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15:1-6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創世記15:1-6

《經文釋義》

創世記15章是完整的一個單元,它可分為兩部分:⑴上帝第一次與亞伯蘭說話(15:1-6);⑵上帝第二次與亞伯蘭說話(15:7-21)。這兩次對話都是以神聖的應許(15:115:7)開始,每個應許之後都是亞伯蘭提出的關於應許的問題(15:2-315:8);反過來,上帝透過許下的應許來回答亞伯蘭的每一個問題,重點是許多後裔(15:4-5)和擁有土地,以及與此相關的上帝立約應許(15:9-21)。

本章一開始就說:「這事以後……」,這句話表明這故事背後總是有另一個故事。以前的做法和經歷都可能會塑造了我們的現在。發生的事情、事件、情況、我們遇到的人,都會影響我們生活中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並不總是記得誰、什麼、何時或如何,但它們卻成為我們看待生活的過濾器。亞伯蘭在以寡擊眾,打敗四王,拯救羅得回來,在這事件後,上帝在異象中對他說話:「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15:1)上帝知道亞伯蘭此刻的心情和內裡的掛慮,就是他在想,那些來自東方的君王不是那種會被動接受屈辱失敗的人,他們肯定是來找那個出其不意的弱小牧羊人的,當他們找到他時,他們會把他消滅掉;亞伯蘭在思想自己是不是太衝動去拯救羅得?現在他無法擺脫想像可能發生之事的恐懼。

因此,上帝說:「你不要懼怕」,因為上帝是他的「盾牌」;當時上帝可以將四王聯軍交在亞伯蘭手中,現今祂必然也能保護他不受他們或其他敵人的侵擾。亞伯蘭此刻需要信心而不是恐懼,是要享受在上帝裡的安全感。另外,亞伯蘭放棄接受搶回的所多瑪王的財物(14:21-23),神也應許「必大大地賞賜」他,正如亞伯蘭因著信心放棄上好的約旦河平原,神用整個應許之地來補償(13:14-17)。

面對上帝的應許,亞伯蘭此時並不知道神將怎樣成就應許(12:1-3)。自從神應許亞伯蘭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13:16),已經過了將近十年(16:3),亞伯蘭還是沒有親生兒子。他就向上帝提出心中的疑惑:「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甚麼呢?」(15:2)「我既無子」原文直譯為「我去,無兒子」,言下之意,是我年老快要去世,但還沒有兒子;因此,祢的賞賜再好,對我有甚麼用處呢?因我死後沒有兒子繼承我的遺產。

所以,亞伯蘭心想他只能按著當時的風俗,沒有孩子的夫婦會收養家庭中出生的一名僕人作「兒子」,這個「兒子」會在他們晚年時照顧他們,並在他們死後繼承他們的財產。因此,他計畫收養他的僕人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字義是「神是幫助」)來承繼他的家業(15:2)。隨後,亞伯蘭再重述這句話:「祢沒有給我兒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後嗣。」(15:3)在亞伯蘭信心的低潮期,這是他認為他能指望的最好作法。

針對亞伯蘭的疑惑,上帝再次向他保證:「這人必不成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15:4)換句話說,上帝再次應許亞伯蘭必有自己肉身的後裔來承接他的家業。然後,上帝為了要使亞伯蘭清楚明白這個後裔的應許,祂用實物教學法,把亞伯蘭領到帳棚外,對他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你的後裔將要如此。」(15:5)上帝先前曾三次應許亞伯蘭有眾多的後裔:最初是在吾珥呼召他(12:2),然後是在迦南的示劍,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12:7),最後一次是從當亞伯蘭在伯特利和艾中間(13:14-16,子孫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

亞伯蘭在聽完上帝那番應許的話,他就「信耶和華」(15:6),也就是他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上帝應許的話語上,相信祂論及將來要發生的事必定應驗。因此,「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15:6) 這句偉大的宣告,被新約引用了三次(羅馬書4:3;加拉太書3:6;雅各書2:23),證明「因信稱義」(羅馬書4:11)是得救的唯一途徑。亞伯蘭最蒙神悅納的不是行為,不是他為神做了些什麼,而是他對神的信心。藉著環境和等待,神讓亞伯蘭學到的功課,就是神的應許不受環境和時間的影響:「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27)。


--
《信息分享》

當亞伯蘭離開家鄉前往充滿變數的迦南地時,上帝應許會祝福他並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12:1-3);在亞伯蘭到達迦南時,我們讀到那句威脅性的插入語〜「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12:6)緊接著的下一節經文告訴我們,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並應許給他那地(12:7)。在羅得自私地奪取最好的土地並將亞伯蘭留在水草減縮的迦南之後,上帝更新並擴大了祂的應許,要賜給亞伯蘭土地並繁衍他的後代(13:14-17)。現在,當亞伯蘭因害怕四王報復而掙扎時,上帝說:「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當他因拒絕所多瑪的戰利品和許被家人責怪損失時,上帝安慰地說:「我是你最大的獎賞。」在危機時刻,上帝向亞伯蘭顯現自己。

今天我們是否面臨類似亞伯蘭「這事以後」的心情,是否曾經有過勇敢地做某事或做出大膽的決定,但後來又讓自己心煩意亂的經歷?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自己很堅強,自以為是憑著信心行事;但事後,當想到可能的後果時,我們又被恐懼所籠罩。或者有時我們會在某些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或大膽發言;但後來,當批評襲來時,自己開始擔心並質疑早先的大膽。也許我們被挑戰要憑著信心走出去並相信上帝,我們放棄了一個選擇的財務和職業機會,因為想事奉主,就職去工作並為主的聖工捐了一大筆錢;但隨後金融危機襲來,讓我們質疑先前的決定是否過於衝動?是否正確?但亞伯蘭至終相信神應許的話語,使他脫離想像的恐懼與應許遲延的疑惑;同樣,我們也可以選擇繼續停留在自己的擔憂掛慮和疑惑不解的掙扎中,或者效法亞伯蘭「信耶和華」。

我們當想想是什麼讓亞伯蘭的信仰如此堅定?答案是,他看重的不再是困難,而是看應許他的那一位。他的眼睛沒有停留在問題上,而是停留在應許者身上。當他看到上帝的偉大,在那個東方夏日的夜晚展現在他面前的力量和威嚴時,他對自己說:「無論我的感受如何,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是那群星辰的創造者完全有能力給我同等數量的後代。」F B Meyer 寫道:「擁有上帝就是擁有一切,儘管失去了一切。失去上帝就是失去一切,儘管擁有一切。」我們是選擇哪一種擁有呢?

亞伯蘭的提問,是上帝的應許讓他感覺到遲延,隨著自己和撒萊身體的狀態越來越不可能生育,後裔的應許就越發遙不可及。誠如箴言所說:「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箴言13:12a)亞伯蘭的心病開始一點點地侵入他的靈魂。我們必須認清上帝的獎賞並不總是最終得到你想要的,而是你在等待中學到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地方會考驗你的信任。這樣做的原因是,如果你要從沮喪走向滿足,你必須有意識地喜歡等待。等待的過程,不僅僅關乎你在生活中得到什麼,而是關乎你在生活中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不要太專注於目的地而錯過了發展。相信過程!上帝的祝福並不總是在我們認為應該的時候來到我們身邊。有些會延遲數月或數年,有些甚至這輩子都不會來找我們;但祂希望我們繼續信靠祂。我們不要像害怕生病的人,一生病就跑到藥局,不願意讓任何動盪或緊張發生,堅持生活必須保持穩定,這樣都是在阻礙和錯過真正上帝計畫的目的,上帝將困難帶到我們的生活中,祂只想營造一種氛圍,好讓祂可以彰顯祂的榮耀;為此,應許等候的過程是必須的。

最後,想到一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故事,說道〜英王下令從倫敦遭受炸彈襲擊的地區疏散兒童。由於許多孩子以前從未離開過家,他們非常緊張和不安。一對父母親剛剛把年幼的兒子和女兒送上擁擠的火車,然後道別。火車剛離開車站,小女孩就哭了起來。她告訴她的哥哥,她很害怕,因為她不知道他們要去哪裡。哥哥擦掉自己的眼淚,摟著妹妹安慰她,說:「我也不知道我們要去哪裡,但國王知道,所以別擔心!」

今天也許我們對自己面臨的某些問題感到害怕或擔心。上帝不僅是亞伯蘭的盾牌和巨大的獎賞;祂也會對我們如此。我們或許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去哪裡,但上帝知道。相信祂是那位將祂應許的祝福帶入我們日常問題的上帝,這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實際的事,因為這會將我們與全備的至高主宰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