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啟示錄2:18-29
《經文釋義》
主耶穌給前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三個教會的信,都是先吩咐教會應當聽(2:7a、11a、17a),然後呼召得勝者(2:7b、11b、17b);但從推雅推喇開始的四個教會,則是先呼召得勝者(2:26-28;3:5、12、21),然後吩咐教會應當聽(2:29;3:6、13、22)。前三個教會是一組模式,後四個教會是另一組模式;前三個城市是沿著官道向北走,而後四個城市是沿著官道向南走;前三個城市越來越靠近「撒但座位」(2:13),後四個城市越來越遠離「撒但座位」。
「推雅推喇」在七個城市中算是最小的,但相較之下,約翰卻用最長的篇幅去處理其中教會的問題,這或許是該教會所存在及要面對的困難較為複雜。該城以染羊毛馳名,因在其附近有盛產提煉染料的植物,在腓立比賣紫色布的呂底亞就來自推雅推喇(使徒行傳16:14)。推雅推喇城比亞細亞省的其他城市擁有更多的行業公會,當地出土的碑文提及了一些行業,例如:羊毛工匠、染色工匠、皮革工匠、陶器工匠、奴隸交易商和銅匠。凡是從事工商的人,都要加入這些公會組織。公會中少不了有祭拜偶像、荒宴及邪淫的活動,公會中的基督徒若不參加,自然會招致其他公會人士的排擠和壓迫。
推雅推喇教會可能是保羅在第三次傳道旅程中,曾在以弗所事奉將近三年,推雅推喇教會可能在那時建立(使徒行傳19:10)。主耶穌向推雅推喇教會的自稱引自1:14-15。推雅推喇城有銅匠公會,所以主自稱「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2:18),表明主一直在察看我們的存心和行為,祂的目光能把人的掩飾和矯揉造作清除得一乾二淨,並要審判、踐踏教會中的一切罪惡(2:22-23)。推雅推喇城的守護神是宙斯之子太陽神阿波羅,當地人把羅馬皇帝當作阿波羅在地上的彰顯,將他們合併敬拜。所以,主向推雅推喇教會宣告:祂才是真正的「神之子」(2:18)。
主耶穌稱許這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2:19)若將以弗所教會與推雅推喇教會作比較,前者失去了「起初的愛心」(2:4),而後者卻擁有許多「愛心」,而且對內對外所行的善事是日漸加增;不過,以弗所教會卻在真理的辨識力上,勝過推雅推喇教會。推雅推喇教會,「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2:20)的假先知在教會裡教導會眾、引誘會眾。
此處假先知被稱為「耶洗別」,乃是因為:耶洗別是亞哈王的妻,她引誘其丈夫和以色列人去拜巴力及亞舍拉(列王紀上16:31-33);她最後的下場是得到可怕的審判(列王紀下9:30-37),這將是假先知及其黨羽的審判預告。正如耶洗別並不想毀滅消滅北國,只是想讓百姓接受她認為更能解決現實問題的巴力和亞舍拉;這位婦人可能也沒有存心毀滅教會,只不過想協助教會中有人在面對工會壓力所引發的生計問題。但這兩位婦人對於北國和教會屬靈生命的傷害,同樣是致命的。
新約的教會和舊約的以色列人一樣,神的百姓最大的仇敵從來都不是外面的逼迫,而是裡面的摻雜。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推雅推喇的行業公會常在本行業守護神的神廟裡聚會,獻祭和吃祭物是必有的環節,場面常常荒淫放蕩;基督徒從業人士若不參與,就無法加入行業公會,結果將被社會孤立、難以生存;於是假先知可能鼓勵基督徒放心參與這些聚會,不但能融入社會、廣傳福音,還能勤勞致富、多行更多的「善事」。
對這問題,主曾經給這假先知悔改的機會,然而,她卻拒絕悔改(2:21)。因此,主將審判執意如此行的假先知及其同夥(即「與她行淫的人」,這是指聽從假先知教訓、與世俗妥協的人),同受「病臥在床」(指只能苟延殘喘)的責罰;主也要除滅那些全心全意跟隨假先知的人,使教會知道祂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2:23),也就是無論假先知的教導貌似多麼合情合理,祂都能看穿人的一切掩飾和矯揉造作,並據此作出審判刑罰。
至於推雅推喇教會中那些沒有跟隨假先知的,就是「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2:24),這是指忠誠的基督徒無法理解和接受假先知如此巧妙地曲解基督的信仰並將信仰妥協合理化。主對這群忠誠者應許,「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2:24),同時也呼籲他們在此要持守到底。在此「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可能指除了使徒明明吩咐的「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使徒行傳15:30),對外邦信徒不再加上別的要求(使徒行傳15:28-29)。表面上,若不聽從假先知的教導,推雅推喇信徒的生計問題就難以解決;但實際上,主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30),祂不會讓我們所承受的難處超過祂所賜的恩典(哥林多後書12:9),「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哥林多前書10:13)。
主也應許這群得勝者,若在這事上持守到底(「遵守我命令到底」),祂「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2:26-28)其中,2:26-27這應許是引自彌賽亞詩篇2:8-9,對於推雅推喇教會來說,這是一個特別的應許,因為推雅推喇城缺乏天然屏障、戰時無法堅守,當地人最多是盼望不要被列國制伏,從來不曾奢望「能制伏列國並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但主卻應許這些得勝者與基督一同作王(20:4,6),可能也將有分參加最後的決戰(19:14)。主把「把晨星賜給他」,可能指把自己賜給他們,因主基督自己就是那「明亮的晨星」(22:16),也就是讓他們永遠不會失去祂的同在。
--
《信息分享》
推雅推喇在這七個城市之中最不起眼,但主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信卻是最長的,因為推雅推喇教會所面臨的試探,是複雜和艱難的,卻也是今天的基督徒最常遭遇的。我們要知道包容是世界的哲學和推崇的價值理念,但不能完全等同於上帝的真理原則。在推雅推喇教會的基督徒,他們若不參與敬拜偶像和行公會人士所行的,就不能加入行業公會,似乎是自斷生路。這時假先知便乘虛而入,主張基督徒不應該與社會隔絕,更不應該放棄加入公會的合法權利,又可以使福音處境化、本土化,來吸引更多人加入教會,因此,這合理化的妥協立刻贏得了許多跟隨者。
這種情形就像今天有一些教會,從表面上看,蓬勃興盛、節目豐富,向推雅推喇教會「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善事」一樣也不缺,但卻在真理上與世界妥協。這樣的教會標榜「自由、平等、博愛」,熱衷於給世俗化找神學藉口,致力於讓聖經為時代現實的需要服務,讓信仰與世界的價值理念接軌,所以備受歡迎;但會眾所渴望的只是心靈的滿足、情緒的慰藉,並不是認罪悔改和接受救恩。我們當知道「愛心」並不能代替真理,更不等於屬靈的生命;如果「愛心」不是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人「所行的善事」再多,也只是神眼中的「惡行」(約翰貳書11);這就是保羅向腓立比教會強調「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辨是非」(腓立比書1:9,10)的道理。
今天你和我就像推雅推喇的教會那樣,我們都面臨著一個選擇:我們會聽誰的?我們會跟隨誰?是耶穌、還是耶洗別?耶洗別——她是個可愛的美人,她的信息很簡單:你可以擁有一切!你可以同時擁有婚外情與婚前性行為和婚姻中的純潔與忠誠,你可以同時擁有謊言和真理;你可以自己作主人,同時擁有主;你也可以同時擁有耶穌和其他你想要的一切!不過,所羅門是這樣說的有一條人認為正確的路,但其結局卻是死亡之路;主耶穌的信息也是簡單明了:「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因此,「選擇跟從誰?」毫無疑問是一場戰鬥,在罪惡的世界中捍衛真理始終是一場戰鬥。今天主同樣在向教會的眾人發出呼召:「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又要把晨星賜給他。」但若不悔改,雖然他們能暫時迴避難處,結果卻會「同受大患難」,因為主「知道」,祂也必「審判」。但願我們在「選擇跟從誰?」的事上,都成為一位得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