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1:4-8

【蔡俊杰牧師靈修心得】

啟示錄1:4-8

《經文釋義》

啟示錄1:4-8是本書信的信首,形式與第一世紀的書信格式相似,包含寫信人、收信人與問安語,特別在問安語的格式中,注入寫信人信仰的認信和立場。關於本書信的寫信人,他並沒有就自己的身分與權威多加闡釋,而只是簡單直接地說「約翰」。就整卷書信而言,約翰的權威在於他所看見、聽見和堅守的真道,而不是某種職事或身分,因為作為一個耶穌基督的僕人和祂的啟示的見證人,這就是他和他所傳信息的權柄所在。

約翰寫信的直接對象是「亞細亞(現今的土耳其)的七個教會」。亞細亞與歐洲可以說是聖經世界裡的兩大區域,後者是羅馬帝國定都的所在地帶,前者則是帝國東方勢力所在,也是古老帝國的盤踞點。亞細亞的幅員廣大,因此七個城市的教會只是這地區的一部分教會。選擇這七間教會是作為當代所有教會的代表,因他們正呈現出當時眾教會的各樣景況。

約翰在他普通的書信問安格式中注入了豐富的信仰內涵,在這個祝福語呈現出對三一神的認信(1:4b-5a):

⑴「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上帝」;這是對聖父的描述,這與舊約裡上帝的自我顯現和宣告「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記3:14)相互呼應,特別「永在」的直譯是「即將要來」,說明上帝是那位施恩惠、行審判,真正掌管歷史的主宰。

⑵「祂(上帝)寶座前的七靈」;約翰所說的「七靈」(3:1;4:55:6),從啟示錄整體來看,「七靈」並不是指七個靈,而是具有深度的象徵意義,既是屬於神、也是完全的,就是聖靈;在啟示錄中,聖靈是上帝向教會呼喚的表述(2:7,11,17,293:6,13,22)

⑶「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這是本段祝福語中篇幅最長的,它在頌讚耶穌基督的工作,這在回應啟示錄是關於耶穌基督的啟示,也是從祂而來的啟示,閱讀本書信當從基督為中心的角度來思想,但這並不是要乎略父神與聖靈在其中的角色;約翰以四個描述表達對耶穌基督的認信:
①「那誠實的」,強調耶穌基督是信實可靠的,是跟隨者穩固的倚賴,祂的屬性與作為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動而受影響或改變;
②「作見證的」,耶穌基督如何在公會與羅馬官府前作見證,甚至為自己的見證捨了生命,這成為跟隨者的榜樣和力量;
③「從死裏首先復活的」,耶穌基督雖為作見證受死,但死亡的權勢不能勝過祂,祂是勝過一切陰間和世上權勢的至高主,祂從死裡復活,這成為祂在地上的跟隨者面臨死亡威脅的力量與盼望;
④「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從死裡復活被父升為至高主(腓立比書2:9-11),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19:16),任何地上的元首只不過是暫時的膺品而已,因此祂的跟隨者不當向地上任何的權勢和壓力屈膝,而要單單在所處的環境中敬拜祂。

約翰對耶穌基督的認信,不僅涵蓋祂在世上的職事,並且進一步說明祂在世受苦的職事,以及對教會和世人的意義。耶穌基督的使命和目的,就是為使世人歸向神:「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上帝的祭司。」(1:5b-6a)耶穌基督愛的具體行動,就是為我們捨命在十字架上,作我們的贖罪的羊羔,消除神對罪人的憤怒審判,不僅修復了我們與神因罪的決裂關係,更使我們得以成為神國度裡的百姓,作為父神的祭司(出埃及記19:6;彼得前書2:9),參與父寶座前的事奉和敬拜(4-5)。約翰在向三一神祈求平安與恩典後,就停下來,說一段讚美耶穌的三一頌「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1:6b)

在三一頌之後,約翰以耶穌基督再來的應許和永生神的確認作信首語的結束(1:7-8)。首先,關於耶穌基督再來的應許,「看哪,祂駕雲降臨!眾目要看見他,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祂哀哭。這話是真實的。阿們!」(1:7)耶穌「駕雲降臨」正是彰顯祂神性榮耀的臨在,是在回應但以理書7:1的預言,而刺祂的人要看見祂且要因祂哀哭,則與撒迦利亞書12:10相互呼應;這對於正在受苦的神百姓而言,沒有甚麼比知道耶穌要再來,伸張公義並安慰祂的百姓,更能夠激勵他們的了。

接著,約翰證實這話是真實的,因為這是基於一切歷史都是牢牢地握在神的手中,世上沒有任何事是在神的計劃之外發生的,因此神的百姓無須憂懼;約翰以主上帝的自我啟示來確認這事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臘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1:8)「阿拉法,俄梅戛」的頭銜就如「自有永有」的頭銜一樣,指明神的永恆性,整個歷史從始至終對祂都是一樣的,祂就是一切的開端和結尾;祂不僅掌管著時間(整個歷史),也是統轄整個宇宙萬有,祂就是那位全能者;地上的君王只能暫時用有限的權力管轄帝國的百姓,但基督的跟隨者所事奉的神,卻是永遠治理整個宇宙;地上的君王都會死去,但祂仍在引導歷史的走向,祂是人所當尊崇和敬拜的獨一上帝。


--
《信息分享》

約翰從耶穌基督所領受的啟示的這卷書,是寫給第一世紀在羅馬帝國逼迫下的教會,其中對三一神的認信,不是照尋常簡單的書信格式語言來表達,而是注入他個人豐富的體會和認信,是他在拔摩海島被監禁下所體驗的信仰告白,這成為他向當代受苦教會的安慰與盼望的信息。今天我們雖處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和環境的挑戰,但約翰的這段啟示仍然是一篇超越時空背景下的強力信息,是我們當時刻深思和回應的。

首先,就約翰對三一神豐富的認信裡,提醒我們一則重要的屬靈功課,那就是我們更多地認識神是誰,我們就能更多地將我們的目光,從深被影響環境的事物之壓力 與誘惑上,轉移定睛在這至高的全能者身上,以至於我們的評斷事物的眼光與生活抉擇,就不會被地上暫時的事物與普世的價值所宰制,而能從屬天的視角與永恆的價值來判定。因此,我們當竭力追求認識神,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遵守祂的話來經歷祂的信實與保守,藉此來更深地認識祂,也透過靈性的生活(讀經、禱告、裝備、聚會與服事)來學習明白祂的所是所行與祂的法則,也就是多方地來了解祂、體驗祂,我們就能更多地信靠祂、定睛於祂,而不是讓自己淪為世界在環境下的一顆棋子。

其次,我們從約翰的認信裡,也透露出教會的特質、使命與呼召,那就是不論教會位居何處、或歷史多久、或是規模大小,教會都是屬神的、一同是祂國度裡的百姓,都是蒙神所愛的,也都被呼召作祂祭司的國度,藉由為祂作見證,來服事萬民並引導萬民歸向祂。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每間地方教會的基督徒,都領受同樣的救恩地位,也就是有著同等的尊貴,今天我們不可以以自己所屬教會的規模、或是特色、或是組成分子的社會階級來論尊卑,不經意地撕裂基督教會的合一和踐踏基督救恩的寶貴。同時,我們也當意識到所有的教會,都一同有分於服事萬民,都要在各自的處境中見證神;因此傳福音與宣教的工作,不受地區、族群與職場的限制,都是我們作見證和宣教的場域。

第三,約翰透過多方地描述神的所是,正在挑戰當代受苦的教會「我們當敬拜誰?」同樣,這個穿越時空的問話也對我們發出同樣的挑戰。對第一世紀受苦的教會來說,他們有著比我們今天在安逸環境下的基督徒有更多合理的藉口,來規避信仰的要求或作暫時性的妥協,以卸除看不見盡頭的苦楚;但受苦中的約翰,以他個人的經歷,特意地表述他所看見、所聽見、所認識的三一神,就在強力地宣告那位看似有權力將他拘禁在拔摩海島的羅馬皇帝,不是他應當屈膝和跪拜的對象,而他眼前的苦楚、心中為教會的掛慮和期待應許的遲延,也不是他如何過日子的指標;而是這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執掌宇宙萬有的全能者,才是他效忠並敬拜事奉的唯一對象。

同樣,今天我們敬拜的對象是誰呢?誰是我們心中的上帝呢?我們日常的生活抉擇取捨,就會指出我們是在事奉神?還是事奉瑪門?外在的言語和表面的敬虔行動是不準的,只有在自己面臨利與害的掙扎時,才會真正顯明我們在敬拜誰。