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5:7-21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創世記15:7-21

《經文釋義》

15:7-21是本章中,耶和華與亞伯蘭的第二次對話。一開始,耶和華就對亞伯蘭發出地業的應許:「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15:7)這話表明:

⑴上帝帶領亞伯蘭離開家鄉吾珥,是有著特定的目的,絕非無意義或臨時的起意。

⑵當上帝呼召亞伯蘭時(12:1-3),並未具體提到迦南應許地業,雖然這是祂的心意。亞伯蘭聽見上帝要將迦南地賜給他,就立即回應說:「主耶和華啊,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15:8)言下之意,亞伯蘭求上帝賜給他一個這應許地業的記號或憑據;這並非亞伯蘭的不信,這是舊約時代的人常見的事(士師記6:36-40;列王紀下20:8-11),因他不是在為自己求問,乃代表他的後裔求問,想知道他們會如何獲得應許地(15:13-16);何況,上帝也沒有因亞伯蘭的求憑據,就責備他。

上帝先前曾口頭上向亞伯蘭保證祂賜給他的子孫多不可數,然後祂將這種保證與創造中的某種事物聯繫起來〜地上塵沙(13:16)、天上眾星(15:5)。這一次,上帝也在口頭上和視覺上向他保證,但祂是使用立約儀式的方式向亞伯蘭保證;於是,上帝對亞伯蘭說:「你為我取一隻三年的母牛,一隻三年的母山羊,一隻三年的公綿羊,一隻斑鳩,一隻雛鴿。」(15:9)這話有兩個值得留意的點:

⑴為何此處的牛羊要取「三歲」的呢?這是因為「三年」的牲畜,才算作成熟,剛可以宰殺,因此是貴重的。

⑵這些名單上的牲畜,剛好是摩西律法所要求以色列人向神所獻的主要祭牲,它們既涵蓋日後各種不同獻祭的祭牲,也傳達不同經濟階層之以色列人的獻祭祭物,正式表明亞伯蘭的子孫眾多且涵蓋各階層,亞伯蘭藉這些不同的祭牲,來代表他與他的後裔與神立約。

亞伯蘭就照上帝所吩咐的行,除了斑鳩與雛鴿因體積小,而沒有劈開兩半,其餘的就照當時立約的習俗,將牠們劈成兩半(15:10),並擺列好。忽然有幾頭不潔的「鷙鳥(在原文是複數)飛下來,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亞伯蘭就把牠嚇飛了」(15:11),記載這看似平常的現象,顯然是有特別的用意;這幾頭的鷙鳥象徵不祥的徵兆,就是下文所言,以色列人要在埃及為奴,飽受欺壓(15:13-14),而亞伯蘭把牠們趕走,就表明這事會轉危為安,禍患將轉成幸福。

之後,「日頭正落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地睡了」(15:12),這不是一個正常睡覺的時間點,亞伯蘭卻睡著了,顯然是上帝特意使他沉睡的,上帝在他的睡夢中要啟示他,也透過這時刻,上帝採取單方面的主動與亞伯蘭立約(15:17),因為照立約的習俗,立約的雙方都要一同走過劈開的動物才算是完成。當然這也顯明人雖然有守約的意願,卻沒有守約的能力,只有上帝能夠信實守約。在亞伯蘭的睡眠中,他也經歷「有驚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15:12),暗示這約面臨屬靈黑暗勢力的干擾,這當然也與下文所述上帝必引領在埃及為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有關(15:13-16)

上帝啟示亞伯蘭在他的後裔得迦南應許地之前,會有三件事發生:

⑴「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表明日後以色列人會寄居埃及地。

⑵「服事那地的人」;以色列人會在埃及成為那地之人的奴僕。

⑶「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以色列人寄居埃及,遭受埃及人的壓迫,長達四代之久(在族長當代的歲數,百年是人一生年歲的保守估計)。至於為什麼要等四百年?這是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15:16) ;換句話說,上帝將土地賜給亞伯蘭的後裔與祂對那地的民族的審判是一致的;這意味著當以色列人最終攻佔這片土地時,他們將以上帝的審判工具的身分擊殺這群根本不無辜的「亞摩利人」(代表所有的迦南民族),這些人只是從公義聖潔的上帝那裡收割罪孽的結果。

至於當亞伯蘭的後裔在寄居的埃及落在水深火熱時,上帝也會做三件事:

⑴把災禍加在那壓迫亞伯蘭子孫的國家(15:14a)

⑵上帝要帶領亞伯蘭的子孫離開寄居的埃及地,並且要帶著許多財物離開(15:14b)

⑶上帝要領亞伯蘭的子孫回到迦南應許地(15:16);至於亞伯蘭則會高壽又安詳的在迦南地離世(15:15)

當「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煙的爐並燒着的火把從那些肉塊中經過」(15:17),這是立約儀式完成的高潮。「冒煙的爐並燒着的火」就像後來的「雲柱」和「火柱」(出埃及記13:21),是象徵上帝的顯現(以賽亞書31:9);「從那些肉塊中經過」,代表上帝自己從其中走過,照當時立約習俗的誓言,邊走邊起誓說:「我若不守這約,就會如同這些動物被劈開為兩半。」完成立約儀式。

亞伯蘭本人沒有從劈開的動物之間經過,因為人是無法信實守約,這約純粹是單方面的恩典盟約,只依賴於信實守約的上帝。立約完成的同時,上帝嚴肅地向亞伯蘭保證說:迦南地「我已賜給你的後裔。」(15:18)上帝也將它的地界明確劃定「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大河之地」(15:18),也就是從以色列南的與西乃半島間的「埃及小河」(民數記34:5;約書亞記15:4;列王紀上8:65),直到米所波大米的幼發拉底河;這樣的以色列疆界,只有在大衛與所羅門時期才有(撒母耳記下8:4;列王紀上4:21)

上帝也指明在迦南地的現有居民,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15:19-21),這樣記載迦南十族的目的,乃暗示他們雖然眾多、也長久佔據這地,但上帝必實現祂對亞伯蘭的應許,祂要引領亞伯蘭的後裔攻取這地為業。在此之前,亞伯蘭和他的後裔都要耐心等候。


--
《信息分享》

從這段上帝主動與亞伯蘭立約的對話裡,讓我們看見兩件值得留意和深思的事:首先,如同神主動與亞伯蘭立約並單方面完成這立約的儀式來看,我們今天藉著耶穌基督,蒙救贖並與神立永約,這純粹是基於神的恩典應許,而不是我們搖搖欲墜的表現。如同昔日亞伯蘭所能做的就是接受上帝所提供的單方面的盟約,並領受祂應許的保證。在此我們毫無可誇,誇口當指著將恩典賜予我們的神,因祂永是信實的,而我們常是失信和背約的。

這樣的事,讓我想起一則關於馬丁路德的故事,有一天魔鬼接近他,並試圖藉由向這位宗教改革者列出一長串他所犯的罪來讓他懷疑他自己的得救。沒想到,馬丁路德卻對魔鬼說:「再仔細想想;你一定忘記了我還有一些罪。」魔鬼就依他這樣做了,並想出了更多要添加到馬丁路德犯罪的表單中。當結束時,馬丁路德只是簡單地對魔鬼說:「這很好!現在請你用紅墨水在表單上寫下:『上帝兒子耶穌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這時,魔鬼對此無話可說。

其次,上帝所預告的一切應許,祂必定按祂所訂的時候來實現。在此,上帝預先告知亞伯蘭關於祂所賜的應許地和其地界,也表明何時才會成就這事,以及在此等候期間,他的後裔將會遭遇何事和因何理由之故。我們也在隨後的歷史,見證這整個應驗的過程。上帝向亞伯啟示這事,要讓亞伯蘭在他有生之年沒有看到神的應許實現時,就可以忍受,因為他對神的預言有信心。也使亞伯蘭的後裔可以在埃及忍受 400 年的奴役而不懷疑上帝,因為他們知道上帝已經預言了它,甚至命定了它,並且它正在實現祂對萬國的至高旨意。

雖然上帝的時間表並不總是合我們的意,但它總是如期而至。這事也讓我想到19世紀偉大的緬甸宣教士賈德森(Adoniram Judson)的故事,他在那片艱難的土地上失去了兩個妻子和幾個孩子。他的宣教工作成果很少,並且有許多失敗和挫折。隨後,當英緬戰爭爆發,身為外國人的賈德森被囚禁在骯髒的環境中。在他正逢被囚又身體發燒時,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問他:「賈德森,你的前景如何?」賈德森寫下了他的經典回覆:「前景與上帝的應許一樣光明!」

今天也許我們正在經歷一些艱難的考驗,但我們當仰望神話語中確定的應許,而不是自己搖搖欲墜的表現。順服祂為至高無上的主,並為任何不信而悔改,因為上帝的保證是給信靠祂的人,而不是給懷疑論者的。並且確信祂的預言會完全按照祂所應許的話那樣實現。因此,無論你我的情況如何,我都可以像賈德森說:「前景和上帝的應許一樣光明!」讓我們帶著盼望,以信心來等候祂作成祂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