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1:9-11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啟示錄1:9-11

《經文釋義》

約翰在表明自己的身份時並沒有強調自己在教會裡的位份,只是簡單地說:「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一同有分。」(1:9)連結他與收信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基礎是「耶穌」,他們彼此一同有分於「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約翰宣稱他在拔摩海島(這島是當時羅馬帝國亞細亞省流放政治犯的愛琴海島嶼,位於以弗所西南約95公里,刑罰是在石礦場服苦役。)是為基督的緣故受苦,而收信人在他們的處境下受苦也是為基督的緣故,因此他們是「一同有分於耶穌的患難」;雖然他們各自在不同地方都處於羅馬帝國的管轄中,但他們卻因著在耶穌裡的患難就證明他們身處在耶穌基督的國度裡,這國度不僅是現今的當下,也是將來的永遠國度;因此他們須存著盼望,眺望這將來國度的彰顯,而在現今地上人的國度為所信的道忍耐到底,就是為耶穌基督作見證來付上各樣的代價。

接著,約翰進一步描述他的經歷,他領受異象啟示的時間點是「主日」,原文是「主的日」,意思是「屬於主的日子」,新約聖經中唯有此處提到,有三種可能的解釋:

⑴舊約先知所指涉及終末時刻的「耶和華的日子」,但這與此處的情境關聯不大。
⑵指星期天,即七日的第一日、主耶穌復活的日子(約翰福音20:1),門徒後來也常在這日聚會(使徒行傳20:7;哥林多前書16:2);雖然「主日」還不是初期教會對星期天的普遍稱呼,但主後107年,使徒約翰的門徒伊格那丟(Ignatius of Antioch)曾把七日的第一日稱作「主日」。
⑶當時的羅馬皇帝多米田自封為「主和神Dominus et Deus」,並把自己的生日稱為「主日」,有些亞細亞人每月一次慶祝「帝王節」,將帝王當作神明來敬拜;但基督徒卻將羅馬君王專屬的稱號「主(kyrios)」,用來歸給耶穌基督,而主耶穌在這一天向使徒約翰顯現,顯明祂才是真正的「主」,因此這主向他顯現的日子稱為「主日」。我認為⑵和⑶都有可能,也不相互排斥,也就是說可能在七日的第一日,耶穌基督向拔摩海島受監禁的使徒約翰顯現。

約翰也提到他領受異象的方式是「我被聖靈感動」(1:10),原文直譯是「我在聖靈裡」,是啟示錄的獨特用法(4:217:321:10),可能是指一種超然的恍惚狀態,約翰似乎依循舊約先知的傳統,他的靈向聖靈完全敞開,準備好接受異象並受差遣。然後,他「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1:10),在猶太人的傳統裡,「大聲音如吹號」的聯想就是崇拜和神的顯現,這與神當年降臨西乃山、頒布律法時一樣(出埃及記19:16-20);而在新約裡,這與基督的再來更有密切的關係(馬太福音24:31;哥林多前書15:52;帖撒羅尼迦前書4:16)

主吩咐約翰要將他所得到的啟示,傳給七座城市「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的教會;她們是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七個主要城市,沿著官道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送信者可能先從以弗所開始,然後依次送達其他六個教會。當時亞細亞的眾教會和這七個教會都面臨著相似的處境,來自羅馬政府、猶太教、行業公會和背道者的巨大壓力,要迫使教會在信仰和行為上妥協。


--
《信息分享》

在使徒約翰當時,拔摩島是一個方便隔離的地方,敵視教會群體的羅馬官員可以將教會領袖約翰從亞細亞的教會中流放和隔離。在一個離他心愛的教會數英里之外的孤島上,這位為亞細亞教會的建造和培育投入如此之多的老牧者約翰,他似乎很可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他心中或許如此提問說:為什麼主耶穌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祂為什麼把我放在這裡?這將對亞細亞的教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些羊群該怎麼辦?

不過,當主耶穌向約翰顯現的那一天,主與他交談並給他一份新使命時,約翰這些思索的問題突然得到了回答。他在聖靈的感動下領受主耶穌的啟示,將它寫下來並發送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約翰現在就像在他之前的其他先知一樣,上帝要使用約翰寫下這個信息,並用它來建立和挑戰祂的教會。

今天當我們想到拔摩島上的約翰的經歷,這會鼓勵我們對上帝和祂的旨意有信心。上帝在拔摩島上為約翰安排了一項新的、精彩的任務,他在拔摩島受磨難的時間不會白費,而是有助於啟迪當代和各個時代的基督徒。同樣,我們今天即使處在看起來沒有希望或難以理解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相信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是有意義和呼召的。上帝在做什麼?祂為什麼把我們放在這裡?這可能很難知道,其實它不是我們應當聚焦關注的點,或許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同時,我們要問的是,上帝啊!祢要吩咐我做甚麼?

再說,別忘了,主耶穌所經歷的患難,使徒約翰和所有要跟隨耶穌的人也要在各自的地方經歷;但這患難之地,竟成了復活之主的會面室!羅馬政府可以用離島將約翰與教會隔離,但卻阻擋不住復活主與祂的門徒相會;流放的海島成為約翰敬拜神的聖所,我們的患難之地永遠是主基督管轄的國度,也是我們敬拜祂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