當在見雅各之後,容納他,就是恩待他;雅各是以向神獻祭的心情來送「禮物」(原文與「供物」和「祭物」字同),因此,這禮物是他在向以掃表達被寬恕的感謝,是非收不可。

⑶這是因為上帝施恩給雅各,使他甚麼都充足,雅各承認他一切所有的都是神的賜福,以掃收下禮物,不僅是和好的憑據,也使雅各從此在神面前就不再有虧欠了。以掃在雅各再三的懇求下,就收了這些禮物(33:11)

隨後,以掃提議雅各和他一同回他的西珥居住地,他會走在雅各家的前頭做引領和保護。雅各則委婉地拒絕,他提出兩個理由(33:13):

⑴「孩子們年幼嬌嫩」;換言之,他們不能走太快,無法跟上以掃等人。

⑵「牛羊也正在乳養的時候,若是催趕一天,群畜都必死了」;還在吃奶的牛羊,若快速催趕可能會死。

因此,雅各提議:「求我主在僕人前頭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裏。」(33:14)其實雅各這話是托詞,因為他從拉班家趕緊離開至今,他的家小與幼畜早已經歷長途跋涉的考驗,他們豈不能隨著以掃等人前行嗎?但為了不明明地拒絕以掃邀約,也顧及將來不受寄人籬下的危險或限制,就謊稱自己會往西珥方向去與以掃會合,請以掃先前去。願意饒恕雅各並視他為兄弟的以掃,他或許真的不放心雅各一家在野地前行,就提議說:「容我把跟隨我的人留幾個在你這裏。」(33:15)

雅各避免自己的動向被監控和真實動向被拆穿,就婉轉地拒絕說:「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33:15)言下之意,是他已蒙以掃饒恕的恩待和接納,這已經非常夠了,實在不敢再接受以掃派人保護的恩惠,所以,求以掃就讓他們自己慢慢地走去。於是以掃不再多說,當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33:16)

雅各看見以掃往南離去,可能鬆了一口氣,就啟程往相反的方向走再過雅博河往位於約旦河東岸的「疏割,在那裏為自己蓋造房屋,又為牲畜搭棚。」(33:17)「疏割」原文的意思是「棚」,就在毗努伊勒附近,是約旦河東靠近雅博河匯入約旦河的地方,有許多草場,表明他們在此停留的重點是「為牲畜搭棚」,這個季節有許多剛出生不久的牛羊,「正在乳養的時候」(33:13),因此,需要在水草豐富的地方休整幾一段時日。

後來,雅各過約旦河來到迦南地的「示劍城」,在城東支搭帳棚(33:18)。「示劍城」位於迦南地中部、以巴路和基利心山之間的隘口,是南北和東西貿易乾道的十字路口,旅行者需要在此做出選擇。

雅各在此做了兩件事(33:19-20):

⑴「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了支帳棚的那塊地」;雅各在應許地為自己所購買的一塊地,但他的購地動機與祖父亞伯拉罕不同,極可能看中這城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商機,因此想在此定居和發展。

⑵「在那裏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原文意思是「以色列全能的神」,雅各「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33:18),所以他實踐自己所承諾的「我必以耶和華為我的神」(28:21),正式承認「以撒所敬畏的神、亞伯拉罕的神」(31:42)就是「以色列全能的神」。


--
《信息分享》

這段雅各和以掃的世紀大和解,以及雙方分別離開的事件,讓我們從雅各身上看見,當我們開始憑信心生活後,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繼續下去,因為撒但通常會引誘逐漸偏離正軌,而不會一下子讓我們偏離正軌。不少時候,我們稍微漫步到一條令人愉快的路線,感覺它似乎也可以讓我們通往應許地的道路,但它卻讓我們越走越遠,直到我們被巨人抓住,我們才絕望地想知道我們是如何進入他的地牢的。

如果我們往後讀34章的末尾,我們會看到雅各的處境很糟糕。他的女兒被示劍王子強姦了。雅各的兒子們為了報復,背信棄義地向示劍人許諾了一項和平條約,但在他們遵守割禮的條款後,趁機將他們全部殺害。最後,雅各害怕這地的其他人會毀掉他和他所有的一切。他怎麼會落入這個爛攤子?其實,它早已從第33章開始慢慢地發酵,只是聖經並未就此深入記述而已。有學者認為,第33章中的事件加起來可能長達八到十年。這些年來,不信和不服從的小事正逐漸使雅各偏離正道,這些事件最後導致了第34章的災難。

我們在本章的大前段記載,明白雅各與以掃和好是靠人的手腕和靠信心生活的混合體。在許多方面,以掃表面上是更好的人;同樣,可悲的是,對上帝的事不感興趣的非基督徒,往往比那些聲稱跟隨上帝的人要好得多。以掃帶了400人去見雅各,可能是在防他的兄弟重蹈覆轍;但是,當他看到雅各以卑微的態度迎接他時,他跳下駱駝,跑到雅各身邊,與他擁抱親吻,然後哭了起來。儘管雅各過去背叛了他,但現在他卻丟掉懷恨的心。

當然雅各與以掃同去西珥是不對的,因為神清楚地告訴雅各回迦南,而不是西珥。所以雅各拒絕是對的,但他拒絕的方式是錯誤的。他編造了一個藉口,說他的孩子和羊群太虛弱,無法跟上以掃的步伐。他先前極力推動他們一同逃離拉班,但現在他卻以他們的軟弱為藉口,避免與以掃同行。他撒謊,告訴以掃他會跟隨他去西珥(33:14)。雅各原本可以說:「哥哥,我很感激你好意邀我和你一起去西珥,但神命令我去迦南。」

雅各隨後選擇疏割和示劍居住,讓我們再次看見在大多數情況下,他仍舊是老雅各,靠肉體生活。正如德瑞克‧基德納(Derek Kidner)所觀察到的,「疏割是靈性上和地理上的倒退」;它位於約旦河以東,是在迦南邊界之外;因此,疏割代表雅各不完全的順服。上帝希望雅各回到迦南,但更有可能去伯特利;相反,雅各暫居在疏割,然後在示劍購買了土地定居。雅各正在做我們今天不少基督徒都在做的事情,他試圖跟從主,但同時他並沒有完全順服主。

透過逐祭壇取名為「上帝,以色列的上帝」,他表達了對上帝將他安全帶回這片土地的感激之情;但他去沒有一路直往伯特利,這是因他對以掃的恐懼還在。他是新人,以色列;但他還是那個舊人,雅各。我們今天也做同樣的事情;我們從信主開始要過新人生活,然而,不少時候還是活在肉體中。因此,當我們展讀這篇章時,它正深刻地提醒著我們三件事:

首先,我們當警惕自己還有肉體的傾向。雅各的本性是他的詭計;亞伯拉罕和以撒在壓力下很容易撒謊;摩西傾向於採取正義感的行動,但要靠他自己的力量,正如他殺死埃及人所見;大衛對漂亮的女人有弱點。同樣,我們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獨特的弱點,這是我們很容易被引偏的點。

其次,即使我們享有上帝的保護,我們在人生路上仍必須不斷地尋求祂的指引。雅各在上帝的保護下安全地來到了疏割和示劍;但他沒有尋求神的指引,錯誤地安居在他不該安定的地方。誠然,示劍在迦南地,但雅各從來沒有問過主,這是否是祂要他居住的地方,他錯誤地把上帝的保護誤認為是祂對他的嘉許。今天,不少基督徒也是不會在日常的事務上求問神,比如要住在哪裡,只是依循自己當前的需要來洽詢專業的房仲,卻不求問上帝的意旨如何,也不祈求祂的幫助。

第三,留意各樣抉擇所帶出的屬靈影響,尤其對在自己權柄下的人,特別是自己你的孩子。雅各可以在面對以掃時顯出他過人的危機處理,但對上帝的信靠卻是那麼地表面,雅各的孩子們將這一切都銘記在心;當他看著示劍是一個貿易中心,是商隊停下來交換貨物的地方,心想這裡和其他迦南地一樣好,他就定居在那裡,但他並沒有想過這會對他的孩子有什麼影響。我們可以像雅各在示劍築壇並稱之為「上帝,以色列的上帝」,可以整天談論上帝,但如果我們的生活不始終如一,我們周邊的人和我們的孩子,就不會接受我們的信仰告白。

孩子們是發現父母虛假行為的專家!我們不必是完美的,但必須在現實中確實與耶穌基督一起生活,即使這並不容易。千萬要留意,別讓自己的小妥協變成了他們公然的違抗。在與神同行的過程中都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